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蘇小小,南朝齊時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我國古代的名妓之一,經常出現在歷代文人墨客寫的詩文中。
古裝美人圖
蘇小小家境還算殷實,是獨生女,備受寵愛,也識文斷字,這在古代女子身上并不常見。
據說她長得比較嬌小,所以取名叫小小,十五歲的時候,父母離世,她變賣家產,移居西冷橋畔,開始了她的名妓之路。
她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樓里,靠積蓄生活,常乘油壁車出游,賞山玩水,那個時代多是不加修飾的自然山水,這些風景常被蘇小小寫入詩文中,為文人雅士追捧。
她的車后常有風流之士跟隨,小樓常有文人墨客來往,以詩會友,以文結交,蘇小小逐漸成為了錢塘一帶的名伎以及名妓。
古裝美人圖
名妓自然少不了纏綿的感情戲碼,蘇小小在游玩時邂逅了阮郁,二人一見傾心,很快便過上了同居生活,形影不離。然而,好景不長,阮郁的父親得知兒子是名妓的座上賓很生氣,寫信將阮郁叫回金陵。
蘇小小日夜思念,不見阮郁歸來,郁郁寡歡一陣后又恢復了以往的生活。
名妓資助書生也是常見橋段,蘇小小就資助了一個叫鮑仁的窮書生上京趕考。
名妓不畏權貴亦是常規操作,當時有一位叫孟浪的官員來錢塘出差,仰慕蘇小小的美名,礙于身份不好登門,便請她去自己府邸中,蘇小小不愿意,催請幾次都不答應。
古裝美人圖
孟浪便為難她,指著院子里的梅花讓她即刻做出詩來,蘇小小出口成章: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另孟浪欽佩不已,也就不再為難了。
不過,紅顏薄命,蘇小小早逝,遺言要埋骨西泠。她之前資助過的鮑仁已經金榜題名了,并且被賜官滑州刺史,來看蘇小小時卻趕上了她的葬禮,鮑仁非常悲痛,按照遺言將她埋葬在西冷橋畔,立碑:錢塘蘇小小之墓。
還有說法說她死是因為被冤入獄,染病而亡。
蘇小小墓碑
我們現在能查到的關于蘇小小的生平,都是文人記述的,而古代文人比較喜歡從詩文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追求,蘇小小人美、有才名,與文人交結、樂于資助貧苦讀書人、不畏強權有風骨,怎么看都是文人理想中的形象。
所以她的故事幾分真幾分假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寄托了文人們的理想,她的故事代代相傳,文人們也是代代贊頌。
蘇小小留了名聲,現在都有人去給蘇小小墓前送花,文人們借緬懷蘇小小彰顯自己的文筆,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了。
古裝美人圖
蘇小小生于錢塘山水中,鐘琉毓秀造化了她的性格,自然風光陶冶情操,山水的風骨即是美人的風骨。
在現代來看,可能會覺得古代級“妓”這個職業實在是沒有節操的存在,但這時時代使然,社會背景允許并且需要那樣的存在。
古代文人墨客都愛追捧名妓,尤其是有才名的名妓,詩詞唱和,管弦相伴,既有美人解語花,又能讓自己的詩詞文章在圈內傳播,結交人脈,后者才是文人更看重的。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