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些農作物行情不好,那是市場因素造成的,然而有些農作物種植不賺錢,完全是種植戶自身的僥幸因素在里面,這怪不得別人——牡丹種植戶喬大哥有些自責地說。對于中藥材牡丹,就好比種植業的冷空氣,無論走到哪里都讓人高興不起來,曾經,當地是種植藥用牡丹的
有些農作物行情不好,那是市場因素造成的,然而有些農作物種植不賺錢,完全是種植戶自身的僥幸因素在里面,這怪不得別人——牡丹種植戶喬大哥有些自責地說。
對于中藥材牡丹,就好比種植業的冷空氣,無論走到哪里都讓人高興不起來,曾經,當地是種植藥用牡丹的主產區,而且多年生,好管理,無論是大田栽培,還是林間套種,耐陰耐旱,農村人稱之為“懶人”作物。
因為現在的農村人,外出打工的比較多,青壯勞動力都走了,剩下的父母既要照顧莊稼,又要照顧家里的老小,加之歲數過大,精力上難免顧不過來,所以,大家都愿意種植這樣收入既穩定管理又省事的中藥材。
種下去之后,除了進行簡單的施肥和除草之外,基本上不用怎么管理,一般生長至4-5年再進行銷售,按照前幾年的價格,每畝平均一年會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算起來比種植糧食作物強多了。
近幾年,加上油用牡丹的炒作,牡丹種植面積空前提高,放眼全國各地,凡是能種植牡丹的地方,都能見到牡丹的影子,很多包地大戶都是幾百畝上千畝的種植,可能是看到油用牡丹的前景,某些領導部門也鼓勵農民進行種植牡丹。
目前來看,用牡丹籽進行榨油銷售,還僅限于夢想階段,可一下子發展出那么多種植面積,又該怎么辦?
當藥材賣?市場嚴重飽和!留種賣牡丹籽?便宜到讓你都不敢雇工人采摘!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走一步看一步,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像喬大哥種的這3畝牡丹苗,按他的話說,自己純粹是犯了懶勁兒,不然種啥也比種植牡丹強。
種植的時候,那是三年前,牡丹籽的價格還很貴,牡丹種植的火熱勁兒還未過去,我也是看中了種植牡丹的潛力,既然外地種植積極性那么高,我為啥不育種苗賣給他們呢?在當時,一畝二年生的種苗就能賣6000多元,利潤還是蠻高的。
我家的老牡丹采摘的種子,如果當時賣掉,也能賣幾千元,然而我選擇了種植,心想是自己的種子,又不用什么成本,說不定還能賺得更多呢!
于是,我就把地正好,當時買了很多牛糞,種植根莖類中藥材嘛,農家肥最為重要,不然不好好長根,每畝地500斤的樣子,每畝又用了硫酸鉀高磷復合肥一袋(100斤),加上土壤消毒(克菌丹+枯草芽孢桿菌)和處理地下害蟲的農藥(當時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拌的種子,每畝種子拌50克),包括耕地播種等費用,每畝成本都達到1000多元。
還有自己家產的300多斤種子還沒算呢,當時每畝按100斤播種的,按照當時的價格,100斤種子市場價都能賣到2000多,加上種子的成本就厲害了。
沒想到,我這生長三年了,每畝才賣2000多元,還不夠當初的成本價呢,就是種小麥種玉米,我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場吧,長了三年呀,每年平均每畝還不到700元,種大白菜也不止賣這么多吧。
況且我中間還進行施肥除草管理了呢,那也需要成本吧,孩他媽去年就勸我賣掉,二年生的種苗其實賣著最劃算,收購商到田里一看,說我的牡丹苗長勢不錯,張口給我3500元一畝,當時就把我氣得夠嗆,賭氣便把他們打發走了。
開啥玩笑,上年每畝還能賣五六千呢,今年咋便宜那么多呢,現在牡丹種植炒得火熱,我就不信會掉價?
當時賭氣沒賣,現在看來,是我的貪婪害了我,當時總以為牡丹苗會漲價,現在看來,都沒人種了,賣給誰去呀?就這些收購牡丹苗的,大部分也是賣給山東或者河南去嫁接觀賞牡丹苗了。
都說女人當家房倒屋塌,沒想到我這男人當家竟然也失招了,被媳婦罵那是肯定的,因為去年給3500元一畝沒賣,今年一畝2200元賣掉的,多長一年的時間,每畝還少賣1000多元,媳婦不責怪?除非她是我親媽。
這不,人家把牡丹錢給我后,我壓根都不愿到田里去瞅一眼,你們該咋辦咋辦吧,只要不把我的土地拉走就行,趕緊賣掉了種植其他的,省得天天看著煩心。
對于牡丹種植,特別是大面積種植牡丹的農民朋友,這兩年的心情恐怕都和喬大哥差不多吧,有人依然對牡丹市場寄托希望,總期待牡丹油市場能早日流行,可是,那么多種植面積,萬一10年后牡丹油才開始被市場認可呢?又或者它就是個失敗的產物,大家又該怎么辦呢?
福建某地有位種植大戶,前兩年發展了300多畝種植面積,當牡丹行情全線下跌之后,他的轉型比較迅速,利用當地牡丹不多的情況,將自家的牡丹種植基地,改成了牡丹花觀賞園,每年通過觀賞牡丹花,及銷售單株牡丹賣給游客回家當盆景種植,這兩年搞得相當不錯,不知道這樣的方法,能不能給大家大家帶來一些參考作用呢?
劉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