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陳子涵李一凡劉雨萱編輯:王硯菥指導老師:劉楠寵物骨灰晶石2000元、基因鉆石7000元,還有爪印銀牌等,我國城鎮寵物貓狗的數量已經突破1億只,消費市場規模達2065億元,寵物經濟火熱,寵物殯葬業也迅猛發展。2021年4月,媒體探訪荒廢
作者:陳子涵 李一凡 劉雨萱 編輯:王硯菥 指導老師:劉楠
寵物骨灰晶石2000元、基因鉆石7000元,還有爪印銀牌等,我國城鎮寵物貓狗的數量已經突破1億只,消費市場規模達2065億元,寵物經濟火熱,寵物殯葬業也迅猛發展。
2021年4月,媒體探訪荒廢三年的天使城寵物墓地,由于租地糾紛,曾花幾千到萬元買寵物墓地的人們,不得不集資續租土地,游走于灰色地帶的寵物殯葬產業被格外關注。
大地傳媒作者探訪了三位寵物主人,他們都曾選擇殯葬機構,給自己的“毛孩子”辦一場體面的葬禮。他們為寵物念經超度、做金紀念章,也目睹了寵物殯葬機構“惡性競爭風潮”、多次搬遷、資質申請困難等問題。
一邊是動物尸體無公害處理等環境要求,一邊是寵物殯葬機構老板的“游擊戰”,搭建直播間讓寵物主遠程參與火化等,還有專家提倡“綠色寵物殯葬”,火熱的寵物殯葬業,該如何健康托舉寵物主人們的愛與紀念?
一、給“毛孩子”體面而昂貴的告別
2歲的“蠢大”,是李玥錦養的新兔子。李玥錦把它從北京游樂場娛樂項目中“救回來”,希望它健康快樂地活著。
“游樂場它特別可憐,我一伸手它就過來了,跟它比較有緣分。我還有一只小灰灰,純屬就是長得像呆萌,真是絕了”。
90后的李玥錦正在某音樂學院讀研,她家里擺放著許多兔子和胡蘿卜的陶瓷小擺件,看到這些,她常忍不住會流淚,想起曾陪伴她高考在內的6年半青春歲月的小伙伴“呆萌”。
“呆萌”是一只寵物兔,一年多前,送別它時,李玥錦精心選擇了一家寵物殯葬機構,火化、做金紀念章等,她在呆萌身后事上花費了近8000元。
在李玥錦選擇的殯葬機構,紀念品形式有寵物樹、寵物銀牌、骨灰鉆石、寵物線上紀念碑、 骨灰寄存等。李玥錦在呆萌火化之后,做了一個金紀念章。
那時,李玥錦選擇的寵物殯葬機構在豐臺區王佐鎮的村子,街道不寬,路旁零零散散停了幾輛轎車。工作室在一個三岔路口,是雙層建筑,沒有招牌。2019年年底,這里開始大拆招牌,張山的店的牌子是在那時被拆除。
李玥錦還記得,自己推開大門,就聽到崩潰的哭聲迎面撲來,一位五十歲上下的阿姨正在送別自己的愛犬。房間里的氣氛肅穆又壓抑,和人類的殯儀館一樣。一位工作人員走上前在輕聲安慰李玥錦,讓她帶著兔子在一旁稍等。李玥錦認為當時自己還算比較理智,“雖然很悲傷但是也沒有哭。”
阿姨被老伴扶著離開,工作人員接過呆萌,把它放置在一個操作臺上,用軟刷輕輕清理毛發和身體。李玥錦選擇獨自一人在佛教告別室里和呆萌進行最后的告別,她靜靜地看著呆萌,最后摸了摸它的身體。
半個小時后,火化結束。工作人員將呆萌的骨灰掃好裝進一個小骨灰罐里,挑了呆萌的一段骨頭交給李玥錦作為紀念。李玥錦將兔子呆萌的骨灰帶回去放在了家里 ,她希望呆萌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一直陪在自己身邊。
在李玥錦的佛教信仰中,骨灰放家里有著辟邪的作用,她還把自己的一縷頭發和呆萌的一撮毛被緊緊綁在一起用以紀念。
像李玥錦這樣的寵物主人,在現代社會并不鮮見。根據《2020年寵物行業白皮書》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寵物貓狗的數量達10084萬只,消費市場規模達2065億元。截至2020年11年,我國當年共新增超過1200家寵物殯葬相關企業,同比增長447%,超過歷史相關企業增量的總和。
寵物經濟火熱,在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寵物殯葬行業逐漸走入人們視野。
如今,除了寵物葬禮流程,紀念品的價格不菲,甚至遠超火化的價格。安靈碑是較為保守的紀念品,現在市場上推出的還有骨灰晶石、基因鉆石、爪印銀牌等,晶石2000元起步,鉆石則在7000元上下。
“這些紀念品是盈利為主的服務項目,涉及到養動物的個人情感,我是很尊重這種情感的,但是我還是不是很主張這樣,”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會長秦肖娜倡導,“把這種愛和情感普及到關注到別的動物如流浪動物身上去,也許會覺得自己更高尚一點,更普愛一點。”
二、寵物主人們的心愿
兩個月前,章麟在寵物紀念品設計師朋友的店里看上了一個新款鉆石,想用“三三”的骨灰或毛發做一顆鉆石,但直到現在都未下單。“價格快趕上真鉆了。”
“三三”是一只圣伯納犬。
章麟還記得,三三的遺體被抬到不銹鋼操作臺上,軟刷和毛巾輕柔地撫過它的身體,毛發重新變得順滑光亮。清潔結束后,房間里響起佛教音樂,中年男人嘴里念起超度佛經。漫長的十分鐘里,章麟逐漸感到釋然,盡管他不信佛也聽不懂佛經的內容。
音樂停止,男人示意主人和寵物做最后的告別。
章麟一直自稱為“三三的爹”,稱三三為“女兒”,他們一起去過海邊,走過川藏、滇藏、青藏線,到過珠峰大本營。章麟至今還記得三三第一次見到雪的樣子,它深埋在基因深處的本性完全被調動了出來。章麟當即決定一定要帶它去看高山雪原。三三八歲的時候,一人一狗一車向著珠穆朗瑪前進,三三成了中國第一只達到珠峰大本營的圣伯納犬。
圣伯納犬的壽命大多集中在9到12歲,所以在三三七、八歲剛剛步入老年期的時候,章麟已經意識到這一天終將到來。幾年前,10歲的圣伯納犬三三無疾而終。他擔心在大城市里,沒有土埋條件,也不愿意隨意找一個草坪埋了,最終選擇殯葬機構。
寵物的壽命比人短,送走寵物成了寵物主們的必修課。像章麟一樣,選擇為寵物舉行一場“葬禮”并火化的主人不在少數。
2020年12月29日,寵物醫院ICU送走玄玄的那晚,蘇靜河從北京地鐵的牡丹園站一直哭到惠新西街北口。玄玄是蘇靜河讀研期間在海淀文慧園收養的一只流浪貓,“對于像我一樣北漂的年輕人來說,寵物跟家人一樣。”
再三思量后,蘇靜河選擇為玄玄進行火化和殯葬。
“我曾想過把玄玄找個地方埋起來,可是一來我住處不穩定,經常搬家;二來北京的土地管理制度也不允許土地埋葬。寵物墓地確實又比較貴,位置太偏也不方便。” 經過對規定、價格、方便程度多方面權衡后,她最終選擇了火化方式。
出于對寵物醫院的信任,蘇靜河選擇了寵物醫院推薦的那家寵物殯葬機構。問及寵物殯葬機構的具體名稱細節,她并不了解,在交了不到1000元后,她要做的便只是等待消息去領回骨灰。
據了解,國內正規的寵物殯葬機構,流程大多是清潔遺體、念經超度、告別儀式和火化。
在最后的告別儀式上,章麟沉浸在喪寵的情緒里,一句話也說不出。操作臺上的三三被緩緩推進火化爐,他通過爐后的小窗口最后看了一眼,三三閉著雙眼像座雕塑一樣躺在操作臺上。機構規定,只要寵物主人愿意并且能承受,他可以通過窗口去看整個火化過程。
半個小時左右,工作人員將骨灰裝進罐里交給章麟。“我那個時候情緒很崩潰,整個儀式結束后,我終于可以告訴自己這一階段要過去了。”
葬禮,對于寵物主人來說,意義特別。“我感覺超度的經文也像是在放給我聽,讓我知道我家狗子其實是解脫了,再沒有病痛折磨了。那天特別晴朗,天特別藍,像是在告訴我她回汪星了。”在云南送走了自己愛犬的一位寵物主分享道。
三、“偷偷摸摸”的寵物殯葬業
葬禮和紀念品緩和了悲傷,但殯葬機構卻始終籠罩在灰色中。
章麟在準備三三的葬禮時,比對了機構的線上信息和寵物店的線下推薦之后選擇了上海釋友寵物殯葬機構。在結局突然來臨的時候,章麟立即聯系了釋友。
對方很小心謹慎,讓章麟帶著三三開車到某一指定地點,在那里碰面之后才引著章麟去釋友的所在地。
“我開著車跟著他走,七轉八繞到郊區小路邊上一層樓的房子,附近沒有任何標識。他停下并去拉開了卷簾門,我把車開進去,里面是車庫。” 從車庫開門再往里走,是一塊空地,中間有操作臺和火化爐。“像個鍋爐房一樣。”
章麟回想起來有些哭笑不得,明明為寵物做殯葬和火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過程卻像在干壞事接頭一樣偷偷摸摸。
后來他了解到,周圍村民忌諱殯葬場所開在自己家附近,釋友的工作人員不得不盡量隱藏自己的工作。村民發現后會想辦法趕人,他們不得不再一次搬遷。搬遷已發生過多次。
李玥錦選擇的北京寵物殯葬機構也被迫將火化爐搬到遠離居民區的地方。老板張山告訴記者,“鄰居會怕的,他們對生離死別的概念還比較傳統,誰樂意弄一個八寶山在門口啊。”
經過與鄰居的多次協商,張山搬離了火化爐。爐店分離后,寵物遺體需要集中在晚上進行火化。張山在門店里搭了個直播間,讓寵物主可以遠程參與火化。
像章麟站在一旁親眼目睹愛寵被火化的情況,如今已不可能發生。據張山回憶,2017年到2018年的話是創業熱潮,到了2019年,寵物殯葬行業出現“惡性競爭風潮”,各家寵物殯葬機構之間相互舉報,相關部門反復排查,各家機構只得頻繁搬店,甚至直接退出。張山正是這場風波的親歷和見證者。張山解釋,這是為了防止行業內的惡性競爭, “同行會去做一些黑料舉報你”。
寵物標本業務在上架后不久,就被取締了。張山的解釋是,標本或許會對顧客造成二次傷害。“我見過太多最后抱著標本回來哭哭啼啼地要求火化(標本)的了”。標本的制作時間長,價格貴,顧客看著又常常感傷,所以一般要做標本的顧客,張山會選擇跟他談半個小時以上,告訴客人所有做標本的弊端,實在沒辦法了才會答應。給小鳥、烏龜做標本張山一般不會拒絕,“它跟狗啊貓啊不一樣,互動率沒那么高,所以感情的投入也不一樣。”
張山的店后來又拓展了3D玩偶這一業務。張山認為,玩偶也只是標本的替代品。因為廠家經營不善,這項業務也黃了。他們也沒有找到下一家,“3D玩偶在國內還是有一定的技術門檻,而且玩偶做得再像,對于主人來說也是不像的。”
用舉報來競爭,與寵物殯葬行業的難以自證清白的灰色性質分不開。
張山的店曾接待過一位客人,是個老阿姨,上來就問“你們這是不是正規的?”“你們有證嗎?怎么證明啊?”“你這火化的是不是我們家的啊?”一連串犀利的問題實在讓工作人員招架不住。
在阿姨眼里,愛犬雖然被推進火化爐,但是后面的操作人員在她看來卻是負責“貍貓換太子”的,自家狗狗則被偷偷運走賣給狗肉館子了。任憑工作人員如何解釋,也不管張山提出的調操作間的監控錄像的方案,阿姨始終堅持己見,并要求張山“告訴我,我們家狗去哪了,花多少錢我都會把它買下來”。
張山交不出狗,且缺少官方認證,張山的店無法作出明確的回應以自證清白,假火化這一問題則更難以證明。最后,阿姨放話要告他們,卻在搜集資料的時候被告知國內暫時還沒有條件去做認證假火化。半個月后她又回店里向工作人員道歉。
四、寵物殯葬業的灰色地帶:資質難申請
張山的店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擁有動物尸體無公害處理資質的機構,但資質的申請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動物尸體無公害處理資質的證明在國內并沒有明確的行政劃分,各個機關部門之間很容易出現“踢皮球”的情況,跑了有一年多,他們才將證書和經營范圍辦下來。
工商、民政、環保、消防、公安等等,張山都跑過,得到的統一答復是沒有相關手續,辦不下來資格證。最后還是民政的一個朋友托關系,才給辦下來。 張山感慨,寵物殯葬業一直游離于灰色地帶,沒有明確管轄單位,亟需普及和完善。
“我們提倡綠色殯葬,”首都寵物協會會長秦肖娜對此評論說,“我們都知道有些火化是有污染的,所以我們建議是將動物的墓地選在耕地之外的荒山,一邊植樹,一邊綠化,既可以綠化了山林,又可以解決了動物殯葬的問題。這也涉及到當地的園林部門、農業部門與慈善機構合作的問題”。
《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指出:“任何單位、個人不得隨意處置動物飼養活動中死亡的動物,動物尸體應該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如今,北京、上海、重慶、青島、大連等城市已經建成了標準的動物尸體無害化廠,但是這些廠主要針對的是養殖場、屠宰加工廠、隔離區、實驗室和流浪動物的集體化尸體處理,不少寵物主人對于這樣的處理方式有著天然的抗拒心理。
有些寵物主人還是會選擇傳統的土葬,家住哈爾濱的艷博最終選擇了將愛寵洛洛埋在了家附近的后山上。“畢竟寵物生前不會關心,寵物過世后也沒有理性到去查詢相關的規章制度。但是印象中找偏僻的地方埋葬寵物并不違反地方條例,才會選擇這樣做。”
“寵物墓地”是寵物殯葬產業鏈中更灰色的地帶。“在北京,寵物墓葬是明文規定了的是違法的。”張山說。寵物墓園非法占地的問題報道已久,但大多都未得到妥善解決。寵物墓地并沒有相關的營業資質,大多是私人在郊區租下的田地或林地,而租期一到,墓地若不續租,停止營業的話,寵物的尸骨就面臨著被挖出的風險。
2021年4月,央廣網報道了天使城寵物墓地的新聞,某網絡點評平臺上,店鋪評論中清一色是維權帖子,均聲稱“基地的管理人已經卷錢跑了”,大多表露出對自己是否能帶走愛寵尸骨問題的關心,不愿將其留在該墓園。
2017年,北京已建成動物無害化處理系統。采用“干化法”高溫高壓殺滅病原,過程中脫掉的油脂可以為化工企業提供原料,而處理的剩余物將進行生物發酵,制成沼氣用來發熱發電。然而,無害化處理大多針對流浪動物、屠宰場或實驗動物,并且是大批遺體集中處理,很多寵物主人表示無法接受自己的寵物在最后時刻被粗暴對待。
章麟認為自己算幸運的,“在三三離開的時候殯葬機構的人員給了我不少安慰,而不是像處理物件甚至處理垃圾一樣處理離世的寵物,這對于主人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送走三三后,章麟又養了兩只小狗,“我早已習慣寵物的陪伴了,沒有他們反而不習慣。”但他的微博頭像至今仍是三三在珠峰大本營的照片,三三的背后,是皚皚白雪覆蓋著的遠山和澄澈清明的天空。
注: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章麟、張山均為化名
作者介紹:陳子涵、李一凡、劉雨萱、王硯菥系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
本期排版:涂越
【版權聲明】
本文著作權歸【大地傳媒坊】所有,今日頭條已獲得信息網絡傳播權獨家授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