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部編語文五年級下冊總復習各課課文必背知識清單 會了考滿分
第一課《古詩三首》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1.重點解釋:
“雜興”的意思是:隨興而寫,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解”的意思:理解,懂得。 “供”的意思:從事。
“兒女各當家” 的意思是: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擔當起家庭的生產勞動任務。
2.這首詩描寫鄉村中的農人耘田、績麻,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3.詩意是:初夏,農人白天到田里鋤草,晚上回來搓麻線,農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孩子們不會耕地也不會織布,卻在茂盛的桑樹底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4.描繪了農忙時節男女老少一起忙碌的景象的詩句是:晝出耘田夜繼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5.“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兩句詩中的“學”字使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不但描寫了孩子們模仿大人種瓜的情景,而且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可愛、勤勞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美。
這首詩描寫了初夏時節農村人們生活情景。
《稚子弄冰》
1.全詩突出一個“稚”字,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童趣。
2.“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了兒童玩冰的情景。其中“玻璃”指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3. 詩意是: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兒將夜間凍結在盆中的冰塊取出,用彩絲穿過冰塊,提在手中,就像一個銀鉦。輕輕敲打,清脆的響聲穿林而過。忽然冰塊落地發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聲音。
《村晚》
1.《村晚》是一首描寫了寧靜的山村晚景的詩。古詩展示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騎牛晚歸圖。
2.詩中表現兒童調皮、可愛的詩句是: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2. 詩意是:在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漲。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遠山銜在嘴里。倒映在清涼的水波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拿著短笛隨意的吹奏。
靈活運用:
兒童是那樣的天真可愛,“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反應”寫出了兒童學種瓜時的情景;“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描繪了小孩“脫冰做戲”,以冰為鉦的情景;“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描寫了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處在地吹笛的情景。
第二課《祖父的園子》
按課文內容填空重點句段:
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似的。
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課文重點理解:
2.主題:本文回憶了“我”在園子里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表達了“我”對祖父深沉的熱愛與依戀,對童年園子中生活的深深懷念。
3.祖父的園子里有花,有菜,有樹……這里是“我”童年的樂園。本文展現了作者快樂、自由、幸福、悠閑。
第三課《月是故鄉明》
1.自古以來,月亮就寄托了中國人的思鄉之情。季羨林先生認為月是故鄉明,作者借月亮,表達他對童年、故鄉的思念之情。我國有許多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再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主題:本文以“月”為線索,回憶了在故鄉的童年生活,是作者借月亮表達對童年、故鄉深深的懷念之情。
3.課文中作者追憶了數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夢月亮幾件童年趣事。
4.文中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在濟南、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見到的月亮和故鄉的月亮對比,拿賞月勝地朗潤園與故鄉的小月亮對比,表達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第四課《梅花魂》
按課文內容填空: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課文重點內容理解:
對梅花的熱愛,表現了外祖父思念家鄉、眷戀祖國的深情。
2.《梅花魂》中的“魂”的意思是精神、品格,文中梅花的精神指的是:不管歷盡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民族精神。自古以來,我國具有這種精神的人物有文天祥、李大釗。
3.《梅花魂》寫了五件小事,其中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外祖父因不能回國而流淚這兩件小事表面上與梅花無關,但直接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外祖父因我弄臟墨梅圖而發脾氣、外祖父送我墨梅圖、外祖父送我繡有梅花的手絹這三件事借梅花間接表達了外祖父的情感。
4.文中出現的詩句: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3)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這些詩都是外祖父教“我”的,它們都間接表達了外祖父思念家鄉的感情,能表達這種情感的詩句還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鄉情。
第五課《草船借箭》
1.《草船借箭》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的第四十六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我還知道這本書的其它故事:《桃園三結義》。
2.故事以“借箭”為主線,按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敘述。故事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讓他十天內造十萬支箭,經過是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萬支箭,結果是周瑜自嘆不如。
3.人物性格歸納——
諸葛亮:神機妙算、膽略過人。 曹操:謹慎多疑。
魯肅:忠厚老實、信守承諾。 周瑜:妒才忌能、用心險惡。
4.課文從諸葛亮“識人心、知天象、曉地利”三方面落筆,來表現他的特點。
“識人心”指他清楚魯肅忠厚守信、周瑜嫉賢妒能,更知曹操謹慎多疑;“知天象”主要指他算出三天后會有大霧;“曉地利”主要指他回來時船輕水急。
5.《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寫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故事。我知道三國的歇后語: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第六課《景陽岡》
1.《景陽岡》選自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的《水滸傳》的第二十三回,著重敘述武松在酒店喝酒和趁著灑興上岡打虎的情形,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敢、機敏的英雄性格。
2.本文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可概括為:喝酒、上岡、打虎、下岡等幾個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打虎是重點。
4.《水滸傳》這部名著共塑了一百零八位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好漢形象。我還知道這本書人其它人物的故事林沖風雪山神廟、武松醉打蔣門神。我最喜歡《水滸傳》中豹子頭林沖,他武藝高強,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有著高強的武藝,他為人寬厚,當被刺配滄州時,兩個差人要謀害他,被魯智深打倒后林沖還替他們求情。
第七課《猴王出世》
按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重點內容理解:
事: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這部小說講述了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小說中的人物有:唐僧、孫悟空、沙僧、豬八戒,我的最喜歡的人是孫悟空,原因是他不畏艱險、鋤強扶弱、當機立斷、嫉惡如仇、不屈不撓。
4.石猴被群猴拜為猴王,這是因為:群猴有言在先,誰可以鉆進瀑布,尋個源頭,不傷身體,即拜為猴王,而石猴做到了。
第八課《紅樓春趣》
1.《紅樓春趣》選自我國名著《紅樓夢》的第七十回,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講的是寶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觀園里放風箏的故事。
2.寶玉形象特點:率性、純真。 林黛玉:心地善良、謹小慎微。
本單元靈活運用:
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
7.漢字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古往今來,我國涌現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如:
智永、懷素、文征明。
8.“楷書四大家”之一的唐代書法家歐陽洵以楷書名世,他的字體被稱為歐體。其實他的行書也寫得很好,有著名的《千字文》傳世。
9.懷素的草書藝術成就可謂登峰造極,水平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被稱為草圣。
10.小篆字形結構穩定,線條圓轉,粗細一致,象形意味不明顯。
楷書字形方正,筆畫規整平直,比隸書更加便于書寫和認讀。
草書和行書則分別由隸書和楷書衍生而成,隸書成為漢字發展史上的分水嶺。
11.在歷史長河中“李”姓人才輩出。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戰國時期水利專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軍事將領李廣,橋梁專家李春,“詩仙”李白,藥物學家李時珍,革命領袖李大釗等。
12.讀了《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我們明白了可以從: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資料整理、研究結論等方面來寫研究報告。
13.搜集資料的方法有:查找圖書、網絡搜索、請教別人。
14.本單元的歇后語,這些歇后語都屬于諧音歇后語。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梁山泊的軍師——無(吳用)
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 咸菜燒豆腐——有言(鹽)在先
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我還知道類似的歇后語:
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上鞋不用錐子——針(真)行
第九課《古詩三首》
《從軍行》
1.詩意:邊塞一帶,陰云密布,烽煙滾滾。皚皚雪山都顯得黯然無光。孤城與玉門關遙遙相對。將士們在塞外身經百戰,飛揚的黃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鎧甲,但只要邊患仍在,就絕不返鄉。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边@兩句詩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
3.《從軍行》中描寫邊塞景象的詩句是“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詩句用夸張、對偶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祖國山河的雄奇壯麗,其中“人”字表現了河流的生氣,“摩”字突出了山的峻拔。
3.詩中表達中原人民愿望的詩句是: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詩意:身在蜀地時,忽然聽聞薊北被收復的消息,不禁淚灑衣衫,回頭看到妻兒也一掃愁容,隨手卷起書本,內心欣喜若狂。在白天便高歌痛飲。想著正好趁春天啟程返鄉,可以從巴峽穿過巫峽,在順流而下到襄陽,去往洛陽方向。
2.整首詩表達了詩人:聽聞收復失地的消息,欣喜若狂,想要趕快回到家鄉。
3.本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他被譽為“詩圣”,詩中“薊北”是泛指薊州北部地區,是當時叛軍盤踞的地方,本詩通過寫作者初聞喜訊的驚喜和做返鄉準備,表現了作者忽聞勝利消息后的歡快之情,全詩處處滲透著一個“喜”字。
4.古詩運用:
(1)詩中忽聞捷報喜極而泣的詩句是“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2)詩中表現詩人歸心似箭的句子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3)詩中寫出將士的愛國情懷的句子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綜合運用:
陸游的詩句“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讓我體會到祖國的河山如此壯麗。王之渙的詩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令人覺得玉門關是那樣孤獨。從李白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中,我們讀出了詩人對朋友的不舍。從王昌齡的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中,我們讀出了將士們的豪情壯志。
第十課《青山處處埋忠骨》
1.主題:本文講述了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光榮犧牲,毛主席知道這個噩耗后極度痛苦的心情和對毛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表現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偉人的胸懷。
2.我認識了胸襟博大的毛主席,面對喪子之痛,他作出的批示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第十一課《軍神》
1.體裁:小說。
2.主題:本文的作者是畢必成,主要寫了劉伯承的眼睛受了重傷后,到德國人開設的診所就醫的故事。劉伯承為了盡量減少對大腦的影響,拒絕使用麻醉劑,強忍巨大疼痛接受了手術。課文表現了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體現出他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劉伯承的敬佩和贊揚的感情。
3.沃克醫生贊嘆劉伯承是一聲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他被沃克醫生稱為“軍神”的原因是他從容鎮定,有鋼鐵般的意志和超常的忍耐力。
第十二課《清貧》
1.主題:課文用簡潔樸實的語言,敘述了方志敏被捕后,被國民黨兵士搜身的情景,表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茍和舍已為公的高尚情操,指出潔白樸素的生活是革命者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
2.方志敏的品質是:清貧樸素、舍已為公。
3.《清貧》選自《可愛的中國》,作者是方志敏。
第十三課《人物描寫一組》
1.《摔跤》
(1)本文選自徐光耀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主人公是“小嘎子”。
(2)《小兵張嘎》整部小說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鐘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位八路軍戰士的過程。課文節選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
(3)本文主要通過對人物的動作描寫,塑造了小嘎子的形象特點是: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胖墩的形象特點是:樸實憨厚。
2.《他像一棵挺脫的樹》
(1)選自老舍的《駱駝祥子》,小說講述了普通人力車夫祥子的一生,展示了老北京的風情世態。
(2)《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中的“他”是祥子?!巴γ摗钡囊馑际?strong>強勁;結實。這個詞概括了祥子高大健壯、充滿活力的特點。
(3)課文通過對祥子的外貌進行描寫,突出了他身體結實健美。
3.《兩莖燈草》
(1)選自清代吳敬梓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主人公是嚴監生。
(2)課文選取了嚴監生臨死前的片段,小說運用了諷刺的寫作手法,嚴監生的形象特點是:極度吝嗇、愛財如命。作者抓住了嚴監生的動作、神態來描寫。
(3)主題:本文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心疼點了兩莖燈草,不肯斷氣,直到趙氏掉了一個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一個視財如命的形象。
第十四《刷子李》
2.主題:本文通過描寫主人公刷子李的動作、外貌、語言,以及曹小三的舉止和心理活動,表現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藝。
3.課文描寫曹小三在觀察師傅刷墻時,從半信半疑到佩服,接著再生疑心,最后徹底信服的心理變化,側面反映了刷子李刷墻技藝高超。
4.“好好學本事吧!”刷子李對徒弟說的這句話是意味深長的。他告訴徒弟曹小三,做人要勤學苦練。手藝人必須有本事,本事是勤學苦練出來的,有了真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嚴。
5.本文通過兩方面來表現刷子李技藝高超的:一是直接描寫他的衣服,刷漿時的動作;二是通過曹小三的心理活動間接突出來表現的。
6.刷子李的職業是粉刷匠,他的絕活是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7.刷子李“奇”在以下三個方面:規矩奇、動作奇、效果奇。
第十五課《自相矛盾》
課文內容填空: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課文重點:
1.本文選自《韓非子·難一》。
2.主題:本文主要講述了楚國有個賣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時分別都是世界之最,理由不能自圓其說。這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前后矛盾。
2.“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那個楚國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使自己不能自圓其說,陷入尷尬局面。
3.“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翻譯: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物體都能刺穿。
第十六課《田忌賽馬》
1.《田忌賽馬》根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相關內容改寫。
2.主題:文中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幫助齊國大將田忌在和齊威王賽馬時轉敗為勝的故事。田忌能夠贏得比賽的原因是:他聽取了孫臏的意見,改變了馬的出場順序,這篇文章讓我們的啟示是:遇到問題要像孫臏一樣先認真分析觀察到的實際情況,再選擇合適的對策,達到預期的目的。
2.課文以賽馬為線索,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展開敘述。
3.課文中孫臏給田忌出的策略是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從中可以體會到孫臏是個足智多謀的人。
4.《田忌賽馬》是經典的利用謀略取得勝利的故事。
5.孫臏更換了田忌的馬的出場順序,用: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的順序,使田忌獲得了整體的勝利。
第十七課《跳水》
1.本文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2.課文以孩子為線索,緊扣孩子、猴子、水手、船長之間的聯系。
3.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水手拿猴子取樂(起因)——猴子摘下帽
子,孩子為拿回帽子爬上桅桿(經過)——船長逼孩子跳水,孩子獲救(結果)。
4.文中的船長是一個沉著、機智、果斷、愛兒子的人。
5.故事蘊含的道理:事物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我們要沉著機智,根據情況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果斷行為。
第十八課《威尼斯的小艇》
按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內容重點理解:
1.《威尼斯的小艇》是著名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作品。
2.主題:本文通過介紹小艇的樣子、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特有的風光。
3.本文中描寫威尼斯的動態美時是這樣的: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
其中“兩邊的建筑物飛一般地往后倒退”是因為船行駛的速度非???/strong>。
4.“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p>
(1)課文中小艇的特點是:長、窄、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輕快靈活。
(2)這樣表達的好處: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更加突出了船的特點,因而也更說明它成為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的必要性。
第十九課《牧場之國》
按課文內容填空:
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課文內容重點理解:
1.本文作者是捷克的卡雷爾·恰佩克。
2.本文寫作手法:動靜結合。
3.課文中描寫了荷蘭的靜態美: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匹匹膘肥體壯。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遠方。
4.本文的中心句是: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這句話既點明了荷蘭的特點是運河多、花多、牧場多,也強調了本文重點描寫的是牧場的美。
5.主題:本文先概括介紹了牧場之國的總體特征,然后通過奶牛圖、駿馬和家畜圖、傍晚與夜幕圖三幅畫面的具體描寫,表現了荷蘭牧場寧靜、安詳、悠閑、和諧的贊美。
6.課文向我們展現了荷蘭的獨特風情:白天,牧場是牛、馬、羊、豬、雞這些動物的自由王國;夜幕降臨,廣闊無垠的草原更是一片寂靜。
第二十課《金字塔》
按課文內容填空:
1.幾千年前,古埃及人在天文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歷法方面,他們將一年定為365天,并規定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余5天作為節日。
2.尼羅河被稱為埃及的母親河。
3.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1889年巴黎埃菲爾鐵塔建成以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塔的重量約600萬噸,體積約260萬立方米。
4.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簡直把你融進一個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滿豪邁的感受和無邊的遐想。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懷古的幽思……
理解課文內容:
1. “金字塔”這個漢文譯名可以說是出于象形,也可以說是出于會意。象形指它像一個漢字“金”,會意指幾千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
2.《金字塔》通過兩篇短文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紹金字塔,這兩篇小短文是《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3.本文是穆青寫的說明文,課文主要運用了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和建筑歷史,寫出了金字塔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語文園地七:
《鄉村四月》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翁卷。詩中描寫鄉村四月景色的句子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詩中描寫鄉村四月人忙碌的句子是“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全詩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第二十一課《楊氏之子》
1.《楊氏之子》一文出自南韓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
2.主題:本文主要講述了梁國一戶楊姓人家中的九歲男孩與客人孔君平機智對談的經過,勾勒出一個機敏善對的聰慧男孩的形象。
3.楊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話“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說明了他是一個聰慧、思維敏捷、機智過人的孩子。
4.“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這個句子中點明地點的詞是梁國;人物是楊氏子;年齡是九歲。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了點明中心的作用。
5.重點詞語理解:
“惠”同“慧”,意思是智慧。
6.孔君平與孩子父親關系很好,與孩子也很熟悉,可以從“父不在,乃呼兒出”看出來;楊氏之子,待客很熱情,是從“為設果”看出來的;他反應很敏捷,是從“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看出來的。
7.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p>
(1)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們楊家的水果?!焙⒆踊卮鸬溃骸拔铱蓻]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strong>
(2)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楊氏之子采用否定的方法婉轉對答,既表現出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的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
第二十二課《手指》
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豐子愷,本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然后分別從長處和短處兩方面具體寫手指的特點最后總結了道理:團結就是力量。
第二十三課《童年的發現》
這件趣事,是通過自己的推理得出的結論,“我”還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會給人帶來被迫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表現了他的求知若渴、想象力驚人。
靈活運用:
1.本學期,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如清貧樸素的方志敏、技藝高超的刷子李、結實健美的祥子、意志堅強的劉伯承、善于謀略的孫臏。我還跟著著作者的腳步領略了雄偉神秘的埃及金字塔。
2.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記》里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水滸傳》里有“三打祝家莊”的故事,《三國演義》中有“三顧茅廬”“三氣周瑜”“桃園三結義”的此外,還有一部名著《紅樓夢》。
3.填寫名言警句:
(1)一個懂得羞恥的人,就會主動拒絕做一些事情,就像《朱子語類》所言“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只有這樣君子才能顯示出個人魅力,成就自己。
(2)我的鄰居小張常常做些偷雞摸狗之事,大家都避而遠之。媽媽常說他沒有羞恥之心,因為朱熹曾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像他這種人一般都有沒有好下場,因為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
(3)做人要助人為樂,遇到有人需要幫助,我們要及時伸出援手,正所謂: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4)做人不能有害人之心,因為:多行不義,必自斃。做人要知道廉恥,這樣才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做的,這就是朱子說的: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4.唐詩宋詞,博大精深,令人回味無窮。
(1)王維用優美的詩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幽靜的春山月夜圖。
(2)楊萬里用“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向我們展示了孩子的天真可愛。
(3)讀了陸游的“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我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4)王昌齡筆下的將士“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志令我們難以忘懷。
(5)“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描繪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后,喜極而泣的畫面。
(6)“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了士兵身經百戰,不懼艱險,徹底打垮敵人的決心。
(7)“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描繪了鄉村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模仿大人勞作的情景。
5.歇后語運用:
只有和往年一樣首先參加奧賽培訓才能選擇其他培訓活動。這不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嗎?(歇后語)
劉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