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眾所周知,近一百年來滅絕的物種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列舉幾個,希望朋友們在了解它們的過程中,能有所感悟、有所啟迪。
1、新疆虎
新疆虎也被稱為里海虎,在體型上僅次于西伯利亞虎和孟加拉虎,屬于兇猛的大型肉食動物,喜歡藏匿于胡楊林或蘆葦叢中,很難為人所知。
新疆虎的故鄉是樓蘭,受歷史上樓蘭戰亂和衰落的影響,新疆虎大量消失,少數生存下來的新疆虎被迫在沙漠的綠洲中尋找生機。
瑞典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在1900年發現了新疆虎,不幸地是最后一只新疆虎在1980年4月死于加斯比奧叢林。1981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告滅絕。
后來根據調查發現,最后幸存下來的10只新疆虎中,有8只是被偷獵者殺死的。
2、袋狼
袋狼曾廣泛分布于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地區,受頻繁的人類活動的影響,最后僅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并在此被發現。
最后一只袋狼于1936年9月7日在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死亡,自那以后,就再也沒有發現袋狼有存活的跡象。
3、爪哇虎
爪哇虎體型比孟加拉虎略小,生活在印尼爪哇島地區。
20世紀初大約有10萬只,但到20世紀50年代末,在棲息地被嚴重破壞和人類大肆殺戮的雙重打擊下,爪哇虎遭到滅頂之災,最后僅剩50余只。并且最后一只爪哇虎于1983年6月在雅加達動物園死亡,從此就再也沒有發現過爪哇虎。
4、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是黑犀中最為稀有的亞種,曾經廣泛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區。為了獲取稀有黑犀牛的犀牛角被盜獵者大肆獵殺,到21世紀初僅剩下幾百只,雖然對其施加過保護,但依然沒有阻止盜獵者的獵殺
最終西非黑犀牛在200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滅絕。
5、比利牛斯山羊
比利牛斯山羊,也被稱為懸羊,可以輕而易舉地在懸崖峭壁之間移動,生活在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脈。
由于人類無度的狩獵,1892年最后一頭比利牛斯山羊在孤獨與傷心中死去。
2009年,西班牙科學家用留存下來的一只比利牛斯山羊的耳朵皮膚細胞克隆了一只比利牛斯山羊,然而這只克隆羊僅存活了7分鐘便死亡了。
6、胃育蛙
胃育蛙相較與其他蛙類是一種非常奇怪的青蛙,它有一種獨特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的幼蛙。
雌性蛙在體外受精完成后,會吞下蛙卵,當幼蛙完全發育時,雌蛙才會把幼蛙吐出肚子。
1981年,人類將病原真菌引入胃育蛙的棲息地,導致該物種數量大幅下降,最終滅絕。
7、巴巴里獅
巴巴里獅也被稱為北非獅,是北非重要的大型食肉動物。
1922年,最后一頭巴巴里獅在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脈被射殺,從此在北非生活了數千年的巴巴里獅滅絕了。
8、臺灣云豹
臺灣云豹也被稱為烏云豹,屬貓科動物,原產于臺灣。
在1940年以前,臺灣擁有數量眾多的云豹,隨后云豹的毛皮被人們認為是制作皮衣的上乘材料,因此遭到盜獵者的大規模獵殺,1972年臺灣云豹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告滅絕。
新疆虎、袋狼、爪哇虎等只是小編列舉的滅亡物種中的一小部分,它們繁衍生息了成千上萬年,不知經過了多少磨難,但最終都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中不幸滅絕。
它們滅絕的原因都不外乎是兩方面:
1、棲息地環境被嚴重破壞。
2、人類無度的獵殺。
如今生活了一億多年的白鱘也已經離開了地球、逃離了人類。看來咱們人類真的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了。
劉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