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源遠流長。與電視劇或電影相比,紀錄片更能反映真實的歷史。紀錄片,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今天為大家推家10部神級歷史紀錄片,喜歡歷史的朋友一定要收藏起來,一起來看看吧!
1.《楚國八百年》
“楚文化已經涅槃為一只浴火重生的鳳凰,永遠翱翔在天地之間。”
楚國,興起于丹水與淅水交匯的淅川一帶,歷經八百年興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縣、第一段長城、第一把鐵劍等都出現在楚國。這部紀錄片,以口述歷史、情景再現的方式,第一次完整的講述了楚國八百年的歷史與楚文明。
2.《大明宮》
“沒有一座宮殿像大明宮那樣 寄托著中國人永遠的向往。”
唐代大明宮,被稱為“中國宮殿建筑的峰巔之作”,影片以中日考古隊半個世紀以來在大明宮遺跡上的研究為基礎,拍攝歷時三年,所有故事、服裝、道具均有據可循。影片時間跨度近300年,以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大明宮為主線,講述了從初唐雄健,盛唐豪奢,到晚唐衰落的歷史風云。
3.《河西走廊》
“他的前方沒有盡頭,他的國家需要這條通道。”
這部紀錄片拍攝耗時三年,以四十多萬字的學術資料為基礎,輾轉十個影視基地,搭建六十余個室內外場景,動用群眾演員近千人次,沿著河西走廊采風,有百分之六十的場景都是情景再現。以時間為線索,以講故事的形式,梳理了從漢代至今兩千多年的河西走廊歷史和文化變遷。
4.《敦煌》
“抹去半個世紀的風沙,敦煌從岌岌可危的殘壁危崖逐漸煥發出生命的光彩,而它的守護者已鬢染霜雪。”
敦煌曾是古代中西方貿易的咽喉要道,絲綢之路的一顆明珠。這部紀錄片通過描述十個人物的命運故事,對敦煌一千多年的歷史和生活進行了展示。莊嚴的佛窟塑像、精美的人物壁畫、粗獷的大漠風光以及舒緩的敘事格調,構成了《敦煌》最明麗的風格特征。
5.《如果國寶會說話》
“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查收……”
這是一部特別的紀錄片,它打破了“國寶”的高冷形象,從全國385萬6268件珍貴文物中精選出100件文物,通過每集5分鐘的時間,鮮活而輕柔地講述著每件國寶背后的中國精神、中國審美和中國價值觀,帶領觀眾讀懂中華文化。
6.《我在故宮修文物》
“修復文物是穿越古今與千百年前進行對話的特殊職業和生命體驗。”
這是一部有溫度的紀錄片,中國最神秘的文物修復單位,也第一次完整的被展現出來,影片記錄了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表、陶瓷、宮廷織繡等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以及文物修復者的生活故事。
7.《園林》
“人終究不能脫離自然,園林,也是源于人對山水的依戀。”
園林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情感,寄托著中國人祖祖輩輩對理想的、美好的生活環境的一種想象。這部紀錄片講述從秦漢時期到現在古典園林的前世今生,以八集的篇幅展示了歷朝歷代園林中的生活、故事,和夢想。這是獨屬于中國人的人文藝術。
8.《國家寶藏》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 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讓人為之嘆服。”
這檔節目從全國5000多家博物館中,精選出數件國寶,通過邀請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作為“國寶守護人”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形式新穎,陣容十分強大!
9.《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
“那些想像中已經退色的歷史,如今依然清晰的封存在這個空間散落的碎片里。”
這部紀錄片首次公開展示了故宮的眾多非開放區,通過講述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透過“看得見”的空間,將“看不見”的紫禁城建筑的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加以演繹。借助古畫與3D動畫,也呈現了一座超越時空的影像博物館。
10.《南宋》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振。”
南宋王朝統治長達152年,歷史卷帙浩繁。這部紀錄片呈現了南宋一百多年里在經濟、科技、詩詞、繪畫、戲曲等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真實還原了南宋繁榮昌盛的歷史景觀,再現了南宋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陳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