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縫紉機,70年代以前的人們懷有特殊的感情,除其售價達幾個月工資外,還得憑票購買,誰家添置了一臺縫紉機,都會惹得全村人觀看。如今成為收藏品,收藏價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收藏渠道有多種,在下面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幾個收藏途徑。


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前,母親就起早貪黑地爬在縫紉機上給我們做新衣服,“噠噠噠”的機器聲至今還在耳邊回響。如今衣服全部實現了商品化,無論過年或是結婚辦事等,人們無一例外地到商場選購,縫紉機也由腳足蹬機械式發展為電腦數控式,老式縫紉機也由此進入了舊貨市場和收藏市場。

首先說說老式縫紉機的用途,她除了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外,還有裝飾和收藏價值,一般買家大都是從事舊貨和古玩交易的人群,也有一部分收藏家收來作為專題收藏,還有一部分收來作為服裝廠、服裝店展示和裝飾用,最令人惋惜的是絕大一部分被扔在廢品收購站,作為廢鐵進了融鐵爐化為了鐵水。

其次說說她的收購渠道,一是通過舊貨或古玩市場交易購得,二是通過廢品收購站淘寶,三是通過網絡平臺搜尋或參加拍賣會購得,此外,還能通過“鏟地皮”的預訂。

我曾收藏到幾臺早年的縫紉機,基本都是從廢品收購站以廢鐵的價格收來的,過稱25元一個(不帶機架)。在收購時一般要看她的外觀和功能,具備收藏價值的就收回來,通過簡單的擦拭、上油保養就行,如果遇到早年好品牌的如:前進牌、東方紅等具有特殊年份的,盡管外觀或功能有缺陷,只要價格合適也值得收藏。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見老式的縫紉機都值得收藏,一定要選擇性地收藏,否則就會成為第二個廢品收購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