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天氣一熱,不少的生物都將出來活動,春季可以說是不少生物生存的最佳時機,氣候條件非常的舒適。當然在這種情況之下,對人類影響的生物群體也會越來越大。而4月,不少專家們又在提醒一種生物了——那就是“蜱”,我們又將其稱為“蜱蟲”。該生物在春季活動十分的活躍,并且在很多地區都可以看到。
當然,一般是在野外活動較多,例如森林,草叢等區域都能發現,不過由于這是一種“吸血”物種,所以令人非常的害怕,一旦進入到了人的身體,那必然就是“非死即傷”的狀態,我們就來看看這種生物。
我們上面也說了,隨著春季氣候的上升,“蜱蟲叮咬高發期”已經在逐步出現了,在野外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分布范圍十分的廣,除了我們說的森林牧場、草叢等地區之外,在植物,牲畜皮毛間,包括人類群體之中,都會很容易地存活,并且吸血為生,所以蜱蟲也被稱為世界十大恐怖動物之一,也就是世界性恐怖動物,也就是我們動物界之中的“吸血鬼”。
根據專家表示,蜱蟲種類多,大多數的蜱蟲影響不大,只不過在叮咬的時候容易出現“不適”,“疼痛”等感覺,而危及生命的種類發生概率相對較大,大概為10%左右,所以被叮咬之后輕癥的人較多,而危及生命的較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嚴重的確可以危及生命,所以不能夠輕視蜱蟲的實力。
首先我們還是得強調一下,蜱蟲雖然看起來非常的小,但是危害極大。根據科學調查數據顯示,全世界已發現的約800余種,而我國發現的有硬蜱科約100種,軟蜱科10種,所以數量是非常的龐大。該生物的繁殖能力極強,多功能性和無性繁殖能力,一次產數千個卵,所以要想將這種生物完全清除掉,或者完全消滅掉,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蜱蟲的外號比較多,我們又稱之為“壁虱、扁虱、狗豆子”,由于分布區域不一樣,所以叫法也是存在差異化,而如今我們見得最多的有4種,分別為全溝硬蜱、草原革蜱、亞東璃眼蜱、乳突鈍緣蜱。
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并且具有極強的傳播性,它最恐怖的問題就是能夠傳播一些病毒,由于是在生物身上直接是鉆入到體內。
所以如果遇到了蜱蟲的叮咬,攜帶病毒,那必然就很容易傳播了,所以該生物十分的令人害怕。而且這種生物成蟲體長僅2~10mm,只有在吸血之后才會變得很大,吸血之后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狀,大者可長達30mm,所以如果在野外活動的時候,很難被發現,這也是它能夠快速攻擊人的主要原因。
我們說了蜱蟲是以吸血為生,那么只要地球上的存在血液的生命體,都可以讓它生存下來,包括陸生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甚至還有人類,而它的可怕之處,除了我們說的吸血之外,還有就是病毒,能夠傳播多達10多種病毒,同時蜱蟲咬人的時候還會分泌有麻醉作用的毒素,其中有一種毒素,如果出現了,可能讓你這一輩子都吃不成肉。
這種毒素是在部分蜱蟲之中出現,那就是α-半乳糖甘酵素。α-半乳糖甘酵素可以通過孤星蜱蟲傳播,根據范德堡大學免疫學研究員Cosby Stone,當α-半乳糖甘酵素被傳播到人的身體之中之后,只有吃肉才知道被傳播了,并且吃肉,就會出現產生過敏現象,但是存在延遲。α-半乳糖甘酵素須通過胃腸道排出,過敏的人就會出現疹子、呼吸短促等等。而且針對這種過敏癥,尚無有效疫苗。
所以非常的可怕,關鍵是并不是所有的蜱蟲我們都認識,一旦被叮咬了,可能自己都很懵,不知道咋做,這就是大概的情況。蜱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科學家們曾經在一塊9900萬年前的緬甸琥珀,發現了里面的蜱蟲已經吸飽了恐龍血液,結果永久的保存在里面了,所以蜱蟲不僅小,也是對地球生命體威脅非常大的物種群體,并且也是生活了上千萬年的時間了。
一般來說,被蜱蟲咬我們不能過強制進行“拔出”。因為該生物是鉆進到了皮膚之中,如果你強制性的干擾,反而不會讓其出來,更加容易對身體產生威脅。
我們只能夠盡量采取松節油、乙醚等涂在蜱的頭部,讓其自然脫落侵入區域。同時消毒,并且 即 使得進行治療,因為它能夠放毒還能夠傳播病毒,所以必須要去治療。
而面對這么多的蜱蟲,我們 經 歷減少在野外活動,特別是在森林,草叢之中,這是它們的棲息地。同時出門的時候盡量穿長袖,長褲等,外露部位噴涂驅蚊液等等,這樣可以防御一段時間,這就是方法。
劉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