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起李白《贈汪倫》這一首詩,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學了這首詩,因為詩句的意思淺顯易懂,情真意切,所以即便時隔多年,依舊能夠將其背誦出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的最后一句更是廣為流傳,堪稱千古名句。
只不過,令人不禁感到疑惑的是,這個汪倫究竟是何許人也?他與大詩人李白究竟有怎樣的關系?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揭開當時那一段塵封歷史的面紗。
縱觀各類的歷史典籍,我們都沒有找到有關汪倫的生平資料和相關記述。只有到了2010年,有專家專門調查了桐城地域內,眾多汪氏家族的族譜家族,最終才確定了汪倫的相關資料。
原來汪倫出生自歙州黟縣,從小喜好舞文弄墨,吟詩作賦,在當地亦是一位小有名氣的詩人。在唐朝的開元年間,汪倫被任命為涇縣的縣令。平日里汪倫也沒有多少事情,終日便四處游蕩,結交來自各地的才子佳人。
汪倫一生都在做著這么一個芝麻小官,并沒有什么進取之心,而是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直到卸任退休以后,因為對涇縣產生了深厚的情誼,所以汪倫也就舉家搬遷到了涇縣隱居生活。
本來汪倫的一生也就是平平淡淡的,按照他的生活經歷來看,幾乎是不可能名留史冊的。但是,汪倫的命運隨著一個人的到來而發生了巨變,從此以后便堪稱名流千古。那個人就是詩仙李白。
天寶二年(公元743年),時年43歲的李白因為性格狂狷放蕩,得罪了當朝權貴高力士等人,因此被進讒言。原來十分欣賞李白才華的唐玄宗,也是對他日漸疏遠,最終被“賜金放還”。
當時讀書人的夢想就是當朝為官,走上仕途,即便是詩仙李白也不例外。可是此時的李白已經喪失了做官的希望,所以在無奈之下,他只得四處游玩,想要寄情于山水之間,將一切煩惱拋諸腦后。
一直到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掀起了著名的“安史之亂”。社會動蕩不安,兵荒馬亂,李白不得不向安全的南方奔逃。
有一天,李白正好來到了涇縣一帶寄居避難。打聽到了李白就在附近,汪倫第一時間就寫信邀請他來自己家做客。
要知道,李白在當時可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是唐玄宗親手欽點的翰林大學士。汪倫對李白的詩才是崇敬不已,偶像驟然到來,他當然想要和李白見上一面。
可是,問題來了,人家李白與汪倫非親非故的,而你汪倫又不是什么名人,李白又為什么要答應你的邀請呢?
在這里,我們就要夸贊一下汪倫的手段之高超了。汪倫對于李白的性格和愛好摸得十分準確,他深知李白性格放蕩不羈,不拘小節,而愛好則是飲酒、玩樂、作詩。所以,汪倫便投其所好,所寫的信件內容如下:
“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好一個十里桃花的桃源美景,好一個萬家酒店的花天酒地。李白在收到信件之后,立刻就被汪倫給說服了,欣然前往。哪知道,當李白興沖沖地來到汪倫所約定的地點的時候,卻并沒有見到信中所說的十里桃花與萬家酒店。
對此,汪倫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并非有萬家酒店。”
聽完了解釋之后,性情豪爽灑脫的李白絲毫不以為意,反而認為汪倫很是用心。
而汪倫之所以說出這種謊言,無非也是為了與李白結交,并無惡意。接下來,汪倫也是精心招待起了這位好不容易請來的貴客。
在汪倫的盛情款待之下,李白在他的家中一連逗留游玩了好幾天,每天都有無數的美酒款待,讓李白著實感受到了汪倫的真誠。并且,最后在李白臨行之前,汪倫還給他送上了一份大禮:馬駒八匹和官錦十緞。
根據后世的史學家估算,單單這一筆贈禮,價值就高達1600兩之多。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1600兩無疑是一筆巨款。
不得不說,以汪倫一生只當了一名芝麻小官的俸祿,能贈出這么一份厚禮,恐怕是把自己的全身家當都拿了出來。
不過,汪倫的誠意也深深地打動了李白。能夠讓這么一位大詩人承人情,那效果可不是錢能帶來的。果然,就在汪倫最后設宴為李白餞行的時候,李白大手一揮,做出了《贈汪倫》這么一首千古名詩。
不得不說,汪倫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他的手段卻實在高超。憑借一番舉動,不僅將李白成功地“騙”到了自己家里,還與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盡管李白在仕途上并不能幫助他,但是李白卻為汪倫寫下了一首千古名詩,帶給他的是青史留名的無上榮耀。這種運氣,那也是常人所羨慕不來的。
丁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