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很多人都對“鐵飯碗”情有獨鐘,而在多金的金融業,能夠在銀行工作,就是端著鐵飯碗,一輩子不愁吃穿。
而銀行本身數量龐大,類型多樣,從大型國有銀行到地方中小城商行再到外資銀行,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高校優秀畢業生趨之若鶩。
雖說都是銀行,但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對于金融人職業發展來說還是有很多區別的。
曾經看到過一個有趣的話題:
月薪5000的五大行柜員,月薪15000的外資管培生,你怎么選?
有人可能覺得太好選擇了,誰給的錢多就選誰!然而這果真是一道算術題嗎?
在中資銀行做柜員
在中資銀行,剛進去的應屆畢業生大多需要從比較基層的崗位做起。
說白了,就是分配到各支行網點從柜員做起。
柜員,我想大家都明白是干啥的!按照學歷、能力的不同,做柜員的時間也不同,少則半年,多則兩年,一就要取決于自己的運氣了,而運氣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
一般而言,會安排一個師傅帶你,所以遇到一個負責人的師傅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除了去當柜員,有的則被安排到客戶經理的崗位上,像零售業務客戶經理和公司業務經理,簡而言之就是有資源,能拉存款,能放貸款。
如果你足夠優秀,也有可能直接去分行的職能部門,包括公司部、風險管理部、機構部、投資銀行部等。
至于工作環境則取決于你所工作的地方。如果你在總行,那當然是坐落在CBD高大上的寫字樓。如果你在支行或者在網點,那就天差地別了。
除了工作環境外,大部分的中資銀行有食堂、小賣部甚至有宿舍,這對于剛剛步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而言,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的同學來說,可以剩下一筆不小的生活開支。
而薪酬一般由基本工資+崗位績效構成,外加一些合理的過年過節費、差補報銷等。對于剛入職的應屆畢業生,其基本工資一般不會超過5K,但如果銀行效益好的話,可以拿到一筆崗位績效。每逢傳統節假日,會發些生活用品之類的東西。
在外資銀行當管培生
管培生,全稱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 Program),這不是外資銀行所獨有的,在國內的中資銀行和股份制的銀行也開始有這種管理培訓生項目。
花旗銀行招2020技術管培生
什么是管培生呢?
簡而言之,就是管、培、生。
管:管制、管理
有些銀行,入職后為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即為管制。但不同于高中大學的軍訓,它訓的是你的團隊協作能力,團隊凝聚力,將你培養成未來的管理者。
培:培訓、培養
將為進行為期1年半到2年的培訓生生涯。
根據公司安排,進入不同部門,不同分行進行學習,沒有業績指標考核,純粹學習。基本以半年半年換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一定要認真對待,因為這可能就是你以后的職業發展方向了。
生:再生、重生
當你結束了管培的生涯,你就要正式成為指標考核下的一員。你會持有你自己的portfolio,做自己的業績,開啟自己的職業人生了。
而管培生的初衷,就是招攬一些比較優秀的人才進入一個Elite Program,最后能順利進入中層管理層。
外資銀行幾乎沒有食堂,也不提供宿舍。
可它有一把殺手锏——誘人的薪資。
一般而言,外資銀行的薪資比中資要高出1/3,最多的時候高出1倍有余。
數據顯示,外資銀行給到普通應屆畢業生的年薪是10W左右,其薪資構成為:外資銀行薪資=基礎工資+加班補貼+績效薪酬+…而管培生的基本薪資就非常的高,匯豐、花旗銀行基本都是15K*13薪起步。
外資銀行的管培生就是個“香餑餑”
在最近的一份銀行薪資TOP10榜單中,貿易融資類、資產管理類、投行業務類這些與資金運作密切相關崗位的薪資會比較高,而這些都是管培生可以選擇的崗位。
可以說,外資銀行的管培生就是個“香餑餑” 。
如果作為管培生進入到外資銀行,你就會發現從CEO到Regional Manager都會十分重視,甚至有一些非常近距離的接觸和交流。
就拿匯豐銀行來說吧,它的管培項目周期為2年,在此期間管培生會去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職能部門進行輪崗,2年之后從管培項目畢業,就可以成為一名客戶經理。而客戶經理也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
Assistant Vice President——Vice President——Senior Vice President——Team Leader
從管培項目完成到升為Team Leader大概需要8-10年的時間,當然在這期間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挑戰。而你有沒有勇氣走到最后呢?
回到開頭說的:大家都把銀行當鐵飯碗。
可事實是,現在已經沒有鐵飯碗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的普及,一些簡單重復的金融工作將會被取代,而對高端金融人才的需要將會愈來愈明顯。
真正的鐵飯碗一定是自己能創造價值的能力。
無論選擇中資還是外資銀行來開啟自己職業生涯,前提一定是要先問問自己最適合哪個,最感興趣的是哪個,未來10年的我是現在的我希望看到的模樣嗎?
馬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