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有一部分病人通過嚴格飲食控制,可以逐漸控制,但其中仍有10%-20%的患者因控制不當(飲食、生活不規律),最后需要手術治療。傳統的痔瘡手術是“混合痔外剝內扎術”,但因為術后多出現肛門疼痛、水腫、便后出血、恢復時間長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有一部分病人通過嚴格飲食控制,可以逐漸控制,但其中仍有10%-20%的患者因控制不當(飲食、生活不規律),最后需要手術治療。
傳統的痔瘡手術是“混合痔外剝內扎術”,但因為術后多出現肛門疼痛、水腫、便后出血、恢復時間長、遠期肛門狹窄等而被人所詬病。
除了傳統的混合痔外剝內扎術,近年來又興起了另一種痔瘡手術,即痔瘡環切術。
什么是痔瘡環切術?
即使用吻合器,通過切除痔核上方的直腸粘膜使痔核向上懸吊,解決內痔脫垂以及切除粘膜的同時,又能阻斷供應痔核的血流,使痔核缺血而因萎縮。英文縮寫是PPH術。
自1998年Longo在羅馬國際肛腸會議上報道PPH術后,以其為代表的微創治療混合痔的理論得到較快發展,目前全國有將近四十個省市開展此項技術。
痔瘡環切術的優缺點是什么?
隨著PPH手術的臨床推廣和普及應用,相關報道也越來越多,效果也各不相同。
多項研究表明,盡管PPH手術有手術時間短、術后疼痛輕,恢復快、患者滿意度高等優勢,但其遠期療效仍不盡如人意,仍有復發可能。而且費用較大,光那把吻合器都要好幾千了。
其次,PPH術后總的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傳統開刀手術無明顯差別,也仍然會有疼痛、出血、水腫等可能。
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直腸陰道瘺,盆腔膿腫,直腸穿孔等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影響較大。基于此原因,近年來歐美許多醫院對PPH的應用呈下降趨勢。
什么情況下使用痔瘡環切術比較好?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的適應癥,主要包括:三度、四度的痔瘡,保守治療失敗的二度內痔以及環狀痔;直腸脫垂也可以運用此方法。
在正確選擇PPH手術適應癥的前提下,針對患者痔核的嚴重程度采取個體化的治療,比如配合局部聚桂醇硬化劑注射治療等。
痔瘡手術,無論手術怎么做,患者都會覺得難堪,術前的灌腸、洗腸,術中的麻醉,術后的肛門疼痛、異味、出血、水腫等,都會令人無所適從。所以對于痔瘡,就要早期預防,做到清淡飲食,做到保持大便通暢。
王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