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份,美國原油庫存降幅不及預期疊加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引發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國際油價一度觸及年初以來的低位,這也使得能化氛圍整體偏空,甲醇價格大幅下挫。利空出盡后,油價觸底反彈,甲醇也迎來了一波上漲行情,但是在港口庫存持續累積以及傳統下游淡季的大背景下,價格再次跌回谷底。
國內方面,4—5月份的春檢高峰過后,甲醇開工逐漸改善,由4月份62%的低值逐漸攀升到6月初的71.7%。雖然6月中旬以后,西北,華東以及西南的部分裝置集中檢修,包括新奧60萬噸裝置、兗礦榆林能化60萬噸裝置、陜西咸陽化學60萬噸裝置以及陜西神木化工60萬噸裝置等,涉及產能300萬噸左右,但是魯西化工(000830)80萬噸裝置、內蒙古世林30萬噸裝置、陜西潤中60萬噸裝置、同煤廣發60萬噸裝置等前期檢修裝置在6月下旬逐步開車,國內供應整體變動有限。
國外方面,部分重量級裝置重啟,其中伊朗ZPC一套年產165萬噸甲醇裝置停車10天后重啟,另一套165萬噸裝置計劃近期重啟;沙特Sabic一套年產175萬噸甲醇裝置停車兩周后重啟,其他裝置運行平穩,另外隨著新產能的不斷釋放,整體供應或有所增加。
伊朗出口影響有限,港口庫存壓力延續
作為甲醇生產大國,隨著一季度Karvah230萬噸裝置的投產,伊朗的甲醇產能已經接近900萬噸,由于其本身配套下游較少,大部分產量用于出口,其中出口到中國的量占比達到70%附近,出口到印度的量占比20%以上。制裁對其影響可以參考2010年—2015年的情況,在美國的主導下,2010年聯合國安理會和歐盟先后通過了制裁決議,但是出口到中國和印度的總量基本不受影響。因此,我們認為,在不發生戰爭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前提下,伊朗的甲醇出口影響有限。
在伊朗貨源持續流入的背景下,沿海地區庫存有望繼續累積,其中華東港口庫存總量在54.8萬噸(不包括華東下游工廠),環比增3.7萬噸。其中太倉+南通地區庫存大幅增加2.6萬噸至27.5萬噸;張家港庫存小幅增加至7.7萬噸附近(包括揚州庫存),江陰1.9萬噸。再來看沿海地區(江蘇、浙江和華南地區)甲醇整體可流通貨源,相比6月中旬增加2萬噸左右,達到32萬噸上下。根據未來半個月的船期預報來看,7月上旬仍有15萬噸到船計劃,其中江蘇地區約5萬噸左右,浙江地區終端到港量相對集中,去庫壓力仍然較大。
傳統下游淡季依舊,開工延續下滑態勢
首先關注甲醛消費情況,6月以后,南方主要消費區域將逐漸進入梅雨季節,雨水增多對甲醛以及下游板材的消費影響較大,從而影響了甲醇的需求,甲醛的開工也由6月初的32.16%下滑到29.64%。調研情況顯示,近期廣東地區甲醛行業整體開工降至40%—50%,個別大的廠家稍高,在下游出貨不暢背景下,上游也出現了累庫情況。而其他傳統下游同樣表現不佳,其中醋酸下滑最為明顯,開工率由6月初的83.64%下滑到71.6%;二甲醚開工由34.3%下滑到32.8%;MTBE開工由47.51%下滑到45.44%等,整個傳統下游偏弱,拖累了對甲醇的需求。
MTO產能兌現存疑,關注檢修落地情況
新興下游方面,3季度MTO裝置投產較多,其中魯西化工配套的30萬噸MTO裝置有望在7月份開啟,而市場關注較多的南京誠志二期60萬噸MTO裝置已于6月底試車,7月份有投產的預期,但是在外采甲醇制烯烴裝置持續虧損的背景下,不排除裝置繼續延遲投產的可能。與此同時,寧夏神華寧煤三期甲醇及烯烴裝置傳出了降負的消息,神華榆林60萬噸MTO裝置計劃7月中旬檢修20天,對于MTO的需求影響較大,后期需要持續關注。
綜合來看,二季度的春檢告一段落后,油價以及MTO的投產預期將是影響三季度價格走勢的主要推手,在內外盤供應持續增加的背景下,MTO新裝置實際落地之前,甲醇走勢仍然偏弱??缙贩N套利方面,PP-3MA價差暫時觀望,中期來看,8月份PP將迎來檢修高峰的支撐,而MA則面臨神華榆林MTO檢修的困境,屆時PP-3MA價差有望再次走擴。主要風險因素為:伊朗局勢嚴重惡化、貿易摩擦、油價等。
文章轉載于和訊網,新紀元期貨致力于曝光不法分子的騙局方式。
陳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