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這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流傳至今,充分展現了世人對牡丹之花的喜愛。李子玉《富貴長壽》有這樣一位畫家,對牡丹情有獨鐘,一生的藝術創作只為牡丹揮毫灑墨。他就是牡丹國禮特供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
這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流傳至今,充分展現了世人對牡丹之花的喜愛。
李子玉《富貴長壽》
有這樣一位畫家,對牡丹情有獨鐘,一生的藝術創作只為牡丹揮毫灑墨。
他就是牡丹國禮特供藝術家——李子玉!
李子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禮特供藝術家
中國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民族畫院畫家
中國畫院畫家
山東定陶人,早年就讀于天津美院,后在中國畫研究院深造。
藝術履歷
1999年在山東美術館舉辦展覽。
2000年作品“春光爛漫”入選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書畫大展。
2001年全國牡丹書畫專題展獲優秀獎。
2003年作品“山花”入選中國美協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
2003年作品“富貴榮華春滿園”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永結同心”主題藝術展。
2003年被中國民族畫院特聘為該院畫家。
2003年被聘為中國牡丹書畫藝委會委員。
2004年作品“春暉”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菜鄉情”全國書畫大展。
2004年作品“富貴花開”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4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04年作品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全國花鳥畫展中被評為優秀獎。
2005年作品“荷花”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5全國中國畫展》被評為優秀獎。
2006年作品應邀赴韓國展出。
2007年作品“富貴榮華春滿園”被中紀委谷泉會議中心陳列收藏。
2008年作品“國色新妝”被國家民政部陳列收藏。
2009年被中國書畫研究院授予《中國書畫藝術家百佳稱號》。
2013年作品“國色天香”被選送中南海懷仁堂陳列收藏。
2013年應邀為人民大會堂作畫《春暉》陳列于人民大會堂山東廳。
2013年被釣魚臺國賓館國禮中心以書畫名家特聘,多幅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友人。
2013年作品“梅蘭竹菊”四幅屏以六萬四千八百元拍賣成交。
2014年作品“事事如意”被上海天和藝術館永久收藏。
2015年作品在北京京華美術館展出。
李子玉出生于“牡丹之鄉”——山東菏澤,自幼酷愛畫畫的李子玉,從小就對牡丹有著特殊的鐘愛之情,在牡丹花叢中嬉戲玩耍,常常用木棍在地上涂鴉勾畫。走上專業藝術創作路之后,李子玉老師仍每年堅持在牡丹花開之際,回鄉寫生。無論晴雨朝暮,在花叢中觀察牡丹“一顰一笑”的綽約姿態,將它的萬種風情附于筆墨。
牡丹,因其高貴的氣質、姹紫嫣紅的花色和富貴、吉祥的美好象征意義,一直受到世人的青睞。特別是在唐代,更是被譽為“國花”。其花容端妍,色澤絢麗,世人尊為花中之王。也為歷代花鳥畫家喜愛,成為花鳥畫不可或缺的表現題材。
沒骨技法
牡丹雖美卻極難畫好,若只重妝彩濃艷,必定俗麗不堪,而李子玉老師筆下的牡丹,設色清麗淡雅,美而不媚,將牡丹的優雅表現得恰到好處。
李子玉用中國傳統花鳥畫的中的“沒骨”技法創作牡丹。不用墨勾線而以色彩點、染而成,他筆下的“沒骨”比勾線更有表現力和創作的自由空間,能嚴謹工致,又能點染自如,用墨酣暢淋漓,能收放自如地展現牡丹的靈動自然之感。
沒骨技法的運用,事先不做勾勒,需要畫家胸中有物,對所繪之物有十足的了解,下筆成型,能把沒骨運用得如此獨到,可見李子玉深厚的創作功底與心中對牡丹千姿萬態的準確把握。
除此之外,沒骨技法對用色的要求極高,李子玉老師用色的精巧之處在于把色的處理,若水墨之高雅,若水墨之雋逸,若筆墨之虛靈。他筆下的色稱得上“活色生香”,一望盛放的牡丹,若有自然的氣息與花香陣陣。
李子玉老師筆下的牡丹作品,美而不艷,貴而不嬌,雍容大方。在寫生基礎上講究筆墨、章法和色彩的配備,擅長通過畫中牡丹抒發自己的情懷。在墨香之中透著別樣的韻味,涉筆成趣,是花鳥畫佳作。霍春陽先生觀其畫,揮筆題寫“于眾生同體,合天地成形”“象忘神遇”相贈,評價頗高。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