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錢,是器官移植患者無法繞開的話題。2020年10月,身患IgA腎病、需要定期透析的小尤和媽媽來到北京市通州區一家三甲醫院進行腎移植申請。經會診,確認小尤的自身條件可以接受腎臟移植后,醫生要求小尤一家準備好40多萬元現金,以供隨時取用。這僅僅
錢,是器官移植患者無法繞開的話題。
2020年10月,身患IgA腎病、需要定期透析的小尤和媽媽來到北京市通州區一家三甲醫院進行腎移植申請。
經會診,確認小尤的自身條件可以接受腎臟移植后,醫生要求小尤一家準備好40多萬元現金,以供隨時取用。
這僅僅包括器官移植手術費、供體腎源費,不包含后期可能發生的感染或排異反應費用。更不包括需要終身服用的抗排異藥。
而腎移植,已經是器官移植中,醫療費用較低的一種了。據健康界了解,器官移植中難度最大的肺移植,手術費用約為60萬元。
如果器官移植患者術后感染或出現排異反應,醫療費用或超百萬。
器官移植,是器官衰竭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沒有治療機會,患者面臨的是失能甚至死亡。
然而,在中國器官移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缺器官、缺醫院、缺醫生,還缺錢。
變
40萬,對于小尤一家人來說等于掏空了家底,不過為了女兒未來能有更加正常的生活,老兩口東拼西湊地準備好了所需費用。
在申請等待腎源之后不到半年的時間,小尤的媽媽接到醫院打來的電話,告知腎源等到了,可以來醫院做一次配型,可惜那一次配型并不成功。
2021年6月,醫院又通知小尤去做配型,在配型結束回家的路上,小尤媽媽就接到電話通知:配型成功,第二天就要手術。
「孩子O型血,原以為要等很長時間,沒想到會這么快就通知手術?!剐∮鹊膵寢屨f。
能夠如此順利地完成腎臟移植,和我國近年來器官移植事業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
2005年開始,在時任衛生部副部長的黃潔夫的推動下,我國陸續頒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下發《關于境外人員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有關問題的通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出臺《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令器官捐獻、移植逐步走向透明、公正、可溯源。
2010年,中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啟動;
自2015年1月1日起,我國器官移植全面停止用死囚器官,公民捐獻成為器官移植醫療的唯一來源。
我國的器官移植 ,由此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中國器官移植捐獻數量從2010年的34例增長到了2019年的5818例,目前已位列全球第二。器官捐獻沒有此前外界擔憂的數量銳減,反而增加的數量遠超預期。
與此同時,我國器官移植的醫療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以肺移植為例,我國肺移植工作曾一度在1994年-1998年停滯近5年,彼時只有不到20例肺移植手術,其中只有2例肺移植患者術后長期生存。
而如今,中國肺移植已然走在世界前列。
2020年,無錫市人民醫院肺移植中心以156例肺移植的數量躍升為世界肺移植數量最多的中心。而醫院肺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早在2016年就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患者術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達到80%、60%和50%。
現在,國內器官移植嚴格使用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COTRS系統)系統實施器官分配。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人民醫院江蘇省肺移植中心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陳靜瑜對健康界介紹,COTRS系統有一套嚴密的評分測算,每一位在系統中排隊等待移植的患者都會有一個分數,這將和區域優先原則一道,共同成為器官分配順序的重要依據。
「比如,孩子是可以優先獲得肺源的。」陳靜瑜說,但因為沒有足夠的兒童患者,肺源面臨較大浪費的問題。
「有些孩子沒有醫保,反復在外看病,把家里看窮了,父母可能就沒辦法支付肺移植的費用,不得已放棄了。」陳靜瑜遺憾道。
錢
小尤的移植手術進展得十分順利,手術開始后3個小時被推出手術室,當天就排尿。
在住院的18天里,一直有護工照顧,手術費、治療費和住院費用將近20萬元。經過醫保報銷后,小尤一家自負約6萬元。
但這并不是全部醫療費用。
供體的腎源是純自費,為防止腎移植帶來的排異反應,小尤還需要終身服用抗排異的免疫抑制劑。此外,還要時刻承擔著術后感染的風險。這將陪伴器官移植患者終身。
由于免疫力過低,今年春節期間,小尤發生了BK病毒感染,緊隨其后的是血壓升高和尿潛血。事實上,大部分成年人都帶有這種病毒的抗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不會發生BK病毒發作,只有包括腎移植在內的免疫功能缺損的病人才有可能引起激活。
這次住院,小尤家又得自費好幾千元。
常年吃藥、難有收入。即便是身處醫保報銷政策較好的北京,生病后,小尤一家仍承擔著巨大的壓力。
致力于推動中國肺移植技術,常年接觸大量患者,陳靜瑜對于器官移植患者的「經濟難」,感觸更深。
陳靜瑜告訴健康界,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手術等費用還尚未全面納入大病醫保,這對于許多急需做器官移植的患者來說,無疑是他們求生路上的瓶頸。
為此,在今年兩會期間,他建議「將器官移植手術費用全部納入醫?!?。
保
器官移植的醫保報銷主要包括兩部分費用——手術費用和移植后抗排異藥使用費。
移植后的抗排異藥需要終身服用,對患者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好在目前國內抗排異藥已經在大多數地區納入了門診特慢病保障,門診拿藥,報銷比例普遍高達80%以上。
健康界從某具備器官移植資質的知名三甲醫院獲悉,該醫院所在的城市,早已將術后使用的抗排異藥納入了門診特慢病報銷。按照器官移植后的臨床需求,排異藥會逐步減量,醫保報銷的年額度也按照首年6萬、次年3萬、未來每年2萬階梯下降。
「基本能保障患者臨床需求。目前我們較少接到患者反映器官移植手術或抗排異治療報銷有問題?;颊吒鼡牡氖切g后感染問題?!贯t院醫保辦主任介紹。
該人士還強調,器官移植患者的醫療費用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個體差異太大,如果產生了術后感染,治療費用較高。
「器官移植的治療費用昂貴,從二三十萬到七八十萬不等。這顯然是下一步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怪袊鞴僖浦舶l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主任莊一強認為。
根據陳靜瑜的介紹,一個肺移植病人目前從入院評估,等到肺源手術、術后ICU、病房住院一個月,最終出院,總的費用約50萬-60萬。
其中:純粹外科手術費用,江蘇省單肺移植2萬元、雙肺移植4萬元。其他主要是一次性耗材、藥費、醫技檢查等費用,分別占比約為20%、40%、30%。
陳靜瑜認為,醫保要保的,核心是兩個部分——
第一,所有器官的保障。
據陳靜瑜介紹,目前國內腎、肝移植普遍保障較好,但比如心肺移植手術這樣技術較新、尚未全面推廣的治療方式,治療費用更加高昂,但大部分地區沒法納入醫保,因此給患者帶來了較大負擔。
第二,所有地域的保障。
我國醫保目前基本實現了市級統籌,但由于統籌區經濟發展水平、籌資能力各不相同,不同地域患者的醫療負擔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比如浙江省,心肺移植手術費用就沒有納入醫保。」陳靜瑜說。
相比江蘇省已經將心、肝、肺、腎等已經均列入醫保報銷范圍,患者的個人承擔能力可能天差地別。
「一位江蘇無錫的肺移植受者,總醫療費用在50-60萬左右。經過醫保報銷后,自理部分僅需15-20萬左右。而且術后免疫抑制劑用藥費用85%可以納入醫保?!龟愳o瑜分享。
力爭將器官移植手術費納入醫保,關乎公平。
早在2015年,全國政協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就曾表示,器官移植的捐獻群體也有很多貧困家庭,不能因為經濟問題,讓窮人沒有權利接受移植。
「要杜絕器官移植只是有錢人的手術?!龟愳o瑜說。
提高了器官移植手術費用的保障,還有可能進一步提高我國器官利用率。
陳靜瑜介紹,我國每年完成心肺肝腎移植共計2萬多例。但2021年,肺移植數量僅775例,心臟移植也不足1000例。對比每年近6000例的器官捐獻來看,心、肺器官的利用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除了和手術難度大、臨床醫生儲備不足、供體不足等因素相關外,還和器官特殊性相關。
「中國肺器官的利用率只有5%-6%」,陳靜瑜曾表示,相比腎臟冷缺血時間可長達18-24小時,肺器官的冷缺血時間只有5-6小時,最長可延長到8-12小時。因此,供體維護是中國肺移植的一個瓶頸。
「很多時候,因為沒有患者,我們的肺器官都被浪費掉了?!龟愳o瑜認為,如果能夠將肺移植手術費全面納入醫保報銷,將令原來無法負擔移植費用的家庭獲益,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肺器官的利用率,「按照中國的人口比例,短期內全國年肺移植量有望突破1000例」。
難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1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2021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累計結存36121.54億元。
如果按照心、肺患者報銷30萬元手術費計算,初步估算約需5000萬元,這約是2021年醫保基金累計結存的1.3%。
看似,這不是一筆難算的賬,但因關乎效率與公平,實則是業內人士也難解的「電車難題」。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國家醫保局最難啃的骨頭,一個是罕見病,一個就是器官移植這樣的大病?!?/p>
金春林認為,從醫保的本心來說,應該保大病。老百姓小病付得起,寧愿犧牲一點小病,也要保大病。所以,把器官移植這樣高昂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保障。
但硬幣的反面是,「錢永遠是有限的,要把錢用在效率高、治療好的醫療支出上。」金春林認為,是否會造成過度報銷?器官移植的效率是否高效?需要系統的衛生技術評估。
器官移植手術費能否醫保報銷,是準入的問題。而能否逐步提升保障能力,面臨的是「錢夠不夠」的現實問題。
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偏遠地區,已經將器官移植手術費納入了基本醫保,但報銷能力顯然遠不及發達地區。
慶陽市,一直是甘肅省GDP排名第二的城市,2021年,慶陽市GDP達到885.27億元。
2019年,慶陽市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實現市級統籌后,報銷政策有所提升。本市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線為1000元,報銷比例60%;市外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線3000元,報銷比例55%。
但住院醫療費用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僅為6萬元。即便加上大病醫保年10萬元的補助金額,一位慶陽本地老百姓的全年醫保報銷額度也只有不到20萬元。
反觀首都北京,2022年居民醫保報銷封頂25萬元。
差異背后,不同統籌地區籌資能力是根本原因。
2021年,慶陽市城鄉居民繳費標準為個人繳納280元/人,各級財政補助最低550元。而北京市城鄉居民繳費分老年人、學生、居民,最高繳費580元每年,政府補助4260元、1545元、2210元每年。
不同的籌資能力下,希望全國醫保報銷一刀切,顯然不現實。
最后,地方醫保報銷不均,也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關乎臨床能力。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我國具備器官移植資質的醫療機構共180所。其中,143所醫療機構具備腎臟移植資質,109所具備肝臟移植資質。而心臟移植和肺臟移植資質的機構較少,全國分別有66所和49所。
信息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制圖:健康界
健康界聯系到某地市級醫院,該醫院是本地唯一一所三甲醫院。醫院管理人士告知,本地沒有醫院開展器官移植手術,因此本地也就不存在相關醫保報銷結算問題。
法
在《將器官移植納入醫保的建議》議案中,陳靜瑜對提高地方器官移植手術保障能力,作出了具體建議:
「將器官移植手術費用全部納入醫保,部分地區也可采取大病醫保,采取單病種限價的措施,比如成人肝移植20萬,肺移植30萬;器官移植手術費用全面公開透明,進一步提升公眾對器官捐獻的認可度和參與度?!?/p>
在莊一強看來,人大代表的率先呼吁,顯然是提高器官移植醫療保障能力的第一步。「這體現了對生命和價值的尊重,我們要達成『一個也不能少』的共識?!?/p>
但他也認為,器官移植因為價格高昂,所以和罕見病的高值藥保障問題很像,但又因藥品有降價空間,而醫療服務短期內沒法降價,所以這些患者的保障問題可能更加復雜。
提升診療能力,讓更多醫院具備高水平器官移植能力,顯然是必經之途。
好消息,又從國家衛健委傳來。
2022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2022年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的通知》,在《2022年各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中,對肺臟、肝臟、腎臟、心臟的器官移植質控,都提出了明確的改進目標。
金春林認為,想要真正實現器官移植的有效保障,要做出科學測算。
一方面,不能一味地報銷,留出個人自付,給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等多層次保障留出空間。
另一方面,保障要和療效掛鉤,不能濫用醫保額度。「生存率高的醫院,醫??梢越o高報銷額度,而移植失敗,醫院也要承擔一定的支付比例。不能一味地全部報銷?!?/p>
最后,器官移植的報銷不能「一刀切」,要設定好適應癥范圍,讓真正有臨床需求的人享受到合理的醫療服務和保障。
莊一強認為,可以根據各地醫?;鸹I資能力,做好醫保局和衛健委的協調,對器官移植手術保障的需求、可行性進行摸底、研究,允許地方先行先試,探索可行的地方嘗試。
全國范圍內肝、腎移植保障較好,已經在大部分地區納入了醫保報銷。
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將腎透析納入醫保,部分省市還開展了免費救助工程。
根據江蘇省2021年發布的醫療服務支付標準,血液透析的費用為5800元/月。即每年69600元。
這不僅是一筆昂貴的開支,還關乎患者生存質量。
觸發小尤決定接受腎移植的原因,是2020年中旬開始的定期透析——一周3次,每次4個小時以及頻繁的核酸檢測。
「將腎移植納入醫保,一方面患者不用透析了,老百姓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提升了;另一方面從醫?;鹂沙掷m性角度,長期講也是合適的。」周曉峰說。
因BK病毒感染住院十幾天后,小尤出院了。
她說,相比過去需要頻繁透析的日子,現在的生活已經好了很多。她的專業是電子商務,自己在生病期間還考取了會計證,未來她希望找一份出納的工作,能夠賺錢養活自己。
(注:感謝鄭濤對此文提供的幫助。)
來源:健康界
撰文:和星星
監制:鄭宇鈞
本文于頭條號“健康界”獨家發布,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張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