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先給大家說一個好消息,那就是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明確今年糧食生產一攬子支持政策,同咱農民相關的有這么幾項內容:1、向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2、提高稻谷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給予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3
先給大家說一個好消息,那就是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明確今年糧食生產一攬子支持政策,同咱農民相關的有這么幾項內容:1、向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2、提高稻谷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給予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3、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貼。4、加大農業防災減災救災的資金投入。4、強化金融保險政策支持。
可以發現,今年的一攬子政策包含面非常廣,有針對種地成本增加的補貼,有針對糧價偏低的補貼,有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補貼。這對于保障農民的收益,保證農民的種地積極性非常有意義。
下面,再讓我們看一下,現階段的糧食價格和化肥價格,玉米和小麥價格可謂是冰火兩重天,玉米價格一天兩漲,小麥價格則是一天兩跌,而化肥價格則是上漲50-100元,具體什么情況讓我們看一下。
玉米價格“一天兩漲”
當下,基層農戶手中余糧所剩不多,余糧主要集中在深加工企業、飼料企業和貿易商手中,玉米購銷基本上已經接近尾聲,市場玉米流通量一直處于低位,部分地區封控加上成品油價格的上漲,物流運輸成本大漲,是阻礙玉米上量的重要原因,而目前依然有很多地區處于封控狀態,企業庫存經過一段時間的消耗,后續供應捉襟見肘,部分企業不得不提高玉米收購價格,以刺激玉米上量。據了解,部分企業甚至在一天之內兩次上調收購價格。
對于后續玉米價格走勢,業內普遍的觀點是震蕩偏強,易漲難跌,但上漲幅度不會很大。
玉米價格會漲,一方面是因為今年《一號文件》中反復強調油料作物的種植,加上大豆種植補貼比玉米種植補貼高200元/畝,此前也明確今年將會增加2000萬畝的大豆種植面積,也就意味著玉米種植面積將會減少2000萬畝,玉米缺口將會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短期國內物流難以明顯好轉,企業提高收購價格對上量的推動作用也不大,加上貿易商普遍看好后市價格,還會惜售刺激漲價。
玉米價格的上漲幅度不會很大主要是由兩方面的原因:1、現在的進口玉米完稅價格為1.5元左右,進口優勢減弱。2、雖然目前生豬產能供過于求,但由于豬價持續低迷,產能正在縮減,而且在飼料端還有定向投放的幾千萬噸稻谷和小麥的替代。
小麥“一天兩跌”
同玉米價格一天兩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麥價格的一天兩跌,多家企業下調小麥收購價格,而且是一天下調兩次,經過下調之后小麥價格最大跌幅達到了1毛,致使部分地區小麥價格跌破1.5元。
根據當下市場我們可以推測,小麥價格撐不住了,短時間恐怕都會呈現弱勢運行。需求端方面,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面粉需求將會一直處于低位,面粉企業開機率降低,由于小麥價格過高,在飼料端替代玉米的優勢也是大幅減少,加上預計2000萬噸稻谷的拍賣,飼料方面的小麥需求也會減弱。供應端方面,雖然基層余糧已經不多了,但是距離新小麥上市的時間越來越近,企業采購也是按需持謹慎態度,中儲糧近期拍賣不斷,也在增加市場小麥供應量。
不論從需求端來看,還是從供應端來看,近期小麥價格都將呈現下跌走勢,而且下跌可能會一直持續到6、7月份新麥完全上市之后。
化肥上漲50-100元
進入2022年之后,包括復合肥、磷銨、鉀肥等化肥的價格都迎來了大幅上漲。化肥價格大漲的邏輯主要有幾個方面:
1、俄烏沖突影響國際化肥出口總量,致使國際化肥供應緊張,價格上漲后波及我國;
2、交通運輸不暢,化肥原料到貨速度偏慢,原料價格高位震蕩,化肥企業的成本壓力增加,只能提高產品價格;
3、春耕進入關鍵期,化肥需求進入旺季;
4、運輸不暢,貨物達到基層經銷商手中難度偏高,終端供應緊張。
相比于年前的行情,當下化肥主流價格普遍上漲了50-100元/噸,山東復合肥企業的報價中,純硫基51%S(3*17)4800元/噸,45%S(3*15)3780元/噸,控釋44%CL(28:8:8)3850元/噸。磷酸二銨的價格中,山東地區64%顆粒二銨出庫報價3900-3950元/噸。鉀肥的價格中,山東地區50%硫酸鉀顆粒,5000-5200元/噸,50%硫酸鉀粉,4700-4850元/噸。
后續化肥價格,復合肥、磷銨預計短期依然高位運行,而鉀肥市場雖然貨源緊張,且交通運輸不暢,但市場需求偏肉,供需兩不旺,將會以穩為主。
何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