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孔子有句名言叫做“三十而立”,很多三十歲左右的朋友,肯定是會經常聽到長輩對自己說這句話。
在長輩的眼中,當一個人已經三十歲,就應該要自強自立,還要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才行。
飯碗
但是說實話,在現如今這個高節奏、競爭激烈的現實環境當中,想要在三十歲就“立”起來,還真不容易!
比如有很多網友在交流的時候表示,自己在三十歲的時候其實挺迷茫的,面臨的東西也很多,比如像就業、購房,還有婚姻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集中在這個年齡階段。
而且往往還得要考慮自己以后到底從事什么樣的職業,或者還要計劃將來做一番什么樣的事業,怎樣去賺錢、怎樣去發財之類……
古人
總之呢,人在三十歲的時候開始要步入中年,對“成功”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大的,然后有些人就會很急切地想去實現自己的追求。
我們知道有很多事情都是欲速則不達,老一輩的人經常說,想要追求成功當然不錯,但是也要記住一句古人言:“人到中年不端三碗、不發三財”。為什么這樣說呢?
這個碗呢就是飯碗,我們經常拿這個飯碗來比喻一份工作,古人忠告我們有三種工作不要去做,所以叫“不端三碗”。
古人
有哪三種碗不能端呢?第一就是別人施舍給你的碗,不能端。
《禮記》當中有句名言,“不食嗟來之食”,三十歲的時候正是大好年華,哪怕混得再差,也不需要別人來可憐,施舍你,有骨氣的人,才能夠把自己的潛力激發出來,嗟來之食只會消磨掉人的斗志,這個碗不能端。
第二個,就是坑人的碗不能端,什么叫坑人的碗。說件大家在新聞里面經常看到過的事,有很多在所謂的互聯網“外企”在國內招聘,薪酬待遇都很不錯。
古人
但是應聘過去到那邊的人是干什么呢?都是搞網絡詐騙,像這種就是坑人的工作,助紂為虐,工資再高待遇再好也不要去干。
第三就是自己本分以外的碗不要端,比如說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培養成了一個法律專業的博士生,結果你覺得搞養殖比較發財,畢業之后就跑去辦了個養豬場,這就叫端了本分以外的碗,我們應該要盡量選擇一個自己最擅長的專業,分內的事業去做,不要好高騖遠。
那么“不發三財”,其實和“不端三碗”的本質也是差不多,首先是這個以權謀私的財不要發,不管你是在企業還是在任何一個單位,以權謀私都是不被容許的行為。
古人
然后還有違背法律和道義的財也不要去沾,“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可以違背法律和道德良心。
最后就是損人利己的財不要去發,做生意賺錢一定是雙贏才可以持續,損人利己的生意不可能長久,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能不能可持續性發展。
而立之年,肯定是有很多的煩惱和困惑,想要成功,一定要記住古人的忠告:不端三碗不發三財!
了解更多李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