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還等啥?行家都在關注“蓮葉源頭翡翠”昨天,蓮葉君做的故宮博物館館藏翡翠的價值專題,忘了一件事情,就是為館藏翡翠的定價標準提供依據。大家知道,如何判斷文物的價值,除了藝術價值,還有它的歷史價值和獨一無二性。那么判斷翡翠文物也應該遵循兩個標準:
還等啥?行家都在關注“蓮葉源頭翡翠”
昨天,蓮葉君做的故宮博物館館藏翡翠的價值專題,忘了一件事情,就是為館藏翡翠的定價標準提供依據。
大家知道,如何判斷文物的價值,除了藝術價值,還有它的歷史價值和獨一無二性。那么判斷翡翠文物也應該遵循兩個標準:物品本身的價值和歷史文化的價值。
物品本身的價值可以用當今的市場價格標準來定價,但歷史和文化的價值,才是這些老物件的最大價值所在,這些標準,對翡翠文物價格的提升,不是加法,而是乘法。
比如一件翡翠文物,放在當今市場值1萬元,而它的歷史價值,可以讓它翻好幾倍,如果這件翡翠文物,具有獨一無二性,且在其中有一定的歷史故事,則價格翻十倍甚至百倍不止,比如慈禧太后最為喜愛的“翡翠白菜”,要按現代工藝看,可能只有幾十萬的價格,但因為這這個歷史背景,則變成了無價之寶。
下面,我們就繼續來鑒賞故宮博物院其他館藏珍貴翡翠文物。并對這些翡翠文物嘗試著進行一次文物價值的預估和按現代工藝進行復制后的市場價格判斷。
翠朝珠
翠朝珠,清,珠直徑1.3厘米。朝珠不全,現存94粒珠。
朝珠是清宮廷重要的飾物,官員穿戴朝服參與禮儀活動時使用,一串 108粒,附有佛頭、紀念、背云。不同身份所用朝珠不同。
預估文物價值:250萬
現代工藝價格:30萬
翠螭紋龍首帶鉤
翠螭紋龍首帶鉤,清,長9.5厘米,寬1.8厘米。翠綠。鉤頭呈龍首狀,龍首闊嘴,寬額,雙角后彎,眼凸起。鉤腹長條狀,較寬,微呈弧形,上鏤雕一螭,小頭,長尾,頭與鉤首相對。
帶鉤在春秋、戰國時已流行,清代仍在使用,玉帶鉤是其精品。帶鉤有兩種,一種橫向使用,用以束帶。另一種縱向嵌于帶以掛物。帝王多龍首帶鉤。
預估文物價值:30萬
現代工藝價格:1.8萬
翠帶鉤絳環
翠帶鉤絳環,清。翠質為青綠色,局部綠色。作品四件一套,其中一件為帶鉤,一件為鉤環,兩件可穿于帶上,置于身體兩側,其下有環可掛物,有稱其為“提攜”。四件皆近于橢圓,上凸雕云螭紋。
預估文物價值:25萬
現代工藝價格:1.2萬
翠桃式洗
翠桃式洗,清,高3.8厘米,口徑24.8厘米。呈淺綠色,局部色重。作品似盤,洗底浮雕桃枝兩杈,一杈伸于洗底為足,其上有雙桃并桃花,另一杈延伸至洗口。
洗為文房用具,用以洗筆。玉洗產生于秦漢,考古發掘看到,漢代玉文具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玉筆洗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漢代作品。
預估文物價值:12萬
現代工藝價格:0.9萬
翠碗
翠碗,清,高7.3厘米,口徑17.3厘米。青綠,有大片重綠。碗敞口,口沿處有唇。光素無紋。用翠料顏色不均,局部青綠,深綠,此作品亦數難得。原藏清宮遂初堂。
清宮廷多以玉制碗,特別是乾隆時期,玉碗制造量巨大,其中有一些大碗胎薄,口圓,造型周正,有作品外壁刻有御制詩句。這件翠碗的造型、工藝與乾隆時期的特點相同,是當時的作品。
預估文物價值:300萬
現代工藝價格:16萬
翠纏枝蓮紋蓋碗
翠纏枝蓮紋蓋碗,清,通高8.3厘米,口徑12.4厘米。淺綠色。碗為薄胎,口外敞,蓋略小,地包天式,環式鈕。
清代,與中亞地區文化交流密切,制造中出現模仿中亞風格作品。當時流行的西番蓮圖案即是傳統的纏枝蓮圖案與中亞圖案相結合產物。這件作品的纏枝蓮紋蓮瓣卷曲,蓮葉多歧,是清代西番蓮圖案的一種。
預估文物價值:120萬
現代工藝價格:5萬
翡翠乾隆款龍紋杯盤
翡翠乾隆款龍紋杯盤,清,杯高5厘米,口徑7厘米,盤徑18.5厘米。青綠色,局部綠色,杯和盤上又有暗紅色。杯為圓形,兩側有一龍形杯耳。杯身兩面各飾一陰線龍紋,杯下有圓形座,上琢俯仰菊瓣紋。杯配托盤,八瓣形,盤底中部陰刻“乾隆年制”篆書。
此種托杯器,宋、明之時已流行,樣式頗多,清代的作品更精致,乾隆朝所制玉、翠托杯為托杯之珍品。
預估文物價值:500萬
現代工藝價格:18萬
翠太極紋淺盤
翠太極紋淺盤,清,高3.5厘米,口徑17.5厘米。翠綠色,局部色重。盤心淺浮雕太極圖案。翠色綠而質地細膩,在清代翠制品中罕見。
唐人白居易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句,由此可知唐代即玉盤流行。清代宮廷使用玉盤多,此盤的造型也常見。清宮所制翠盤數量少,非常珍貴。
預估文物價值:35萬
現代工藝價格:1.5萬
翠魚式盒
翠魚式盒,清,長27.8厘米,寬7.2厘米。青綠。盒為魚形,兩半相扣成盒。鰭、尾、鰓部嵌有紅寶石。盒內刻有乾隆御制詩《詠痕都斯坦玉魚》。
乾隆皇帝認為此件作品為痕都斯坦玉器,但這種玉料主要產自緬甸,魚上寶石的鑲嵌方式與痕都斯坦玉器有別,學者認為此盒是清宮廷所制。
預估文物價值:26萬
現代工藝價格:1.8萬
翠印色盒
翠印色盒,清,通高3.4厘米,口徑8.8厘米。翠呈綠色。盒身較淺,平底,圈足。蓋面飾凸起團形“壽”字。
宋、明兩代文具,包括用于盛印泥的印色盒使用量激增。當時生產的印色盒形制多樣,花紋精致,具觀賞性,直到清代這種狀況仍延續。此翠盒較宋、明更為珍貴,它的材料貴重,圖案精細。
預估文物價值:60萬
現代工藝價格:3.8萬
翠煙壺
翠煙壺,清,高6.45厘米,寬5.3厘米。翠色青綠,局部色較深。煙壺近似橢圓形,上部略寬,小口,細頸,表面光素無紋。
鼻煙壺的使用主要是在清代,乾隆時期,鼻煙壺的制造有了大發展,主要表現在材質的多樣化,動物、瓜果造型的作品數量增多。
預估文物價值:16萬
現代工藝價格:0.8萬
翠乾隆款仿古觚
翠乾隆款仿古觚,清,高19.7厘米,口徑10.4×6.8厘米。色青綠,有表皮風化色皮色。海棠花瓣式口,喇叭形頸,足外撇。飾蕉葉紋,腹部飾凸起獸面紋。底有篆書“乾隆年制”。
觚是古代的飲酒器。明代流行用觚做陳設,將觚置于案頭,內插雜物。清代宮廷稱為花觚。此觚為乾隆時期仿古作品。
預估文物價值:28萬
現代工藝價格:1.6萬
翠夔耳獸面紋爐
翠夔耳獸面紋爐,清,通高10.3厘米,口徑9.2厘米。色青白,局部綠。爐為圓形,壁較直,腹部飾凸起的獸面紋。
古代玉爐多為燒香,現存最早的玉爐為宋元時代作品。明代玉爐增多,多無蓋,實用性強。清代宮廷制造玉爐是從明代玉爐演變而來。
預估文物價值:68萬
現代工藝價格:5.8萬
翠太平有象磬
翠太平有象磬,清,高25.5厘米,寬26.5厘米,厚1.4厘米。翠質優,局部色深。作品呈片狀,依形琢線,呈大象形。其中一面全身雕云,中光篆書“太平有象”四字。
作品為平面的大象圖案,含太平有象之意,天下太平。
預估文物價值:8萬
現代工藝價格:0.6萬
翠獸面紋獸耳扁瓶
翠獸面紋獸耳扁瓶,清,通高23厘米,口徑5.9×3.75厘米。呈青綠色,局部墨綠色。
這件造型為清宮玉瓶的典型樣式。在明代,仿古玉瓶已流行,但平腹的較少。清代宮廷的此件扁瓶即在仿古的基礎上變化而來。
預估文物價值:32萬
現代工藝價格:2萬
翠子母獅
翠子母獅,清,高7.3厘米,長11厘米,寬6厘米。青綠色為主,兼有青白色斑,透光度較低。
在唐代玉器中獅形象已出現,元、明以后開始增多。部分工藝品中獅的形象受到了獅子狗形狀影響,體肥而頭小。
預估文物價值:8萬
現代工藝價格:0.5萬
翠花鳥花插
翠花鳥花插,清,高25厘米,口徑5.9×8厘米。呈青綠色,局部有深綠及黃褐。
花插屬陳設用品,內可插物。明代玉器中已有花插,多呈筒狀。清代的玉花插樣式較多,其中樹樁形花插較為典型。
預估文物價值:35萬
現代工藝價格:2.8萬
翠玉白菜式花插
翠玉白菜式花插,清,高24.3厘米,口徑12.8厘米。色青綠,透光較弱。花插為白菜形,采用雕琢手法,上部菜葉相并,亦有折而下垂者,內空,可插物。
此類翠白菜,清代宮廷制多件,其深受皇家喜愛。這件翠白菜之色近于自然,是這類作品中的珍品。
預估文物價值:36萬
現代工藝價格:1.6萬
翠福祿壽長方插屏心
翠福祿壽長方插屏心,清,長17.5厘米,寬13.4厘米,厚1.5厘米。青綠色。為長方形,片狀。雕山林之景,山石現于作品邊部,中間松樹成林,松高葉茂,三老人散立于樹下。
三老人為“福祿壽三星”,即福星、壽星、祿星。圖案在清代極為流行,宮廷器物中也多見,寓意福、祿、壽。
預估文物價值:18萬
現代工藝價格:0.8萬
翠人物山景山子
翠人物山景山子,清,高16.1厘米,長24.7厘米,寬10.5厘米。青綠,局部深綠,表面留有玉皮色。作品為山形,一面琢山林之景,選取近、中景角度構圖。山間林木高聳,二老人行于路上,身后一童子荷鋤相隨。另一面雕琢山石、樹木、小鹿。
玉山子在清代宮廷又被稱作玉圖畫。玉山子大都先有畫稿,然后再行琢制。這類作品講究布局、意境、造型、工藝,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預估文物價值:36萬
現代工藝價格:1.8萬
翠鶴鹿同春山子
翠鶴鹿同春山子,清,高29.5厘米,長57.8厘米,寬19.5厘米。呈青綠色,個別翠色較深,山料翠玉雕成,表面有染色。作品為山形,山上白云飄忽,泉水蜿蜒,小橋溪流。古松兩棵,松下雙鶴,竹叢以陰線刻就。另一岸為雙鹿。
作品中,松、鶴表示長壽,鹿示“祿”。作品較為簡單,并不精細,且紋飾薄而淺。
預估文物價值:32萬
現代工藝價格:2.6萬
翠簫
翠簫,清,長54厘米,徑2.8厘米。翠質青綠。簫為竹節狀,中空,側面有音孔,一端有吹孔,佩黃絳和紅穗。
預估文物價值:6萬
現代工藝價格:0.5萬
大家覺得這些翡翠文物的價格如何?
你心目中它們又值多少錢?蓮葉君歡迎您留言探討。
金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