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豬價格跌跌不休,豬肉價格陸續回歸平民價格,民眾歡喜拍手稱快,卻發現鹵肉價格難以下降,產銷行情倒掛盡然再現,民眾對此吐槽不已。伴隨著生豬價格的全面回落,豬肉下跌引發了人們的強烈關注,作為國內第一大肉食來源,豬肉價格的行情走勢一直備受人們關注
生豬價格跌跌不休,豬肉價格陸續回歸平民價格,民眾歡喜拍手稱快,卻發現鹵肉價格難以下降,產銷行情倒掛盡然再現,民眾對此吐槽不已。伴隨著生豬價格的全面回落,豬肉下跌引發了人們的強烈關注,作為國內第一大肉食來源,豬肉價格的行情走勢一直備受人們關注,好消息的是,隨著生豬產能的陸續恢復,一向高高在上的豬肉價格,終于從二三十元一斤回到了15元一斤,不少地方豬肉價格甚至降到了“十元時代”,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終于可以“大口吃肉了”!
隨著豬肉價格的跳水回落,農產品市場近期也是跌聲一片,由于豬肉價格降價太猛,市場銷售占比大幅提高,肉類市場搭邊的雞蛋,雞肉,牛羊雞鴨均出現了一定回落,甚至就連年后一路長虹的淡水魚市場,近期也迎來了不小的降溫,鯉魚,草魚相繼震蕩回落。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和豬肉有直接聯系的鹵豬頭肉,價格并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年前豬肉三十元一斤的時候,街邊鹵豬頭肉賣到了40元一斤,如今豬肉都降到了15元一斤了,鹵豬頭肉還賣三四十元一斤,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怪不得不少網友紛紛吐槽,漲價容易下跌難,豬肉吃起了,熟肉卻吃不起了,只見豬肉價格降得快,不見鹵肉價格落。那么這到底是咋回事呢?豬肉連降19周,為何不見鹵豬頭肉價格降?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地討論一下?
豬肉連降19周,局部地區豬肉價格跌破15元
春節過后,隨著生豬供給關系的轉變,疊加節后消費淡季的來到,以及市場凍肉投放調控的加大,一向居高不下的豬肉價格,終于走向了下坡路。開始迎來震蕩回落,伴隨著生豬價格的全面下跌,豬肉價格很快降到了十幾元時代。特別是進入五月份過后,隨著生豬產能的全面恢復,以及養殖端集中拋售的出現,豬肉價格更是迎來了一波大范圍的行情回調。
截止到今天,豬肉價格已經連跌19周了,全國外三元平均價格已經跌到了14.3元/公斤,環比月初下跌3.07元/公斤,環比年初高位大跌60%,特別是豬源充裕的華北,東北,西南地區,目前多地豬價已經跌至6元時代。生豬價格大幅回落,養殖戶首當其沖,不僅養殖利潤大幅下降,一部分養豬戶甚至已經進入虧損階段,大家已經從剛開始的一擁而入,逐步變成了一哄而散,這也意味著生豬市場正在逐步的回歸理性,養豬暴利時代已經終結。
受生豬價格全面大跌的影響,豬肉價格近期也迎來了較大的變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可以放開心懷大口吃肉了!根據農村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17日,全國農貿市場豬肉批發均價已經跌到了22.72元/公斤,環比年初高峰47.6元/公斤的價格相比,豬肉階段性下跌了近25元,可以說是攔腰斬斷,跌了一半還多,不少地方豬肉已經降到了十五六元一斤,有些豬源充裕的地區,豬肉甚至提前進入了“十元時代”,跌幅可謂是非常給力。
例如在北京新發地市場,目前豬肉價格已經“破8入7”,前后臀尖賣到了7~8元/斤,五花肉降到了9~10元一斤,通脊,后肘賣到了7~8元一斤,當然這只是批發市場豬肉價格,零售市場價格或許會高上一些,但是大多數地區已經降到了15元以下,特別是東北,河南局部地區,因為生豬產能恢復超出預期,牛豬存欄存在積壓,屠企壓價比較兇猛,不少農村集市豬肉降到了十多塊,甚至七八塊一斤,豬肉賣到了“白菜價”,極大的吸引了人們的購買力。
不過即便隨著肉價回歸,銷量大幅增長的出現,依然沒能止住豬價下跌的步伐。有關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生豬產能的陸續恢復,6~7月份我國生豬產能或將恢復正常水平,疊加市場牛豬積壓的影響,市場拋售還在持續,豬肉供強需弱,市場剩貨較多,供給過?,F象比較顯著,屠企盈利堪憂,對于豬價打壓也會毫不客氣。因此,生豬價格還有繼續探底的可能,屆時,豬肉價格15元一斤恐怕也要穩不住了,全面跌入“十元時代”也不是沒有可能。
為何不見鹵豬頭肉降價?
鮮肉市場跌幅不斷,熟肉市場卻是穩如泰山,進入6月份以來,豬肉價格連續大跌,但是鹵肉市場價格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以我們豫北地區為例,目前市場豬肉零售價格多在13~15元一斤,然而街邊鹵肉店里豬頭肉價格大多還在30上下,更不要說經濟比較達到的沿海地區,怪不得不少網友反饋,他們那里的鹵豬頭肉還要三十元一斤,還是一副吃不起的樣子。那么這到底是咋回事呢?鮮肉降了那么多,鹵豬頭肉為何沒變化?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熟肉市場價格之所以下跌比較較慢,主要來自3個方面,一個是凍肉拿貨價格沒有便宜多少,我國鹵肉市場需求較大,國內豬頭供給根本滿足不了,大部分鹵肉都是凍品加工,而之前由于豬價高企,進口凍品價格上漲,直到現在也沒有下降多少,拿貨價格不跌,熟肉價格自然就會難以下降,以我們這里朋友的鹵肉店鋪為例,豬頭凍貨拿貨價格還要12一斤,現貨價格雖然降了不少,但是由于行業限制,根本搶不到貨,現在大多都是拿著鮮貨來補貼之前儲備的凍肉虧損。
其次,鹵肉價格漲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前期豬肉十多元一斤的時候,鹵豬頭肉已經賣到了二十多元一斤,隨著豬肉價格的翻倍上漲,鹵肉零售價格并沒有跟隨步伐出現大漲,只是根據成本變化上漲了幾塊錢一斤,畢竟鹵肉對應的消費群體,主要是普通民眾,價格突然翻倍,沒有幾個人能消費得起的。一邊是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一邊是鹵肉銷量的不斷下降,所以別看那時候豬肉市場多么耀眼,鹵肉市場卻是涼涼一片,不少鹵肉店鋪都在苦苦掙扎。如今豬肉雖然降了不少,但是人工,房租成本都在上漲,拋開通脹利潤其實并不夸張。
除了鹵肉成本降幅變化不大以外,夏季鹵豬頭肉消費旺季的來到,對于豬頭肉價格下跌形成了一定抑制,畢竟銷量增長了不少,鹵肉店也沒有持續降價的必要。當然,不排除一些終端銷售小販,為了守住利潤集體鎖住下降空間,這往往在超市集中反映,但是集貿市場,農村市場因為成本較低,對于鹵肉價格回落或許會比較明顯。對此你是怎么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金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