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剛入坑的中古愛好者都會好奇,中古商家的包包都是哪來的?貨源在哪里?如果自己能和貨源方對接,是不是就可以直接購買到性價比更高的中古包?
以上問題我們一個個來回答。
答案是日本。
為什么是日本呢?那就要先聊聊日本中古的起源了。
首先,"中古"一詞本就源于日本,翻譯成中文是二手的意思,但二手卻不能完全概括中古。
中古包不僅指專柜的二手包,同時也包括一些早已絕版的古董包包,像很多明星背的就是孤品的中古包,這類的包包是很有收藏價值的,并且也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間。
而日本之所以成為中古的起源,要從8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說起。
1985年到1986年間,隨著日元的急速升值,日本企業的經濟雖然有所下降,但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
1987年,投機活動愈演愈烈,波及大部分產業,投機的熱潮讓大部分日本人都失去了理智,一味樂觀的認為只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
那么經濟就不會衰退,所謂的泡沫不過是危言聳聽,投機的行為也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最夸張的時候,東京房價相當于紐約的8倍。
泡沫經濟下,日本人都掙的本滿缽滿,掙了這么多錢,肯定要消費啊,大企業就到處收購國外資產,男人就應酬打高爾夫,女人就狂買奢侈品。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當時奢侈品的消費竟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3%,可見日本女人們囤了多少奢侈品。
后來泡沫破裂,銀行壞賬,企業倒閉,股市腰斬,房價暴跌。大量企業因還不起貸款宣布破產,股市腰斬,沒錢了怎么辦?
那就把值錢的東西賣掉吧,那些囤了一堆奢侈品的闊太太們,開始把自己沒怎么用過的奢侈品賣掉,二手奢侈品也因此在日本盛行起來,中古的文化也在這一波浪潮下逐步形成。
可以說,日本的泡沫經濟變相推動了中古的起源,作為中古源頭的日本肯定是貨源最充足的,因此,國內大部分的中古包也都是來自日本,國內的中古行業也在效仿日本已經成熟的中古體系。
但,相比日本的中古氛圍,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樂觀的是,國內對中古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需求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未來主力的00后,對中古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得00后者得天下,中古未來的發展史不可小覷的,不論是國內的中古文化,還是中古的售賣體系,肯定也會越來越成熟。
說完了文化起源,我們再來聊聊和大家更息息相關的問題。
如果你在日本有親朋好友,當然可以找她幫你在日本的中古店購買,但如果你的朋友并不是很懂中古,也不一定能幫你買到合適的包,價格也不一定比國內便宜。
如果你不通過日本的親朋好友,想要自己跨國購買,理論上當然是可以的,但實際操作卻沒那么簡單,你所花費的時間和需要接受的條款,可能并不值得你這么做。
日本對國內的供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針對大型的中古商,一次性拿貨50W或者上百萬,可以獲得很優惠的進貨價,但這些大型的中古商一般不直接對散客,主要是出給賣中古包的小商家,做一個供貨商而不是銷售方;
另一種呢就是日本拍賣行,很多國內的小商家也會在拍賣行拿貨,普通的中古玩家也可以通過國內的代拍平臺參與拍賣。
劃重點:是拍賣,不是購買。
既然是拍賣,就沒那么自由,也沒那么受控。
不受控主要有幾點:
· 成色不受控
· 價格不受控
· 時間不受控
· 售后沒的聊
成色不受控,售后沒的聊
只有圖,沒視頻,有些瑕疵可能看不到,實際上包包的成色可能與你看圖預期的不符。而且日本中古非正問題不退不換,成色覺得不ok也沒辦法。
當然,國內的中古也是非正問題不退不換的,但購買前可以讓商家360度的拍給你看,各種瑕疵問清楚,從概率上來講,成色相符的概率還是大一點。
價格不受控
畢竟是拍賣,并且是不透明的拍賣,你預期的價格能不能中標很看運氣,像我自己之前找代拍幫我拍,我給的價格已經挺高了,比有一些國內商家的賣家都要高了,還是拍不到。
時間不受控
拍下的包包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發貨,至少都要1個月,清關不順利還可能被稅,風險都得自己承擔。
而且,我自己的感覺,中古拍賣行的包包成色挺一般的,特別好成色的不多。
綜合我上面的幾點,普通中古愛好者找代拍真的不如找國內靠譜的商家,風險商家擔,我們只關注包包的成色和價格,省出的時間追劇不香么~
1.了解中古的基本知識
2.找到靠譜的中古商家
找商家就一定要挑有實體店的,國內兼職做中古的,沒店轉其他中古商加價的小商家非常多。
有店面是對消費者最基礎的保障,被坑了起碼有地方投訴,能開店也說明對方的資金方面肯定沒啥問題,不然也開不起中古店。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