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腰椎穿刺,簡稱腰穿,是神經科常用的檢查或治療手段之一。但是,有很多患者對這項檢查不是很了解,今天,“問上醫”就跟大家詳細講講。腰穿到底有什么作用?腰穿是指:在患者的下腰椎的椎間隙,用特制的針頭穿入蛛網膜下腔,抽取少量的腦脊液進行化驗以查明病
腰椎穿刺,簡稱腰穿,是神經科常用的檢查或治療手段之一。但是,有很多患者對這項檢查不是很了解,今天,“問上醫”就跟大家詳細講講。
腰穿到底有什么作用?
腰穿是指:在患者的下腰椎的椎間隙,用特制的針頭穿入蛛網膜下腔,抽取少量的腦脊液進行化驗以查明病因,或者注入相應藥物進行治療。
所謂的腦脊液,就是位于腦室和蛛網膜下腔內的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我們的頭顱和脊椎是相連通的,形狀好似一個倒扣著的啤酒瓶,上粗下細,腦脊液就在這里面流動。做腰穿主要有以下2個作用:
(1)通過檢測腦脊液的性狀,來判斷病情。因為很多神經系統的疾病都會使腦脊液的生理、生化性能發生改變,尤其是中樞神經感染性,像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炎、腦膜炎等。
(2)判斷顱內壓的高低,并借此判斷病情,指導用藥。比如說,顱內壓高的患者就要加用脫水藥,如果不高,就不需要用脫水藥。
哪些人不能做腰穿?
(1)顱內壓明顯升高的人:
人長到一定的年齡,顱縫閉合后,顱腔的容積不變,顱腔內,腦組織、腦脊液和血液共同維持著顱內的壓力,以保證腦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在顱內壓升高的情況下穿刺,很可能會發生腦疝,即腦組織在壓力的作用下向低壓區域移動,使部分腦組織、神經和血管受壓,引起生命危險。
(2)穿刺周圍皮膚有炎癥的人:
腰穿是的操作部位在患者的背部腰椎、尾椎處,如果這附近的皮膚有炎癥,在操作時可能會將局部的感染組織帶入脊髓所在的推管,讓病原體順著腦脊液向上到達顱腔,造成麻煩的顱內感染。
(3)有出血性疾病的人: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因為凝血功能障礙,小小一個針眼也很難自行止血,因此不建議進行腰穿。
做腰穿有哪些注意事項?
(1)在腰穿的過程中,不能咳嗽,不能亂動,因為穿刺針在椎管中,如果動作太大,容易誤傷身體其他組織;
(2)操作過程中,如果出現頭痛、惡心、胸悶氣短等癥狀,一定要立刻告知操作者;
(3)做完腰穿后,醫生會跟患者和家屬交代,要平臥4~6個小時,在這段時間里,一定是絕對的臥床,大小便也要在床上解決。
腰椎穿刺有風險嗎?
(1)腰穿后不臥床休息會頭痛:
一般在腰穿后的7天內出現,14天后消失,主要表現為雙側頭痛,起來站著會加重,平臥能緩解。頭痛在所有做過腰穿的患者中最為常見。
這可能是腰穿后,腦髓液減少了,顱內壓變低導致的。此時如果讓患者躺下,向下流的腦脊液變少,顱內壓力降低的問題得到相對緩解,頭痛的癥狀也能得到緩解。
(2)腦疝:這是腰穿可能引起的最嚴重的并發癥,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頸項僵直、瞳孔發生改變,甚至突發性的呼吸暫停。如果出現上述癥狀,需要立即進行治療。
(3)出血:操作過程中誤穿血管導致的,一般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4)其他:比較少見的有腰背部疼痛、椎管內表皮癢腫瘤、外展神經麻痹等。
總的來說,腰椎穿刺雖然是一種有創檢查,但總體來說是安全的,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很低。而且,人體的腦脊液更新的很快,所以取少量的腦脊液并不會影響腦組織,也不會影響智商。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
高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