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去了一趟牙科,1.2萬沒有了#我要上頭條##育兒#想了半天沒想出合適的開頭,只好借用一下某名著的經典開場白:一年之后,對著鏡子刷牙的時候,我總會回憶起來,自己捂著腮幫子,去看牙科的那個上午。如果說在那天之前,我對“牙有多金貴”這件事沒有概念
去了一趟牙科,1.2萬沒有了
#我要上頭條# #育兒#
想了半天沒想出合適的開頭,
只好借用一下某名著的經典開場白:
一年之后,對著鏡子刷牙的時候,
我總會回憶起來,
自己捂著腮幫子,去看牙科的那個上午。
如果說在那天之前,
我對“牙有多金貴”這件事沒有概念的話,
那么從那天之后,
我可以掰著手指給你科普:
如果你是淺齲,相當于損失一支迪奧999口紅;
如果你是中齲,相當于損失一只蔻馳包包;
如果齲壞到達神經,相當于損失一整套海藍之謎。
p.s.以上未計入工資損失、肉體損失、精神損失
這段破財之旅的開端,
始于去年的9月,平平無奇的一天。
在吃完一包平平無奇的堅果后,
我突然感覺,左側的某顆磨牙,
似乎有點隱隱作痛。
一開始我沒當回事,心想忍忍就好了。
然鵝,一夜翻來滾去,
當這種痛從絲絲縷縷變成排山倒海時,
我終于明白了那句老話有多貼切: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具體是什么感受呢,
就像是有人在你的牙里面蹦野迪,
當他旋轉跳躍閉著眼,疼痛也剛好到頂點。
那一瞬間,
讓人恨不得把頭拔下來,一了百了。
上班是不可能上了,
我請了半天假,
火速趕往某著名醫院的牙科。
當我花了50塊掛號,
又等待了2個小時后,
終于走進了治療室。
在推門之前,
我幻想著,里面會有一位牙科圣手,
能將我立刻拯救于水火當中。
但慢著,在躺上診療床前,
還有一個重要環節:
我必須一邊捂著腮幫子,
一邊和大夫確定治療方案,
以及收費方案。
和我講方案的,
是一位看起來挺年輕的小大夫,
戴著藍色的大口罩,
露出一雙閱人無數的大眼睛。
只聽她用例行公事的聲音說:
“你牙齒上這個洞很深,
已經傷到了神經,所以會牙疼。
治療方案比較常規,
就是先把神經殺死,然后根管治療。
不過,根管治療之后,你的牙冠會被鉆去很多,
而且很脆弱,所以需要再做一個牙冠套在外面,
才能恢復正常的功能。”
然后她頓了頓,看了我一眼,
似乎在提醒我,接下來才是重點:
“整體方案就是這樣,
你大概需要來三次,
總體費用1萬2左右。
其中根管治療3000,牙冠5000到8000不等,
治療費每次單收,
你看這個費用你能接受嗎?”
等等,我沒聽錯吧?
一顆牙就1.2w??
表面看起來,我比我的病牙還要淡定,
但在我的大腦里,瞬間開啟了一場頭腦風暴,
主題是:1.2W相當于啥。
一個月工資?一個LV包包?
一臺雙開門冰箱?一趟單人法國游?
娃線下課一年的收費?
……
誰能想到,
這些平日里我摳摳搜搜舍不得下手的東東,
此時此刻,竟不如我的一顆牙金貴。
兩會期間,口腔醫療界一位政協委員的發言,成為網絡熱議焦點,引發了人們對“看牙貴”話題的討論。
周學東 全國政協委員 華西口腔醫學院院長
“去口腔醫院看牙花費比較高,可這種費用并不是因為醫生的診療費用高,而是耗材費用比較高。比如,目前我國臨床中使用的牙植體,最貴的來自瑞士,其價格竟高達8萬一枚。一個人如果種一口牙,其價值相當于一輛寶馬汽車!”
動輒上千,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看牙貴”似乎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是為何“看牙”這么貴?有沒有貴的道理呢?
優質種植牙全靠進口,價格不便宜,加劇了“看牙貴”。但也有觀點認為,牙醫掙得太多,是換牙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這樣嗎?
多種輔佐查看+病人就診次數累計
在大多數公立醫院,幾千元診費并不是一次性交完,病人也并非能一次性完結醫治。全部進程還牽涉了許多輔佐本錢,包含拍片、消炎、根管醫治等,而據介紹,與別的門類的查看對比,牙科的本錢本來并不高,比如CT,牙科查看一次在260元左右,別的門類最少要300元以上,但通常病人做一個項目需依據自身口腔情況屢次前往醫院就醫,有的時候乃至需求一起做四五個手術才干完結醫治,由此可見,這數千元的花費本來是一種綜合費用,是病人屢次就醫醫治的一種累計。
觀念落后致使病情惡化,加大費用
“燙個頭發都舍得花上幾百上千,人一輩子就一口牙,保健醫治花幾千就喊貴。”這是牙科醫師們遍及的心聲,他們以為,從病患的視點來看,一向以來國人在維護牙齒的觀念認識上太過落后,總秉持著一種“牙疼不是病”的主意,因而很少有人可以養成定時保健、定時查看牙齒的好習慣。
通常是到了覺得不舒服、疼得無法忍受的時候才想起看牙醫,而這時通常為時晚矣,由于許多牙病比如牙周炎的開端,都是無聲無息的,這么一來便錯過了最佳醫治機遇,疾病已經開展到了下一步,需求的醫治進程和費用天然多出許多,假如及時防止及早醫治,花費就會小許多。
報銷難
由于報價偏高的口腔修正等并不歸于醫保規模,并且目前國內口腔醫保份額相當低,這也會加劇病人負擔。
總的來說,中國口腔醫療產業的全體監管從收購到定價,尤其是公立醫院,還是對比標準的。看牙雖貴,但報價還算有跡可循,并且與國外對比,價位根本都低于國際水平,比如在美國,拔牙的報價區間到達每顆480至2000元,因而許多僑居國外的人會由于報價疑問不遠萬里回國醫治。
綜上,牙科費用是由進口產品的品牌效應、經銷商加價、牙科醫師及別的醫護人員的收入、醫院利潤等許多環節構成的。
所以,最佳的省錢戰略,即是維護好你的牙齒。
丁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