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看到下圖中形狀各異的金屬環,你可能以為是什么銅絲藝術。其實,它們是一代女性疼痛的記憶——節育環。幾年前,藝術家周雯靜將收集到的300個形狀迥異的節育環制作成首飾,進行展覽。周雯靜表示,這個“特殊的展覽”初衷是源于她的母親。當時,周雯靜陪媽媽
看到下圖中形狀各異的金屬環,你可能以為是什么銅絲藝術。其實,它們是一代女性疼痛的記憶——節育環。
幾年前,藝術家周雯靜將收集到的300個形狀迥異的節育環制作成首飾,進行展覽。周雯靜表示,這個“特殊的展覽”初衷是源于她的母親。當時,周雯靜陪媽媽去摘除節育環,但由于放置時間太久,金屬和肉長在一起,造成術后大出血,引發一系列并發癥。
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10》發布的數據,在1980~2009年,我國女性共使用宮內節育器2.86億次,至少有1~2億女性上環,占全世界的2/3。
節育環真的“戴上就能避孕”?讓女性上環,是危害還是健康?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問題。
一、“超期帶環”危害女性健康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數以億計的中國女性采取長效節育措施,但由于科普不到位,很多人把“長效”當作“永久”,將金屬環遺忘在體內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據《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統計,1980年至2018年的38年間,全國共實施放置節育環手術3.46億次,而取出節育環手術僅1.06億次,上環者與取環者的人數嚴重不平衡。有統計發現,中國女性的戴環平均時長達20.96年,大大超出了節育環的有效期限。
由此可見,超期帶環,威脅著我國數億婦女的健康。
二、過期未取環,會發生什么?
明明已經過期的節育環,為何不取出?
根據生命時報報道,在我國超期戴環的女性中,約4成女性是因為怕痛,擔心取出困難;約3成女性覺得取不取環都無所謂;約1成女性忘記有環在體內,還有13%的女性完全不知道要取出。
未取出的節育環都在哪里?很大一部分仍停留在子宮里。節育環如未能按時取出,可能會慢慢嵌入到子宮肌層,導致取出困難。若進一步穿透子宮壁,進入腹腔,就會發生節育環異位,可能出現扎入直腸、劃破腸管等情況。
另外,女性絕經后,其生殖免疫力下降,如果節育環長期置于子宮內,可能增加感染機會,導致各種婦科炎癥,嚴重時可致宮腔積膿,甚至要切除子宮。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鐘穎副主任醫師提醒:節育環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到了使用年限,仍希望繼續放環的,建議更換節育環;如果發現有可疑病變,或者有異常出血,建議取環的同時進行診刮。
那么,節育環的“保質期”有多長呢?這是根據節育環的材質而定。
不銹鋼金屬環可放15~20年,硅膠、塑料或其他類型節育環可放置5~7年,取環時間應根據材質,合理選取。
但對于已經絕經的女性來說,其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下降,子宮逐漸萎縮,節育環容易發生嵌入。因此,絕經期后的女性,建議在一年內取出節育環。
三、避孕并非是女性一個人的事情
節育環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避孕方式,成功率高達98%,且不影響卵巢功能,取出后還能繼續懷孕。如果能規范操作,選擇適合的材質,并在對應時間內取出,節育環也是一種健康的避孕選擇。
然而,避孕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除了女性“出力”,男性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減輕伴侶的避孕壓力。男性避孕,具體可以做些什么呢?
1、安全套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避孕方式,避孕成功率雖沒有節育環高,但卻可以在避孕的同時,一定程度上預防性傳播疾病。
2、結扎
與女性結扎一樣,男性結扎也是有創的避孕方式。男性結扎是采用輸精管結扎術,手術風險和損傷比女性結扎小,并且是可逆的。
3、男性避孕針
這是本世紀的最新發明,由印度科學家研究出來的注射型避孕藥(RISUG)。使用前,需先暴露輸精管,再注射一種叫Vasalgel的人工凝膠注射,使輸精管壁形成一層透明“屏障”,達到避孕效果。
4、男性避孕藥
和女性口服的短效避孕藥一樣,男性也可以通過口服藥物來避孕。目前,男性避孕藥已經通過了一期的臨床實驗,相信不久后就能聽到這方面的好消息。
避孕不是女性一個人的事情,在小九看來,目前最經濟有效的方法還是安全套,不僅能避孕,還能防止部分疾病傳播。當然,合適的避孕方法還是要根據自身、夫妻的情況來考慮的。
參考資料:
[1]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子宮里長出“魚鉤”,節育環過期不取到底有多危險?.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2019-08-15
[3]終于快要等到男性避孕藥問世了!. 第十一診室. 2018-05-23
金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