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藥評中心作者:gcplive質子泵抑制劑(PPIs)廣泛用于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等急、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規范和合理使用PPIs,需要關注5個細節。一、PPIs抑酸強度,與藥物半衰期無關PPIs的作用部
來源:藥評中心 作者:gcplive質子泵抑制劑(PPIs)廣泛用于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等急、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規范和合理使用PPIs,需要關注5個細節。
一、PPIs抑酸強度,與藥物半衰期無關
PPIs的作用部位是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H+-K+-ATP酶(質子泵),但不能通過與胃的直接接觸發揮療效,不論口服給藥還是靜脈給藥,都需要經血液循環。
PPIs可特異性地與胃壁細胞中質子泵不可逆結合使其失去活性,直到新的質子泵產生,胃壁細胞才能恢復泌酸功能。
1. 雖然埃索美拉唑半衰期僅有1.3小時,但每日一次給藥,可使胃內pH>4持續時間持續約14.0小時。
2. 雷貝拉唑的解離常數較高,可在壁細胞中能更快聚積,更快地發揮作用,因此起效以及解除癥狀的速度較快。
3. 晨起時胃壁細胞上新生質子泵最多,因此建議晨起服用;進餐可使質子泵活化,因此建議早餐前0.5小時服用。
二、胃管給藥,為啥要選擇廠家?
所有的PPIs在胃酸中極易降解,因此口服劑型均為腸溶制劑,如腸溶片和腸溶膠囊。
因此,片劑應整片吞服,不能咀嚼或壓碎;膠囊劑不能倒出內容物后口服。
對于吞咽困難或不能口服藥物的患者,應選擇奧美拉唑鎂腸溶片(洛賽克)和埃索美拉唑腸溶片(耐信)。
這是因為:洛賽克和耐信,是由眾多的腸溶包衣的微囊壓制而成的片劑。可混懸于水或微酸的液體中,并在30分鐘內口服或通過胃管給藥。
三、根除幽門螺桿菌后,還需繼續用藥嗎?
四聯根除幽門螺桿菌方案包括四種藥物:任意一種PPIs,一種鉍劑,二種抗菌藥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環素、呋喃唑酮)。
1. 根除幽門螺桿菌時,要求胃內pH>5的時間超過18小時/日;標準劑量,每日二次,療程10~14天。
2. 治療消化性潰瘍時,要求胃內pH>3的時間超過18小時/天;標準劑量,每日一次,胃潰瘍療程為6~8周,十二指腸潰瘍為4周。
3. 對于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在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結束后,仍應繼續使用PPIs至療程結束。
4. PPIs不僅可以提高pH依賴性抗菌藥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菌活性,而且還具有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其中雷貝拉唑最強。
四、PPIs靜脈用藥,選鹽水還是糖水?
所有PPIs都有對酸不穩定的特點,PPIs注射劑中均含有調節pH的氫氧化鈉,以保證稀釋后溶液呈堿性。
1. 奧美拉唑:可以選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蘭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需要選用0.9%氯化鈉注射液做溶媒。
2. 因為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范圍不同,PPIs配制后的穩定性也不同。 例如,奧美拉唑:使用生理鹽水稀釋后,可在12小時內使用,如果使用5%葡萄糖,應該在6小時內使用。
五、增加腸道感染風險,為啥還要給急性胃腸炎患者用PPIs?!
除肝腎毒性、神經毒性、內分泌紊亂、視覺障礙、低鎂血癥、低鈣血癥、鐵缺乏、維生素B12缺乏外,美國FDA 還警告PPIs可能增加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相關性腹瀉風險。
1. 除幽門螺桿菌外,多數細菌無法適應胃內酸性環境。PPIs使胃內pH升高,胃內細菌定植和腸道菌群過度生長。
2. 一項系統綜述發現,服用抑酸藥可使腸道感染風險增加,如沙門菌、彎曲桿菌、志賀菌、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既然,PPIs可增加腸道感染風險,為啥還要給急性胃腸炎患者用PPIs呢?!
陳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