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世人熙熙攘攘,也不過就是為了那幾兩碎銀,偏偏這幾兩碎銀,能解世間萬千惆悵。誠然,錢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但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財終究是要靠勤奮勞動去獲得的,如果為了錢,不惜鋌而走險,通過非法途徑去獲取,那么終究會被金錢反噬
世人熙熙攘攘,也不過就是為了那幾兩碎銀,偏偏這幾兩碎銀,能解世間萬千惆悵。
誠然,錢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但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財終究是要靠勤奮勞動去獲得的,如果為了錢,不惜鋌而走險,
通過非法途徑去獲取,那么終究會被金錢反噬,最終鋃鐺入獄,甚至為此丟了性命。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講述這么一個被金錢反噬的故事,而他們的下場也足以讓人引以為鑒。
光榮的軍人
1955年,張書海出生于河南河南葉縣李鄉侯村一個貧苦家庭,因為家庭貧困,再加上那個年代也不講究學習改變命運的風氣。
于是,初中沒有畢業,他就早早地不念書,回到家里挑起“大梁”。
但每天跟黃土地打交道的日子不好過,尤其對于一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來說,在土地上刨食實在是一件沒什么前途的事情。
而本身張書海這個人性格也比較強悍,再加上心思活泛,這種日子對他來說更是讓他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
于是,張書海便琢磨著去應征入伍,到軍隊里碰碰前途。實在不行,到時候退伍回來,有當兵這段履歷,以后在村里的前途也比現在要光明得多。
但是當時張書海的年齡還沒有到達國家征兵的條件。
但這對膽大的張書海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他動了動心思,把自己的年齡虛報了幾歲,就這樣,在那個審查不嚴格的年代,他順利的入伍了。
部隊的生活讓張書海一度感到興奮。雖然每天訓練很苦,但張書海出生于農村,年輕有心氣,對于這種生活他還是非常著迷。
在部隊那幾年,他學到了一身能耐,掌握了不少硬本領。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身本來用來保家衛國的本領卻在日后讓他用到了“歪路”上。
1976年,張書海退伍回到家鄉。跟他之前預料的不錯,正是有了當兵的這段經歷,讓他回到家鄉后便擔任了當地的民兵營長。
由于在部隊也練就了一身本事,這讓大家都見識了他的能耐,也讓在逐漸在群眾中有了威信。
有了群眾基礎,1981年,張書海便順利當選了村委會主任。
這時候的他也不過才26歲,也算是年少有為。而且,那個時代村里還是吃“大鍋飯”,村主任在當時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但好景不長,很快,時代就變了。國家進入改革開放時期,農村也陸續開始告別大鍋飯,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
這時的張書海就跟《平凡的世界》中的“田福堂”一樣,往日的風光統統不見了。大家都開始忙活自己的光景,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來,
甚至有人率先富裕起來。這對于本就“失落”的張書海來說,無疑更是刺激到了他敏感的神經。
失敗的經商經歷
眼看著過去那些比他還惶惶的人都一個個變得富裕起來,張書海便不甘心也學著開始做生意。
當時農村家家戶戶開始有了錢之后,也學著城里趕時髦照個相片。這讓張書??吹搅松虣C,于是,1991年,他果斷用過去的一些積蓄開起了一家照相館。
剛開始,照相館生意確實不錯,張書海一度也覺得自己這個過去的“能人”在什么時候都不會比別人差。但沒有想到的是,照相館生意逐漸就冷清了下來。
當時的農村,大多數人也才剛剛處于溫飽狀態,照相這種時髦的東西也許一年甚至幾年才照那么一張。這還是過得相對來說不錯的,還有一部分人壓根就沒有多余閑錢去做這些。
所以,最終,幾年之后,眼看著一年年不賺錢還一直往里搭錢,張書海堅持不住了,只得關閉了這家照相館。
對于第一次不成功的經商經歷,顯然讓張書海有些不服氣。
從小便頗有心氣的他也不會簡單就放棄。他事后好好琢磨了下,得出這個小地方的人太窮,所以才導致自己生意失敗。
于是,1995年,他便跑到鄭州市,投靠自己的妹妹,順便再琢磨著重新做點生意。很快,在妹妹張玉萍的幫助下,他又重新搞起了一攤生意。
可能是命里就沒有經商掙大錢的這份財運,鄭州這次生意,他依舊沒有折騰出什么水花,甚至把所剩無幾的積蓄也一塊虧光。
但老話說得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就在張書海人生低谷的時候,他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他被查出家族史的“糖尿病”跟“高血壓”。人到中年的他,面對著生意失敗,疾病纏身,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頓感壓力巨大。
于是,他就開始動起了“歪腦筋”,琢磨起搞點快錢的路子。
罪惡的“搶劫”之路
有了這個心思,張書海便開始尋找其了目標。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曾經在鄰居家里見過的李全國。當時聽鄰居介紹說,李全國在鄭州承包了管城中醫院,專門治療癌癥,生意特別好,一天就能賺一萬塊錢。
張書海便經過打探,發現李全國確實很有錢。不僅在萬?;▓@買了兩套房,還開起了那個年代很少的小轎車。
于是,張書海便開始著手計劃,他先是找來一名幫手,同村的村民張小馬。
張小馬之前到過鄭州打過工,見過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對錢比較有渴望。張書海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他找到了張小馬。
事情也正如張書海預料的一樣,正為錢發愁的張小馬當即表示同意,兩人一同謀劃,將目標瞄向了李全國。
1996年11月27日晚上,經過一番籌劃后,張書海跟張小馬攜帶著買來的“松鼠牌”單管獵槍,沖進了李全國的家里,搶走了現金1.5萬元跟一些財物。
事后分贓的時候,張書海耍了個心眼,他謊稱只搶得4千元錢,分給張小馬1千元后,便把其余的都私吞了。
那個時代幾乎沒有什么監控,再加上他們兩個第一次作案也比較謹慎,因此,沒有給警方留下什么明顯的證據。
過了一段時間后,回到家遲遲沒見什么風聲的張書海便認為警察也沒什么用,只要自己小心一點,他們是抓不住自己的。因此,他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便琢磨著再搞個大的。
很快機會就來了。
1997年,張書海到鄭州一家營業廳交話費,偶然注意到了營業廳里竟然有幾十萬元的現金。這一下,讓張書海一下子確定了目標。
但畢竟這是光天化日搶劫營業廳,因此,只靠著他跟張小馬肯定是有些勢單力薄。因此,張書海便琢磨著再多拉幾個人入伙。
但沒想到的是,他沒找別人,竟然把目光盯上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張宏超。
張宏超那時正在警校讀書,讓一個立志成為警察的兒子干非法勾當,張書海這通操作也著實讓人看不懂。張書海不是不知道這是“殺頭”的“買賣”,但他還是把兒子也拉下了水。
而他的兒子受到他的蠱惑,以為那個年代的人想要發家,都是先做些“見不得人”的“買賣”,之后再慢慢漂白,竟然也就同意了,還把他的高中同學張世鏡也拉了進來。
為了讓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張書海還叫上了自己的妹妹張玉萍,讓她利用女性不容易被注意的優勢,到營業廳去進行打探。
為了這次搶劫能夠順利得手。
張書海還通過妻子在法院當副院長的侄子,搞來一把5連發獵槍。萬事俱備的張書海團伙,便只等著一個合適的機會下手了。
1997年11月19日,窮兇極惡的張書海一伙持槍闖進了營業廳。面對突然闖入的這伙持槍蒙面劫匪,營業廳工作人員全都被嚇得不敢動彈,任由張書海一伙肆意妄為。
于是,不費吹灰之力,這次搶劫便“大獲成功”。
這次的搶劫成果比較豐碩,他們一共搶得34萬元的巨款。這筆錢不要說當時,在現在來看,也是一筆不菲的資金。
但沒想到,張書海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只給了張小馬分得了1.5萬元。這一次,張小馬不干了,敢情這么多錢都到了張書海家人手里,
一氣之下,他回到了老家,不再跟張書海干這事了。
但張書海顯然沒有將這事放在心上。他有了錢,有了錢就能干好多事。他也開始學著大手大腳起來,也學著有錢人的樣子,在鄭州當地綠城花園購得一套房屋。
但這么一折騰下來,手里的錢也就不多了。于是,嘗過甜頭的張書海又開始琢磨著干一票大的。這一次,他把眼光放在了更有“前途”的銀行上面。
1999年3月3日早上,張書海聯合兒子以及妹妹張玉萍闖入當地一家建行儲蓄所,這一次他們又成功得手十多萬。
可能這次經歷讓張書海覺得人數少了確實有些不方便。于是,事后,他讓兒子張宏超蠱惑他的同學加入其中。
張宏超便將目標鎖定到了同學喬紅軍。喬紅軍家庭條件比較貧苦,而且父母身體不好,看病吃藥都需要用錢。
再加上他的妹妹讀書也需要用錢,這讓他被張宏超的拉攏后,也萌生了想要跟著干一票的沖動。
當年12月份,張書海又一次瞄上了當地的廣發銀行,一番準備后,他們開始了行動。但沒料到這次的行動卻沒有前幾次來得順利。
這次的行動明顯比以前都要驚險,因為遇到了保安的反抗,情急之下,張書海還失手打死了保安?,F場一度也變得混亂異常,張書海等人只得通過向天鳴控制局勢,才順利逃脫。
由于這次行動比以往都要兇險,再加上出了人命,事后,心有余悸的張書海等人便不敢再輕舉妄動,只能悄悄等待局勢能夠變得安穩下來。
“鎖盒”破案
短短時間內的多次發生惡性“搶劫案”,這也給社會帶來了恐慌,警方也開始加大對案件的偵破。
雖然張書海等人足夠謹慎,但還是遺留在現場不少物證,如鐵錘、裝鐵錘的“靈貴”版球形櫸木門鎖盒、馬虎帽、包裝作案工具的《大河報》、稀疏的指紋等。
警方分析了過往的幾起搶劫案件,懷疑這幾起案件都為同一個團伙所為。
但礙于那個年代,指紋系統的不完善,以及相關偵破技術比較落后,所以,警方只能從這些實物中尋找突破口。
很快,他們發現,裝鐵錘的這個所謂的“靈貴”牌門鎖在鄭州不過只銷售了600多個。
這就意味著這種門鎖比較不常見,這也給偵破帶來了方向。
警方決定從這個方向尋找突破,他們開始對鄭州轄區內小區進行摸排,重點尋找裝有這種門鎖的住戶。
經過六個月的摸排,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于來到了張書海所藏的住處。
但被帶回到警局的張書海對于這幾起案件拒不承認,表現得也十分鎮定,這也讓警方懷疑抓錯了人,一度將他釋放回家。
但很快,關鍵的物證出現了,專家通過對比發現張書海的指紋與現場提取的指紋一致,
這也意味著張書海就是犯下這幾起搶劫大案的人員之一。
再次被抓捕的張書海面對鐵一般的證據,只好承認那幾起案件都為他們所為。并在后續審問中,相繼供出了與他犯下這些罪行有關的同伙。
由此,隨著其余同伙的紛紛被捕歸案,轟動一時的鄭州惡性搶劫案才告破。
最終,張書海團伙凡參與搶劫的均被判處死刑,而張書海的妻子王雨也因為知情不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結語
張書海本是一名退伍的軍人。本應在回到人民群眾后能夠繼續為人民服務,
至少要潔身自好,不給社會添加麻煩。
但因為利欲熏心,為了能夠快速獲取錢財,走上了搶劫違法的道路。并且,為了自身的利益,將自己的家人也拉了進來,最終,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