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當今社會人們投資理財的方式有很多,炒股、買基金,或者是期貨。在80年代,投資理財的方式很少,但是人們可能會在無意中的一個行動中帶來巨大的收益和欣喜,甚至能夠改變一生的生活。今天就介紹一個郵電老員工無意中暴富的案例。一、秦先生為完成任務買了1
當今社會人們投資理財的方式有很多,炒股、買基金,或者是期貨。在80年代,投資理財的方式很少,但是人們可能會在無意中的一個行動中帶來巨大的收益和欣喜,甚至能夠改變一生的生活。今天就介紹一個郵電老員工無意中暴富的案例。
一、秦先生為完成任務買了15版“猴票”
1980年,當時的郵電部發行了一枚小小的、面值8分錢的郵票。這個題材是對這之前郵票題材選材的狹窄的一次突破,郵票不僅僅表現工農大眾了,開始宣傳傳統文化了。
雖然改革開放已經開始,集郵活動已經重新興起,但是這枚《庚申年》,也就是俗稱的“猴票”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因為實在是太不起眼了,看起來黑乎乎的,根本無法和改革開放以后發行的郵票,比如《京劇臉譜》、《齊白石作品選》、《奔馬》相比。
這樣《庚申年》在開始也就成了滯銷的郵票。秦先生所在的郵政單位就給職工下了命令,每個人都要完成一定的銷售任務。秦先生由于在工作單位兢兢業業,屬于聽從上級安排的那種老實巴交的員工,就一咬牙、一跺腳,花了96元,買下了15版《庚申年》郵票。
可不要小看這96元,那可是1980年,人們的月收入也就是每個月三十多元。這96元也得秦先生的三個多月的工資。秦先生買下了15版《庚申年》之后,也沒有賣給別人,放起來之后,也就慢慢淡忘了。
秦先生萬萬沒有想到,1980年的《庚申年》創造了郵票市場的一個神話。
《庚申年》的特殊性,身價倍增
1980年,郵電部在悄無聲息的情況下發行了“猴票”,原畫作者是畫壇上大名鼎鼎的黃永玉,設計者是資深郵票設計師---邵柏林。雕刻者是姜偉杰,影雕混合套印。三位都是響當當的藝術家,合作可謂珠聯璧合。
到1981年又發行了“辛酉年”郵票,也就是一輪“雞票”。這時候,廣大集郵愛好者突然感覺到,這是一個系列,是中國郵政部門的大手筆,很可能會發行十二年,完成十二生肖系列。
如果要想集全這十二生肖系列,沒有“猴票”是萬萬不行的。這也就是集郵者所說的“龍頭效應”。于是紛紛到市場上尋找。那時候還沒有規范的郵票市場,基本上都是在各地的郵局門外“打游擊”。
其實,“猴票”的身價暴漲的重要原因是發行量小。當時的郵票發行量一般也就是幾百萬枚。現在一般的觀點認為是因為在印制的過程中,由于是雕版印刷,出現了一部分廢品,所以現在絕大多數郵票研究者都認為發行量為443.16萬枚。
另外一個原因是當時更多的時候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枚《庚申年》的價值,在郵寄信件的時候大量消耗了。這就導致存世量不多。
再者,這枚“猴票”上面有金粉,也就是集郵者平時所說的“金粉票”,“金粉票”的一個問題是容易氧化,一個手指印,就讓金粉慢慢發黑,這就會影響郵票的“品相”,“猴票”上的猴子的臉、耳朵、爪子都使用了金粉。這就讓保存完好的“猴票”更不容易尋找。
尤其是四百萬多一點的發行量,這和現在動輒幾千萬的發行量是不能比的,而現在的發行量幾乎就是存世量。80年代,人們信息交流的方式就是信件,“猴票”被大量消耗在了信件中。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猴票”的身價就和坐了火箭一樣,一飛沖天。經過1985年、1991年、1997年三次全國性的郵市高潮的炒作,“猴票”的身價達到了單枚達到三千多,那可是1997年的三千塊錢!廠銘和色標更高。廠銘就是在郵票的邊紙上有“北京郵票廠”字樣,色標就是郵票的邊紙上的顏色層次,顏色層次多,就表明郵票印刷精細。
現在,“猴票”成為集郵愛好者的夢中奢望,集郵的水品高低標志之一就是有沒有一枚小小的“猴票”。
秦先生的15版“猴票”帶來意外驚喜
三次郵市的狂潮,使得“猴票”成為人人追捧的“香餑餑”。人們發現,不管你在什么價位上買進,“猴票”總是能繼續上漲,讓你有意外的收獲。
秦先生的15版本“貨票”價值多少呢?1997年郵票市場瘋狂的時候,加入每一枚三千,每版80枚,那就是24萬!郵票市場上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版票的價值更高,也就是說,版票的價值不是單枚票乘上郵票的枚數。
秦先生早年無意中留下的15版郵票一版現在至少價值80萬,甚至能夠達到100萬。秦先生作為老郵電職工,在全國炒作“猴票”的大環境下,最終得知了“猴票”的身價,不禁為當年的無意之舉慶幸、再慶幸。
雖然經過1997年郵票市場大潮后,“猴票”的價格有所下降,但是依然價值不菲。在本世紀初,秦先生為了給兩個兒子結婚,賣掉了兩版“猴票”,給兩個兒子換來了兩室一廳的寬敞住房。之后因為急需用錢,又出手了三個大版。還剩下10版在手中留存。
進入21世紀,中國郵票市場再也沒有出現1985、1991和1997年的狂熱。很多當初炙手可熱的郵票的價格幾乎都腰斬了。但是1980年發行的《庚申年》“猴票”的價格一直在上漲,最終達到了現在每一枚“猴票”過一萬元。后來價格下降,也價值九千多。所以,秦先生手中剩余的10版“猴票”現在還能價值最低800萬。
中國郵政曾經發行了很多郵票精品。比如《牡丹》、《菊花》、《黃山風景》、《金魚》,改革開放以后發行的《齊白石作品選》、《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等等。但是全國人民不管是集郵的還是不集郵的都津津樂道的,就是《庚申年》“猴票”。
1980年的“猴票”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創造了中國郵票發行歷史上的一個永遠不可復制的神話。如果哪一位再想依靠炒作郵票來一夜暴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了。因為“猴票”只有一次,題材、發行量、消耗量、知名度、龍頭效應,這些因素共同創造了這個神話。
在1992年郵票發行部門(先后為郵電部、信息產業部、國家郵政局)發行了第二輪“猴票”,2004年發行了第三輪“猴票”,2016年發行了第四輪“猴票”。也都引起了新的炒作,人們認為新的致富時機來到了,紛紛囤積。
殊不知,二輪、三輪、四輪“猴票”的發行量太大。根本就不適合投資了。1980年的“猴票”神話永遠不可復制!但有意思的是,第四輪“猴票”的第二枚上面,黃永玉設計了猴子媽媽帶著兩個小猴子在嬉鬧,集郵愛好者說,“這是一個信號,國家要開放二胎了”。結果卻是國家在2016年開始開放二胎政策!巧合還是黃永玉未卜先知?
秦先生也是“猴票”這個神話的無意中的幸運者。假如哪一位要想再一次從郵票市場淘金,那得需要特殊的慧眼。你得具備一定的郵識、慧眼、膽量,不然還是把郵票當做一個怡情的愛好吧,輕易不要去炒作。
丁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