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6月15-16日,第八屆江蘇省計算機大會在南京召開。在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本次大會由江蘇省計算機學會(JSCS)和江蘇省軟件新技術與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主辦。華云數據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家云計算獨角獸企業受邀參展,并分享了華云數據創新科教融合解決方案。
以計算機為龍頭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尤其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熱潮的興起,加速和深化了信息技術的產業變革,使之凸顯出泛在、融合、智能和綠色的創新發展趨勢,推動著新一輪工業革命快步前行。
華云數據集團展臺
江蘇是我國的經濟大省、科教大省,也是信息技術特別是軟件和人工智能技術及其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基地。本屆大會以“數聯萬物,產學協同催生新業態;智融百行,興教樹人培育新工科”為主題,來自江蘇省計算機各協會、學會負責人,企業代表等百余人參加了此次大會,會議包含第九屆江蘇省計算機學科高峰論壇、第三屆江蘇省青年計算機精英論壇、2019江蘇省計算機創新創業論壇等多場交流專題活動,為計算機相關領域科技工作者搭建產學研交流和展示平臺,促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熱點技術的進步與推廣應用,促進信息技術領域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
在6月16日的第三屆江蘇省青年計算機精英論壇上,華云數據集團劉葉鵬發表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華云數據創新科教融合解決方案。多年來,華云數據基于自身行業優勢,一直積極在教育領域探索,深化改革“引企入教”,聚焦教育聯盟共贏。作為中國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器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江蘇省高校創新創業工作委員會孵化專委會聯合發起單位,通過與教育部的項目合作,將行業的真實需求引入到高校人才培養中;參加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和產學研基金項目,將行業應用案例轉化成教學資源;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專業上與高校展開合作,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并助力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軟件杯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和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等,在新工科雙創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
華云數據集團劉葉鵬
科技引領發展,實踐驅動創新。除此以外,華云數據積極深化創業創新教育改革、探索教育新實踐,建立了校外實踐基地、生產性實驗基地、聯合實驗室打造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等,支持高校計算機、大數據等專業人才培養和綜合改革。
華云數據創新科教融合解決方案以企業級云產品為基礎,構建教學實驗科研支持平臺,旨在減輕老師教學負擔。華云教學實驗平臺、科研平臺、云平臺、大數據平臺和課程體系,華云數據自主研發的教學實訓科研平臺,結合了華云數據多年教育及產品開發經驗,是集教學、實驗、實訓、科研及比賽為一體的專業平臺,為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已與江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財經學院、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大學等多所高校、教育機構合作。
江南大學人工智能、大數據實驗室
華云私有云CloudUltra®+大數據平臺DataUltra™+教學實驗平臺TrainingUltra解決方案為江南大學構建了一站式的教學服務平臺,滿足學校人工智能、大數據專業教學、實驗、科研需求。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私有云平臺
教務系統上云,資源得到統一調度與管理,業務響應時間縮短40%,同時實現集約型信息化基礎架構,管理和運維效率提高80%,并消除數據孤島,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增加70%的教學共享資源。
蘇州大學大數據專業實驗室,大數據培訓教育中心
華云私有云CloudUltra®+大數據平臺DataUltra™+教學實驗平臺TrainingUltra解決方案為蘇州大學構建了一體化的教育網絡環境,集教育管理、教學資源、網絡資源及運行保障為一體的教育服務平臺,滿足學校大數據專業教學和對外提供培訓服務。
合肥財經學院大數據智慧校園、科研平臺
華云數據大數據服務為合肥財經學院量身定制了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為學院構建了一體化的教育網絡環境,幫助學校實現應用和數據的管理,快速構建大數據分析環境,使大數據業務能夠快速落地,完成了校園綜合信息數據分析展示、學生畫像構建、異常行為預警系統、精準就業推薦系統等多個大數據業務。華云數據大數據服務顯著提高了應用管理能力和資源使用率,提升了教學能力,使數據驅動的校園管理模式、成為現實。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云計算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
華云數據基于多年在云計算領域積累,為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提供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教學資源庫、企業案例資源庫的建設,將眾多企業在云計算大數據應用的真實案例轉化為教學資源,使學生了解真實項目開發過程,實現項目場景式教學,與企業人才需求無縫銜接。
以人才為根本,以科技為動能,構建產教研合作,協同育人的發展思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未來,華云數據將繼續全面貫徹國家戰略,為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服務、加快區域經濟創新發展服務,提升企業自主創新服務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共享服務平臺,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機制、新方法、新途徑,為我國教育信息化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