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前我們說起坐月子都是在自家婆婆或者自己媽媽來照顧的,隨著臺灣綜藝的走紅,看著海峽對岸的灣灣明星們在節目上把月子中心說得花好稻好,月子中心在大陸這邊也悄然興起。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月子中心”這么個詞也是在大學里看康熙來了的時候,小S在節目上大
從前我們說起坐月子都是在自家婆婆或者自己媽媽來照顧的,隨著臺灣綜藝的走紅,看著海峽對岸的灣灣明星們在節目上把月子中心說得花好稻好,月子中心在大陸這邊也悄然興起。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月子中心”這么個詞也是在大學里看康熙來了的時候,小S在節目上大談在月子中心如何如何輕松,月子餐如何如何科學健康,最吸引人的是月子中心的這些秘密配方可以讓產婦恢復少女般的身材……
目前市面上的月子中心,一般套餐價格按天數分為28天和42天,而價格從2萬至20萬不等,像那些臺灣、香港人開的就會貴一點,獨棟比酒店的貴,那這其中到底有什么差別呢?
像在《幸福三重奏》中,蔣勤勤住的是私人醫院的月子中心,蔣勤勤從待產就開始住進去了,有獨立的套房,設施服務都是最頂級的高端配置,據說每天就要幾萬塊的。這種私人醫院的月子中心就不在本文的討論之中,作為普通的寶媽,只能仰望……
扒皮月子中心價格的奧秘
差別1:月子期間母嬰用品提供的品牌和數量的不同
一般一胎的媽媽除非做了很足的功課,不然對這方面是沒有概念的。我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當時從三個月的肚子一直到6個月一直在滬上各家月子中心參觀比較,由于這個行業信息非常不透明,一般一通電話你是問不到什么信息的。
每家店都會邀請你親自前往,美其名曰,現場看了才知道。其實是你進入了他們的主場,他們才能更好地能促成你買單,以及信息不公開,是為了避免明碼標價,市場完全競爭。
其中信息不透明的一個點就是在月子期間免費提供的母嬰用品上。在合同上一般只會寫明使用高端品牌的母嬰用品,然后給你提供一個附件,上面是一張兩三頁紙的表看起來你要用的全都包含了。
事實上并不是!
我第一天到月子中心的時候,他們說月子鞋缺貨,過幾天再給我送,然后我拿出了自己準備的鞋穿,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我理所當然地認為嬰兒用的棉柔紙,指的是全棉的干濕兩用棉柔巾,一般都用全棉時代那種吧,然后月子中心給的是2提卷紙和2提抽紙,告訴我抽紙就是給寶寶擦臉的!
寶寶用的紙尿褲我在簽約的時候特地問了一下品牌,告知我是尤妮佳的,讓我比較滿意,當時對比了幾個品牌還有問了同學,說是這款比較適合男寶寶。結果后面用的是幫寶適的,紙特別硬,尺寸還偏大,我們只好用自己買的。
以下列舉了所有月子期間要用的母嬰用品,以及月子中心可能挖的坑,給各位準媽媽作參考:
1、奶粉:一般月子中心不提供,第一價格貴,第二估計眾口難調品牌難確定。新生兒月子里大概要2-3罐,看具體寶寶的胃口決定。
2、紙尿褲:新生兒平均一天用8片紙尿褲,準媽媽需要注意合同上對紙尿褲是否有限量,在實際入住月子中心后,他們會對領用量有限制,這時候就要看合同上有沒有提到,以便和他們據理力爭了。
3、干濕兩用紙巾:前面也提到了,在合同上要問清楚月子中心提供的是什么品牌的什么型號的產品,而且必須在合同上寫明,不然到時候肯定貍貓換太子。
這個寶媽自己可以趁活動多屯一些,注意要買純棉的,不要買無紡布的。前6個月用量特別大,我記得我每個月要消耗6提,也就是36包(每包200抽),之后用得越來越少了。
4、濕紙巾:這個也需要問清楚品牌,像我自己買的好奇鉑金版的棉質又厚實又柔軟,月子中心提供的是10塊錢一包的五羊,怕寶寶擦壞皮膚,我用的都是自己買的。
出門的時候寶寶可以用來擦屁屁和擦嘴,我當時屯了很多,后來發現其實濕紙巾不如干濕兩用的用得多。
5、護臀膏:合同附件上注明護臀膏一支,然后月子中心提供的并不是他們在簽約會議室展示的貝親,而是一個不知名的品牌。護臀膏是將寶寶小屁屁和尿液隔離,防止紅屁屁的
6、按摩油:給寶寶做撫觸的時候用,月子中心每天都會給寶寶洗澡,做撫觸用的,但是后來月嫂要求我們自己準備潤膚乳帶過去擦
7、潤膚乳:秋冬季節寶寶皮膚會干燥有皮屑,月子中心洗澡時候會給寶寶涂,但是房間不會準備,需要自己買。
8、碘酒+金霉素眼藥膏:前幾天寶寶肚臍沒長好需要每次都涂碘酒,等到肚臍脫落了就不用涂了。碘酒和金霉素眼藥膏是寶寶必備,身上有什么紅疙瘩,碰傷了都可以涂的萬用藥,這是紅房子的醫生推薦的。
9、寶寶衣服浴巾等:月子中心會提供,一般寶媽自己帶,因為月子中心的都是和其他嬰兒混用的,雖然都消過毒,但是還是怕不衛生,畢竟新生兒是很脆弱的,禁不起一點點怠慢。
10、產褥墊、衛生巾:產褥墊醫院就要求買了,十片根本用不掉,到時候可以給寶寶當隔尿墊用。衛生巾就用一般的衛生巾,沒必要買產婦專用的,這也是個智商稅。
11、月子鞋:棉鞋包腳跟的就行,月子中心都會提供,十幾塊錢一雙。
12、月子帽:很丑,就去月子中心路上用一下,一般不出門用不上。
差別2:催乳+月子護理套餐服務內容
別看合同上林林總總十幾項護理,其實最終目的是為了勾引你砸錢買大幾千的套餐。
在醫院就已經有很多分發廣告,標著免費上門催乳的記得不?催乳在這個行業已經是一個宰客商機,他們會告訴你催乳是要有療程的,一次上門是無法成功的。而他們每次上門費就要300-500不等。
月子中心一般套餐含2-3次催乳服務,然后催乳師前兩次會鼓勵你,你的基礎還是很好的,要努力吸,奶量就會上來的。
等到最后一次服務,催乳師會找各種理由不來你的房間,把你帶到她的辦公室,然后恐嚇你,你的乳腺管細又少,這樣下去奶量上不來的,需要再買十次套餐她可以保證開奶的效果。
而且找催乳師開奶其實也是有風險的,所謂的“專業催乳”其實并不專業。
媒體前幾天就有文章曝光過《起底催乳師培訓:吹噓人社部頒證 12天速成》,國家人社局根本沒有催乳師這個資格證書,國家職業大典也沒有催乳師這個職業。而這些交了錢就可以買證的所謂的專業催乳師手法過重很有肯能會讓產婦乳腺發炎。
沈陽晚報記者接到了一名黃女士的投訴,說自己產后找了催乳師,她上門兩次,非但沒有被揉出乳汁,反而乳房越來越腫脹,醫院一查是得了乳腺炎。等一周后治療完乳腺炎,醫生告知黃女士,她已經喪失了母乳哺育的能力。
而此時所謂的催乳師已經無影無蹤,把黃女士微信拉入了黑名單。
其實在月子里,產婦因為剛剛生產氣血不足,奶量確實是偏少的,再加上寶寶長大了吸允力增強,奶量蹭蹭蹭直往上漲。要想奶水多就要躲讓寶寶吸允,寶寶才是媽媽最好的開奶師。
首都醫科大學副主任醫師周明芳說:寶寶早期的頻繁吸吮,能把乳房中的初乳吸出,疏通乳房導管;而且寶寶吸吮越多,媽媽乳管就會越通暢,乳汁排出就越多,乳腺腫脹的情況會越少。
產后,順產24小時,剖腹產48小時內是最好的開奶時機,醫院里通常護士都會建議讓寶寶趴著不停地吸。
當寶寶吮吸乳頭時,乳頭被刺激后發信號給腦下垂體,并同時會產生一種叫做泌乳素和催產素的荷爾蒙。泌乳素傳達將血液變成母乳的命令,催產素發揮促使聚積在輸乳管中的母乳排放的作用。
所以家里有老人就會告訴你,奶是寶寶越吸越多的,其實就是寶寶發送的需求信號越多,你奶量就越多。
這樣看來,月子中心的催乳師所謂的保證奶量,也是收智商稅了。
還有其他產后護理套餐項目例如塑身、淋巴排毒、腹直肌修復、盆底肌修復等,也都是只提供一次服務,然后護理人員會告訴你,需要購買多次套餐才能夠有效果,然后他們會提供給你6666、8888的套餐,供你選擇。
其實產后身體的恢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42天是子宮恢復原來大小,惡露排盡的一個大概周期,而身體內部需要更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切勿心急。
差別3:月子餐菜單及其來源
我當時認為月子餐很有講究其實是聽說月子中心會給產婦喝一種叫生化湯的來幫助排出惡露。
生化湯在各大藥店都有賣。
如果你去問每一家月子中心他們的菜色特點,他們會告訴你,都是根據醫學專家、營養學專家搭配的菜單來配菜的。
其中港臺的比較高端神秘,有著獨家的秘方,專業的服務,深受高端人士的喜愛,自然價格也是讓人仰望的。
我曾預約過一家上市的香港人開的月子中心參觀,他們還熱情地邀請我試菜。都是選用高端的食材,是不是特別有營養先不說,精神上的滿足還是有的。
各家月子中心價格有高有低,食材的不同是一方面,另外在菜品來源也是有講究的。
價格最低的月子中心2-3萬/28天的,菜品是外包給專門做月子餐的公司的,每天按時配送來。這里有兩大缺點,第一,食品安全沒有保障,一個是配送中食物變質,另一個是外包餐飲衛生也不好管控。第二,無法定制化,比如你不愛吃豬蹄,就不能換菜,或者你今天想加量,對不起,你只能自己去買泡面吃。第三,不太美味。
那些4-6萬,在酒店包一層開月子中心的,通常月子餐都是從酒店定的。優點是,口味好,現做現吃,也可以提要求;缺點是,酒店做的大廚做慣了重油的菜,產婦要的低油少鹽控制不好。
另外一些8-20萬的,租了獨棟別墅的月子中心,從各個方面來說,口味、菜色、清淡少鹽,都是完美,畢竟買的就是服務。
差別4:母嬰護理模式
月子中心護理團隊中有育兒嫂、護士、產科醫生、兒科醫生、清潔以及管理人員這幾個角色會與寶媽有接觸。
其中育兒嫂分為一對一和一對多的照顧模式,一般價格3萬以內的月子中心會采用1對多的方式,嬰兒會有集中看管的嬰兒房由幾個個育兒嫂輪流照料。1對1的模式,就是每間房間都有一個育兒嫂與寶媽同吃同睡,照顧孩子。
總有人問我,月嫂和育兒嫂的區別在哪里?月嫂是有專業技能證書的,會做月子餐、開奶等等,同時也擅長嬰兒護理,育兒嫂在等級上差一些,還沒考到月嫂的證書,也就是月嫂可以同時做月嫂和育兒嫂,但育兒嫂通常只能帶孩子。
育兒嫂通常門檻更低一些,在月子中心的那些育兒嫂,基本上都是新手。她們由中介介紹給月子中心,月子中心向她們收取培訓費、餐費,培訓1天給一份資料,就直接上崗,然后一邊帶孩子一邊學習,準備考證。
8萬以內的月子中心給這些新手的工資很低,大概3000左右,所以基本上新手做過一單的都會想跟著客戶回家,根據行情價至少可以翻一到兩倍不止,大約在7000-15000元/月左右。
8萬以上的月子中心配備的育兒嫂或者月嫂通常都更有經驗,工資在7000-8000元/月不等。月子中心的工作相對更輕松一些,而駐家的工資更高,有些月嫂更愿意在月子中心清閑一些,而也有一些期待高薪的,總是期待找到條件好的客戶可以將她們帶回家。
護士團隊一般一個月子中心由4-5人輪流值夜班,這是月子中心的核心成員,可以算是外包育兒嫂的管理團隊吧。護士都是在各大醫院的產科工作過有豐富的嬰兒護理經驗,像給嬰兒洗澡一般都是由護士團隊來服務的。
產科醫生都是找醫院退休的醫生,一周來兩次,每個房間巡察一遍,也就是看看傷口恢復的情況,問一下惡露還有多少。
兒科醫生每周來一次,查一下寶寶的黃疸指數,肚臍長好了沒有,以及有些寶寶會有濕疹、眼屎、脹氣,嚴重的還是會建議你及時就醫。
一般來說,價位更高的8萬以上的配備的人員會更專業,服務更周到,但總體模式還是以上提到的這些。
差別5:場地是租酒店or獨棟
以上海為例,獨棟的一般在浦東濱江地區,獨棟比酒店高端之處在:
1、獨棟通常都是重新裝修,設施齊全,像安裝新風系統、每間房間獨立的純凈水、智能馬桶、紅外線淋雨系統等等,VIP房還有獨立的寶寶洗浴間和洗衣房,不用和別人共用。
酒店的設施一般都比較舊,清潔的人員也是和酒店共用的,洗衣服都要送去統一的洗衣間,用同一個烘干機,我那時候都是在自己房間洗完衣服,晾在窗臺的。
2、酒店房間的價差一個是房間大小及配備設施不同,還有就是朝向不同,最貴的就是朝南,價格排序是東南>西南>朝北。
而濱江獨棟的月子中心的VIP房間,還有江景房,一般江景房價格高達20萬一個月,價格很是辣手。拉開窗簾就能看見,每天在浦江兩岸穿梭的貨運輪渡。
差別6:其他服務
1、滿月照
月子中心的合同上會注明,贈送2-3張照片。其實寶寶的出生照、滿月照,現在很多攝影公司為了拉客戶,都會提供免費上門拍照,免費增送2-3張照片,其他的需要另外購買,月子中心并不需要承擔成本,反而還會有提成收入。
通常寶寶拍了照片,爸爸媽媽挑照片的時候越看越喜歡,就忍不住會購買套餐。我在做產后護理的時候,和其他媽媽聊天得知,攝影公司提供的報價比大眾點評上他們對外的報價還貴一些,因為他們還要額外支付傭金給月子中心。通常拍一套照片,根據選擇照片的數量不同,有4888元和8888元兩種套餐可以選擇。
2、滿月理發
滿月理發也是同一種套路,服務人員免費理完發就會問你,是要做幾支筆,選擇筆的套餐還是筆加印章的套餐,套餐一般在1500左右。
總的來說,除了日常母嬰護理的服務,月子中心提供的產后修復、滿月拍照以及滿月理發,都是不必付出成本的,還會增加收入。他們和這些商家合作,利用月子中心的客戶資源,讓客戶進行二次、三次消費。
在經濟學上這種做法稱為異業聯盟,作為客戶本身的體驗來說,感覺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進了這扇門,扒一層皮才能出去。
還有一些月子中心會有產婦洗頭、瑜伽等項目,我沒有體驗過不太好評判,想來可能模式差不多。
什么情況下需要去月子中心
1、家里地方小,想避免家庭矛盾,安心坐月子的人
家里地方小,租房的,婆婆或者自己媽媽來照顧沒地方住,親戚朋友來探望不方便的人。月子中心的房間雖然并不大,但是畢竟是一個機構,看起來體面。而且月子中心一般都有會客室,工作人員會建議客人不要待太久,影響了產婦休息。
在月子中心婆婆媽媽也都不用陪夜,也就避免了爭吵,老公下班來抱抱娃就可以了,也不會看不順眼,避免產后憂郁。
2、雙胎、難產或者大齡產婦,需要靜養的人
我之前選擇去月子中心也是因為雙胎的寶寶一般會偏小,寶寶剛出生體質偏弱,月子中心有醫生護士,會更安心。后來生完孩子社區醫院給我打電話問我在哪里坐月子,說是有社區醫生會定期上門檢查的, 想想其實在家坐月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難產或者大齡產婦身體會比較弱,在家坐月子難免會遇到很多家庭瑣事煩心傷身,到月子中心靜養是不錯的選擇。
如何挑選月子中心
1、按照預算來挑選
月子中心的價格有三個檔次,第一檔2-4萬,第二檔4-8萬,第三檔8-20萬。
通常普通家庭都會選擇第一檔或者第二檔,孕婦在挑選的時候免不了會越挑越貴,尤其是在孕晚期就會開始擔心產后的境況,想挑選好一點的環境“犒勞自己”。
不過建議還是嚴守預算,畢竟生娃只是一個很短的階段,今后養娃還是很費錢的。
如果預算不限制,那則是挑越貴的越好,當時看了江景房的月子中心,雖然江景很雞肋,但是嬰兒獨立浴室、新風系統、獨立洗衣房的配置,讓我很是心動的。
2、設定底線
挑選月子中心的時候,要明確自己的底線是什么,比如一定要1對1的模式,要有新風系統等等,沒有一家月子中心是完美的,要求太多只能不停地抬高預算。
理性挑選合適的月子中心就要給自己設定好自己的底線標準是什么,達到要求即可。畢竟坐月子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養娃可是二十年的事情。
不去月子中心的話還有哪些坐月子的方式
1、婆婆或者自己媽媽來照顧,or老公請假照顧
婆婆和媽媽大概率上在密集接觸中肯定是火星撞地球,絕對把家里搞得烏煙瘴氣的,兩種生物不建議同時存在。在這里1+1絕對<2,必須慎重!
婆婆和媽媽擇一,通常會選擇自己的媽媽,畢竟親生的相處起來總會好一些,婆婆更多地會考慮自己的兒子、孫子一點,稍有照顧不周,容易產后憂郁。
產后抑郁癥(postpartum depression)是指女性于產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郁癥狀或典型的抑郁發作,與產后心緒不寧和產后精神病同屬產褥期精神綜合征。發病率在 15%~30%。典型的產后抑郁癥于產后6周內發生,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復發率。其臨床特征與其他時間抑郁發作無明顯區別。
產后女性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加上身體不適,每3個小時起來一次喂奶太累等原因,容易和老公產生矛盾,不建議讓老公請假照顧。
1957年,社會學家E.E. Lemasters經過調查發現,頭胎后83%的夫妻會經歷中度甚至重度的婚姻危機。
2、請月嫂駐家照顧
月嫂駐家比起月子中心經濟實惠,月嫂根據專業度的不同薪資要求在8000-20000元/月不等,同樣是月子中心一個月的錢,可以在家請2-3個月的月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月嫂的服務中只包含寶媽和寶寶的護理及月子餐,其他家人以及月嫂的三頓飯,及家務是不包括的,需要家人每天按照月嫂提供的菜單去買菜,做飯。所以有些人家請了月嫂后還需要另外再請鐘點工保姆來做飯做家務。
從我個人經驗來說,從正規中介找月嫂是最靠譜的途徑,雖然中介費價格略高,切勿貪圖便宜跳過中介私下與月嫂簽訂合同。
我當時坐完月子,將月子中心的月嫂帶回家繼續帶孩子,當時因為月嫂和月子中心中介費沒談攏,月嫂私下找的我們家。我們認為相處一個月阿姨人還是不錯的,就同意了。
結果在我家還未到一個月的時候,月嫂在晚上帶孩子的時候睡著了,把我家大寶摔在了地上。幸虧當時安裝了監控,我聽到大寶哭聲凄厲立即查看了監控才發現。幸而檢查后大寶一切正常,想想就后怕,月嫂第二天就不告而別了,如果出了事,找誰追究責任?
另外再講一個事例,因我家是雙胞胎,家人帶不過來,后來又繼續找阿姨帶娃。有熟人推薦了育兒嫂,證書齊全,說是專帶雙胞胎的。這個育兒嫂晚上8點帶寶寶睡覺,三個月的寶寶一晚上不給他們吃奶,也不換尿布,衣服床單都尿濕了,寶寶都沒哭。
我半夜起來吸奶,邊看監控就感覺不對,我家的兩個娃是很鬧人的每天半夜必然大哭把全家人都吵醒,居然這一夜這么太平。反復查看監控后,我們懷疑阿姨給寶寶吃了類似安眠藥的東西,寶寶肚子餓、尿濕了都不哭,在監控里就看到兩個娃無力地揮舞著小手。看得好心痛。
苦于無證據,又是熟人介紹的不好撕破臉,第二天一早只能付了一天的錢,請走這位大神。記得當時她走的時候還問了句,她犯了什么錯?不就是晚上沒給喝奶以及沒有換紙尿褲嗎?樣子還特別委屈,特別理直氣壯。
結語:都說女人苦,生完娃的女人是苦中苦。不過有苦才有樂。生完娃的這一年可以說是我人生的至黑至暗的時刻,家里鬧得天翻地覆,我產后抑郁幾度離家出走,寶寶也經歷過很多有驚無險的事件。現在回想起來,我感恩這一切,感恩兩個小天使的到來,讓我的人生又晉了一級。
我是@家有雙黃蛋,一對同卵雙胞胎男寶寶的媽媽,一個浪漫主義的雙魚女嫁給了固執古板的處女男,一個上海的姑娘嫁給了安徽的男生,嫁給了愛情。
歡迎大家關注熱愛生活的我,聽我講述屬于我自己的故事,和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一起打怪晉級~
張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