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孟蜀宮妓圖》明唐寅絹本設色唐寅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華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即民間所說“江南四大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為“明四家”。《吹簫圖》明唐寅絹本設色縱164.8
《孟蜀宮妓圖》明 唐寅 絹本設色
唐 寅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華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即民間所說“江南四大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為“明四家”。
《吹簫圖》明 唐寅 絹本設色
縱164.8厘米 橫89.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他 的 人 物 畫 多 為 仕女及歷史故事,
師承唐代傳兩岸峰青圖統,線條清細,
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
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
唐寅 1515年作 對奕圖
唐寅作畫很少注明年份,且畫風變化不很有規律,很難推測作畫時間,也難以按照時間來劃分他的畫風變化進程,單就題材來看,唐寅的畫作主要有山水畫、人物畫、花鳥寫意畫等。
唐寅 唐寅 人物 立軸
唐寅山水畫的藝術成就,一方面在于打破門戶之見,對南北畫派、南宋院體及元代文人山水畫兼收并蓄,主要學習了南宋李唐、劉松年的院體畫派,兼學宋人筆法嚴謹雄渾、風骨奇峭的風格。同時參合馬遠、夏圭的構圖和筆墨技巧,并廣泛地涉獵北宋李成、范寬、郭熙和元代的黃公望、王蒙諸大家,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畫面布局嚴謹整飭,造型真實生動,山勢雄峻,石質堅峭,皴法斧劈,筆法勁健,墨色淋漓。另一方面,對自然山川有著親身的體察和真實感受。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鶩圖》、《春山伴侶圖》、《虛閣晚涼圖》、《杏花茅屋圖》等。
唐寅人物畫具有高超的寫實功力,形象準確而神韻獨具,《明畫錄》評他的人物畫“在錢舜舉下,杜檉(杜堇)居士上”。其仕女畫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線條勁細,敷色妍麗,氣象高華,出自南宋院體畫,如《王蜀宮妓圖》。工筆重彩,以“三白法”染仕女面部,突出宮女的濃施艷抹。衣紋用細勁流暢的鐵線描,服飾施以濃艷的色彩,顯得綺羅絢爛。把宮妓們競相裝扮,斗綠爭緋的情態刻畫得生動入微,為唐寅仕女畫的優秀之作。另一種是脫胎自南宋院體,筆墨流動爽利.轉筆方勁,線條抑揚起伏,由工麗變為簡逸。代表作品有《秋風紈扇圖》以及《李端端圖》等,把宋代李公麟行云流水描和顏輝折蘆描參合使用,畫面富有韻律感。
縱30.8厘米 橫547.8厘米 重慶市博物館藏
唐寅水墨寫意花鳥,墨韻明凈、格調秀逸灑脫而富于真實感。代表作為《枯槎鴝鵒圖》,構圖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向上彎曲伸展,枯筆濃墨,蒼老挺拔。以積墨法畫一只棲于枝頭的八哥,禿筆點葉,一兩條細藤,數筆野竹。右上角題詩為:“山空寂靜人聲絕,棲鳥數聲春雨馀。” 以書法人畫,以寫代描,筆力雄強,造型優美,筆墨疏簡精當,行筆挺秀灑脫。《雨竹圖》,畫面以二組濃葉為主枝,后出淡葉,再出葉數筆以相呼應,葉均向下急趨,一派雨打竹葉之勢。另有《墨梅圖》、《風竹圖》、《臨水芙蓉圖》、《杏花圖》等。
唐寅 鐵拐李
唐寅的繪畫作品融宋代院體技巧與元人筆墨韻味為一體,呈現出勁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風骨。構圖簡約清朗,畫面層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筆清雋,纖而不弱,力而有韻,寓有剛柔相濟之美。墨色淋漓多變,和澤有神;意境平淡朗逸,清雅幽麗,超凡脫俗。
唐寅 1510年作 山水人物 立軸
唐寅 人物 立軸
唐寅的仕女畫法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線條細勁,設色妍麗。一種筆墨流動,揮灑自如。畫中嫦娥,用清麗圓細的筆觸描繪其臉、手和胸。而衣裙、披肩、腰帶多以飄舉方折之筆出之,這種方圓兼施的筆法,增強了這位少婦輕移蓮步的動態美。設色淺淡,年久有褪,益見清雅。
唐寅 如意孩童 立軸
唐寅 (款) 南極星翁圖 立軸
唐寅 (款) 采藥圖 立軸
丁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