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高血壓是中老年朋友的常見病,發展到晚期不但會導致腎病、眼底病,甚至會導致腦梗、腦出血、心梗等導致偏癱或者猝死,高血壓的管理和治療對于延長國人健康壽命有著積極的意義。
我國的高血壓人群高達2.7億,平均每5人就有1個高血壓
根據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控指南信息,我國心血管病死亡約45%,也就是說每2個中國人,幾乎就有一個因為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去世?。?!
高血壓——心血管病死亡率45%
今天我們來講一例中醫治療高血壓合并中風先兆的案例。
劉xx 男 65歲 身高170 體重82kg
主訴:頭暈、頭痛、高血壓 門診血壓160~90mmHg
問診:高血壓十多年,最近頭暈頭痛,手足麻木,失眠多夢,煩躁口苦,口渴多飲,小便黃,大便干燥。
望診:膚色黑,體胖而壯,面色紅黑,舌紅苔薄黃。
脈診:脈弦數有力,脈率90/分
其他情況:有高血壓家族史,高血脂、脂肪肝,糖耐量異常
降壓藥情況:施慧達 每日1粒
脈證分析:頭暈、頭痛,手足麻木,為中風先兆表現,伴隨失眠多夢、口苦煩躁、小便黃大便干,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辨其為肝陽上亢證。
辨證:頭痛肝陽上亢證 、中風先兆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味
高血壓屬于心血管疾病
患者服用上方一周,血壓140~90mmHg,頭暈頭痛明顯減輕,口苦減輕,睡眠、手足麻木有所改善,大便仍干燥,上方加生地、玄參,以增水行舟。
又服中藥一周復診,血壓120~80mmHg,頭暈、頭痛若失,口苦煩躁,睡眠多夢,手足麻木,均有大幅度改善,唯大便有點稀溏,上方去玄參,減生地。
患者前后以天麻鉤藤飲加減調治2月有余,血壓測量數次,均在正常范圍,頭暈頭痛消除、口苦口渴消除、煩躁失眠消除,手足麻木消除,大便每日1行,遂停服中藥,老神囑其飲食管理和運動鍛煉以善后。
高血壓是一種生活飲食習慣密切相關的疾病
中醫的整體觀認為高血壓頭痛多屬內風頭痛,主要原因在于肝腎虧虛,水不涵木,肝陽上亢,生風化熱所致。本虛而標實,肝腎虧虛是本,肝陽上亢生風化熱是標。所以治療既要滋補肝腎之陰,這是治本;又要祛風清熱,這是治本,合起來就是標本兼治。
中藥鉤藤,又名雙鉤
天麻鉤藤飲是治療內風頭痛的著名方劑,用于肝腎不足,肝陽上亢所致的內風頭痛、眩暈、高血壓等癥。方中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熄風,梔子、黃芩清肝降火;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益母草、川牛膝,活血利水而引血下行;夜交藤、茯神,寧心安神。全方共奏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之功。
現代研究天麻鉤藤飲中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均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
高血壓管理重要的一環是主動監控血壓
總結:
1、國內的高血壓治療目前仍是西醫西藥為主,在此基礎上使用中醫中藥,就是中西醫結合。西藥治療可以迅速穩定血壓,中醫辨證整體觀治療可以調治臟腑的寒熱虛實,中西醫結合也可以標本兼治。
2、中醫認為高血壓有實證、有虛證、有虛實夾雜證,此例使用天麻鉤藤飲治療,就是一例虛實夾雜證。中醫治療高血壓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辨證大方向準確,遣方用藥精準。
擴展閱讀:
1、慢性結腸炎,腹痛腹瀉,纏綿數年,要積極治療,防止惡變
2、冬季突發心絞痛,白酒也能當藥用
3、急性闌尾炎,采用中醫治療,不用手術,效果神奇
李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