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網絡歷史小說,通常都是穿越小說,看著主角回到古代,開掛改變原有世界,感覺挺爽的。不過,多數網絡歷史小說都屬于“好看”但不“嚴謹”的消遣品,真正讓人覺得又好看又有價值的書寥寥無幾。
而在眾多網絡歷史小說中,作者“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當之無愧是巔峰之作。這部書已經出來十多年了,可是到現在依然還活躍在讀者的印象中,足見其強大的生命力。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看小說22年的老書蟲。我記得很清楚,當年《明朝那些事兒》紅了之后,書店里到處是什么《清朝那些事兒》、《民國那些事兒》、《漢朝那些事兒》、《唐朝那些事兒》……當年紅紅火火,跟風一片。可是,如今呢?大家記住的也只有《明朝那些事兒》這一本書,只記得“當年明月”這個作者。
有資料顯示,《明朝那些事兒》在網絡上有數千萬的點擊量,而《明朝那些事兒》的實體書更是多年暢銷,被評為全國十大暢銷書之一、全國中小學生必讀十本好書之一,連續多年被讀者推薦為印象最深之書。
而當年明月也因為這本書而“一書封神”。雖然時隔多年,當年明月一直處于停筆狀態,一直沒有寫新的作品,一直沒有重出江湖,但是當年明月的名字依舊活躍在書蟲們的腦海中。
尤其是當年明月本人,從一個比較普通的海關公務員,逐步成長為省政府辦公廳綜合處處長。這一路的升遷,自然要歸功于當年明月的個人能力。但顯而易見,《明朝那些事兒》的巨大成功和廣泛聲譽,為當年明月的仕途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沒有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網友可能會好奇:“歷史小說那么多,為什么《明朝那些事兒》能夠一直紅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明朝那些事兒》真的很好看。《明朝那些事兒》貫徹了當年明月所秉持的創作理念,讓歷史活過來,讓歷史變成了有趣的故事:“其實歷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歷史都可以寫得很好看。”
《明朝那些事兒》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有根據的,絕大部分也都是采用正史的說法。只是在一些爭議的內容上,作者加以合理想象,用自己的邏輯和推測來解讀歷史,基本能夠自圓其說,所以這本書被認為是了解明代歷史的絕佳讀物。
相信不止我一個,在歷史課本之外,很多人對于明代的更進一步的了解,都來自于這本《明朝那些事兒》。某種程度上,很多網友了解明代比了解唐宋還要深入,就是拜《明朝那些事兒》這書所賜。
當然,《明朝那些事兒》這書的寫法是別開生面的。小說開篇就放上了朱元璋的一份檔案,用風趣幽默的方式解讀朱元璋,讓人眼前一亮。
之前的歷史書太一本正經了,結果《明朝那些事兒》用寫小說的方式來講歷史,瞬間產生了奇特的化學反應,讓讀者一見鐘情而至于深情款款。
當然,在風趣幽默之外,這本書還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因為作者所講述的不只是歷史,更是像小說一樣,刻畫了明代歷史上諸多人物,讓那些人物的內心都呈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深刻明白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
譬如,《明朝那些事兒》對于于謙、徐渭、李時珍等人物的描寫,可謂繪聲繪色,活靈活現。而作者對這些人物的解讀,更是直擊心靈,酣暢淋漓,給讀者很多的感悟。
有網友表示:“我是被歷史老師推薦看這書的,一看就入迷了。我以前覺得歷史很枯燥,可是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才發現歷史真的很有趣。”
“這本書語言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用小說的手法來寫歷史,讓不喜歡看古文的人有興趣解歷史。妙哉,妙哉。”
“小說風趣幽默,作者對于明代的歷史十分熟悉,信手拈來就是典故。而且作者特別擅長把握歷史人物的內心變化,感覺非常真實。”
千言萬語一句話,《明朝那些事兒》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同時又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它不是單純的史料堆積,不是單純的把古文搬過來,而是展示了作者“當年明月”對待歷史的態度,同時讓讀者也能夠有所啟發感悟。
朋友們,你們看過《明朝那些事兒》嗎?你們還覺得哪些歷史小說比較好看呢?歡迎留言哦。如果你們喜歡看小說,記得關注我哦,我會每天給大家獻上我的私房書單。
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