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今大家形容人有錢會用“土豪”這個詞,而在古代,形容有錢通常用“家財萬貫”這個詞。那么就有小伙伴稀奇,家財萬貫到底是多少錢,這個詞是從哪兒來的呢?宰相劉羅鍋小編查了查資料發現,家財萬貫一次出處是,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3回:“察賊情劉墉進
如今大家形容人有錢會用“土豪”這個詞,而在古代,形容有錢通常用“家財萬貫”這個詞。
那么就有小伙伴稀奇,家財萬貫到底是多少錢,這個詞是從哪兒來的呢?
宰相劉羅鍋
小編查了查資料發現,家財萬貫一次出處是,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3回:“察賊情劉墉進徐宅”的一句話:“掙下的良田千頃,家財萬貫,府縣之中很有臉?!倍@所謂的《劉公案》的主角就是清朝非常有名的“宰相劉羅鍋”。
而萬貫是多少錢呢?
原來古代用繩索穿錢,1貫=1000文,就是一千個銅錢的意思。
一貫錢
那么一貫錢到底有多少購買力呢?
唐朝:唐太宗貞觀年間(李世民)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一兩銀子相當于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通常一兩銀子可以買200斗米,即20石(10斗=一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50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也就是一貫錢相當于人民幣3540元的購買力。
宋朝:宋朝一兩白銀也等同于一貫錢(南宋時期一兩銀子兌換2-3貫)根據《宋史 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斗(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靖康之亂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兩銀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計算范圍)。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一貫錢相當于人民幣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于1兩銀子672—1344元)。
明朝:以明朝萬歷年間為例,據史書記載,這個時期一兩白銀可以購買兩石普通大米,一石大米是188.8斤,就是說一兩白銀可以買377.6斤大米。而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一斤普通的大米以1.75元/斤計算,那么可知當時一兩銀子(也就是一貫錢)的購買力就相當于現在的660.8元。
清朝:清朝時期一貫錢等于一千文,也就是一貫錢約等于一兩銀子,但是也不盡然,“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等同于一貫錢);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我們統一按照一兩銀子一貫為統計標準計算:“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
而根據萬貫家財這個詞的出現時間清朝來計算,我們能夠得出大致的結論,清朝時期的萬貫家財大約是:170*10000=1700000,也就是一百七十萬上下。不過這個數目如今還不夠在一二線城市買套房呢!
另外從朝代更替對于一貫錢的影響來看,一貫錢的購買力越來越下降,這也和封建社會逐漸沒落似乎也很同步。
如果你在古代擁有“萬貫家財”,你準備怎么花呢?歡迎留言YY一下!
李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