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劉清華說起石斑魚,更受大眾和烹友所知的是生于海中的石斑魚,屬于咸水魚類。而在安徽也有一種魚被稱為石斑魚,其學名光唇魚,鯉科,是生長于皖南山區的一種淡水魚類。在本地又被叫做小溪石斑魚、溪石斑魚。下面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安徽的溪石斑魚。溪石斑
劉清華
說起石斑魚,更受大眾和烹友所知的是生于海中的石斑魚,屬于咸水魚類。而在安徽也有一種魚被稱為石斑魚,其學名光唇魚,鯉科,是生長于皖南山區的一種淡水魚類。在本地又被叫做小溪石斑魚、溪石斑魚。下面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安徽的溪石斑魚。
溪石斑魚有三大優點
和普通魚肉相比,溪石斑魚有3方面的優點:
一是溪石斑魚的魚鱗軟,可 以食用,魚肉肉質也比普通魚更嫩。
二 是溪石斑魚生長于砂礫質的環境中, 人工飼養也是使用混凝土制作的魚池 中,所以土腥味小,魚腥味也就小了。
三是溪石斑魚肉相比于普通的魚肉, 含有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等對人體有 益的物質,如其催奶效果比傳統的鯽 魚湯的催奶效果更好,在我們本地經 常用于月子系列餐品的制作中。
野生和人工養殖 3點區別
過去,溪石斑魚主要以野生為主, 我們在山腳下,通過引流山上的活水才 實現了它的人工養殖。總的來說野生溪 石斑魚和人工養殖的溪石斑魚差異是 很小的。區分方法有3個:
一是人工養殖 的魚比野生魚的運動量要小,肉質會更 嫩一點;
二是野生溪石斑魚在冬季會躲 進石頭里不能捕撈,而人工養殖的溪石 斑魚卻是一年四季都能進行捕撈的;
三是溪石斑魚個頭較小,一條野生溪石 斑魚的重量在15克左右,有極少數的魚 能長到250克左右。而人工養殖的溪石 斑魚,通常魚長到50克左右時,開始進行捕撈售賣。
雄雌區分兩方法
在區分雄魚和雌魚時,主要看魚的外表:
首先我們可以從魚身上的條紋進行區分,雄魚的身上只有1條 條紋,而雌魚身上有很多條,而且既有橫紋也有豎紋。
其次當魚進入繁殖期 以后,我們可以通過魚腹部的顏色來判斷,雌魚的魚腹部為青黃色或灰白 色,雄魚的腹部為紅色,而且魚越成熟 紅色會越深。雄魚和雌魚在口感上并沒有顯著的差異。
區域鑒別看條紋
溪石斑魚屬于山區特有的魚類, 在我國主要生長于安徽省的皖南山 區、浙江千島湖流域、江西景德鎮山 區和福建省的北部山區。我們本地的 溪石斑魚身上有7道條紋,腹部為青黃 色,魚鱗軟可以食用。浙江西部的溪石 斑魚與黃山的相差不大;江西北部的 溪石斑魚鰓部外表泛紅,整條魚略黃; 福建北部的溪石斑魚身上有4—5條 紋,身形與鯽魚比較像。有些經銷商會 將江西和福建的低價溪石斑魚按一定 比例摻在高價魚中,然后按高價魚的 價格進行售賣,很難進行分辨。
紅燒清蒸都適宜
過去溪石斑魚主要用于紅燒,但 其實溪石斑魚更適合用于清蒸,魚肉 會更加鮮嫩味美。
何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