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經常有用戶買錯保險,來問學姐,要不要退保?阻攔他們退保最大的原因不是產品好不好,而是退保后少得可憐的錢,一年交2萬的產品,退保就剩1000元。也太太太太太坑了吧?這不是擺明了坑人?不不,我們換個角度看:假如我們在銀行定存了一筆錢,中途取錢,
經常有用戶買錯保險,來問學姐,要不要退保?
阻攔他們退保最大的原因不是產品好不好,而是退保后少得可憐的錢,一年交2萬的產品,退保就剩1000元。
也太太太太太坑了吧?這不是擺明了坑人?
不不,我們換個角度看:假如我們在銀行定存了一筆錢,中途取錢,已經產生的利息也會轉變成活期利率計算,不管之前存了1年還是4年,都損失了一筆利息費。
保險也是同樣性質的金融產品,保單就是一份合同保障,退保相當于單方違約,肯定會受到一定損失。
跟存款不一樣的是,在退保之前,保險已經提供了一段時間的風險保障,用互助組織的概念來理解就是,在保障的這段時間已經有人出險了,你的保費已經支出一部分給有需要治療的人了。
就好像自己不幸出險,也要靠別人提供的保費來進行賠付。
既然我們明白了退保肯定會有損失,那剩下的問題就是,為啥要損失這么多?交2萬退5千也好一點吧。
這就要從現金價值的計算方式說起了。
什么是現金價值?
根據《保險法》規定,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要在30天內退還保單的現金價值。
這個現金價值就是我們的退保費用。
從保險公司的經營角度來看,收上來的保費要進行一些長期項目的投資,為了保證低風險,這些項目的流動性都較差。
如果消費者提前退保,就相當于保險公司從投資項目中退出,都是違約行為。如果保險公司把一部分錢出來作為退保的預備金,又會影響它的投資收益。
進退兩難。
假如我們第1年交了2萬元保險費,需要扣除的費用有:
扣完之后可能只剩980元了,但這筆錢拿去做了1年投資可能賺了20元,所以退保共拿回1千元。
除了這個硬成本扣除的原因外,還有防止「逆選擇」的原因。
因為身體不好的人是不會選擇中途退保的,他們還等著保險賠付,但是身體健康的人保了一段時間就退保的話,留下的都是高風險人群。如果退保還能拿走全額保費,誰來負擔這些高風險人群的賠付?
最后保險公司就成了兜底的人,這對行業來說是極其不合理的,保險的原則就是大部分健康的人平攤少部分患者的費用,所以退還保費的時候只能退還現金價值,保障大部分保單合同的穩定性。
現金價值的變化
其實我們也不必在意退保扣太多錢,因為現金價值是會變化的,雖然投保前期現金價值很低,但隨著時間推移,繳費越來越多,現金價值也會越來越高。
直到幾十年后與保費持平。現金價值的變化就像一條拋物線,前期很低,然后逐漸升高達到頂點,最后再逐漸降低。
為什么是這樣的變化曲線?因為一份長期險的費用,是根據風險概率來制定的,風險越高,價格就越貴。
我們年輕時所交的保費其實是超過風險成本的,但年老時交的保費又不足以支付保障成本,所以保險公司的精算師通過計算后把費用平均下來,前面多交些錢,通過投資產生收益,來彌補后期保費的不足。
前期在累積繳費過程中,現金價值會越來越高,到年老時,疾病風險越來越高,保險公司需要承擔的賠付也越來越高,所以現金價值逐漸降低。
拿重疾險的現金價值舉例,保障到70歲,與保障到終身的現金價值曲線是不一樣的。
下面是超級瑪麗旗艦版在不同保障形態下的現金價值曲線變化:
從兩者對比能明顯看出,保障至終身的現金價值曲線要高得多。
在定期保障的形態里,現金價值在60歲時達到最高,而且沒有超過總繳費,后續越來越低,直到滿70歲時降低為0。
在終身保障的形態里,現金價值會不斷增加,62歲后超過保費,并且繼續上升,直到106歲時,現金價值等于保額。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定期重疾險現金價值不會超過保費,終身重疾險的現金價值一定會大于保費。所以前者叫消費性重疾險,后者叫儲蓄型重疾險。
由于消費性重疾險的現金價值不會超過保費,所以投保的時候不用在意現價,要看重提供的保障。
但是儲蓄型重疾險的現金價值是會超過保費甚至達到保額的,所以現金價值越高是個加分項。
什么地方會接觸現金價值?
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退保拿回現金價值,保單也隨之中止。如果上文說的,退保前期的現金價值是非常低的,所以退保很可能會損失一筆錢。
更重要的是投保前就要慎重對待,因為保險投入可能長達二三十年,要認真平衡自己的收入與保費支出,不要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質量。
有些產品在理賠條款里會出現賠付「保費與現金價值較大者」的字眼,意思是哪個數額大就賠付哪個。
當急需用錢,又不想退保時,就可以采用保單貸款的方式。按照現行的監管規則,保單貸款可以獲得現金價值的80%左右,貸款利率則看不同公司的產品差異,一般會比央行的基準利率高1%左右。
如果一份保障已經交了很多年,到現在產品形態已經過時,繳費又太高,但退保又很不劃算時,可以使用減額繳清。
目的是把當前保單所具有的現金價值一次性抵交保費,同時保額也進行相應降低。
能不能進行這項操作主要看這款產品有沒有這個功能。
有些產品是能夠將保單的現金價值一次性轉換成年金險的,比如重疾險到60歲時沒有出險,這時投保人可以把現金價值轉換成年金險。
但實際上我們手動去退保,拿回現金價值也一樣可以購買其他年金險。
不同產品的退保建議
最后說一下不同產品的退保建議。
重疾險:有些朋友是買了保障很坑、價格巨貴的產品;有些朋友是頭腦一熱買了超出能力范圍的產品,每年支出過高。如果買了不適合自己而且價格太貴的重疾險,學姐建議越早退保越好。
不要覺得現在退保損失了一筆錢,要想想以后每年節省了好幾千,換一個價格更低、保障更好的產品才是正確選擇。
年金險:如果在保障沒做足的情況下就買了年金險,學姐一律建議退保,但退保也要有方法,年金險不像重疾險的現金價值攀升這么慢,一般在繳費期內,或者繳費期結束不久后就能回本。
而且年金險也可以進行減保、保單貸款等,千萬不要盲目退保造成損失過大,最好是等現金價值成長起來后再退保。
還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情況是,如果投保人年齡已經偏大了,對于退保這件事要慎重。
比如有一個人買了十幾年保險,看到現在的重疾險產品這么完善,慎重考慮后決定退保。
沒想到再次投保時,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通過健康告知了,導致「舊保已去,新保不來」的尷尬處境。
所以最好的情況就是在投保前做足功課,不要為一時的沖動埋下隱患。
延伸拓展閱讀
爸媽說“買保險很吃虧,眾籌比它有用”,我曬出一張圖,他們默了
雞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排行榜出來啦!讓我瞅瞅哪家錢多好欺負
被渣了,買的產品停售了!我的保單不會成為一張廢紙吧?
分紅險是騙局嗎?增值慢,取出難,這賣給我的是什么玩意?
用自己醫保卡給家人買過感冒藥,也會影響保險投保和理賠嗎?
病歷一字之差,拒賠?!
劉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