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關節總是會出現酸痛。有的是因為陰雨天氣,有的是因為勞累過度。現在,還有很多年輕人也出現了關節疼痛的毛病。同時,現在得頸椎病、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化。很多人總想找點藥吃一下,希望能緩解癥
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關節總是會出現酸痛。有的是因為陰雨天氣,有的是因為勞累過度。現在,還有很多年輕人也出現了關節疼痛的毛病。
同時,現在得頸椎病、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化。很多人總想找點藥吃一下,希望能緩解癥狀,但總是怕副作用太大,不知如何選擇。
在中醫看來,這類疾病都屬于既有正氣不足,又感受了風、寒、濕、熱等外邪,阻滯經絡,痹阻氣血,使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中醫統稱為——痹癥(痹,讀音必)。
痹癥簡單地說,就是肌肉、關節、筋骨的痛、麻、熱、腫,活動受限。導致痹癥的原因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癥狀也有所區別,用藥也不同,對癥用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風寒濕痹:關節疼痛腫脹,陰雨天加重,患處怕風怕冷
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疼痛,多見于老年人,是由風、寒、濕三邪侵襲人所導致氣血不通引起。尤其一遇上陰雨天氣就會發作,或者加重。
遇到這種痹癥,就要選擇能祛除風、寒、濕三種邪氣的藥物。
代表中成藥:
1、木瓜丸
由木瓜、當歸、川芎、白芷、威靈仙、狗脊、牛膝、雞血藤、海風藤、人參、制川烏、制草烏組成。
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用于因受風、受寒、著濕而導致的各種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局部怕風怕冷、肢體麻木、腰膝痿軟等。
2、麝香追風膏
祛風散寒,活血止痛。外貼使用,用于風濕痛、關節痛,筋骨痛,神經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扭傷、挫傷。
3、追風丸
用于風邪偏重的“行痹”。行痹特點是肢體關節疼痛,涉及多個關節,上下左右游走不定,同時也有怕風,筋骨軟弱,手足麻木,腰背疼痛,行走艱難的癥狀。
4、藥酒丸
用于寒邪偏重的“痛痹”。痛痹的特點是痛有定處,但肢體關節疼痛劇烈,遇熱疼痛減輕,遇寒疼痛加重,關節麻木,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不熱,下肢軟弱。
5、天麻丸
用于濕邪偏重的“著痹”。著痹的特點是肢體關節疼痛重著、酸楚,或有腫脹,痛有定處,肌膚麻木不仁,手足困重,活動不便,腰酸腿痛。
6、頸復康顆粒
用于風濕瘀阻所致的頸椎病,一遇陰雨天或著涼以后,頸背部疼痛加重,頭暈、頸項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二、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灼熱,疼痛拒碰,遇冷緩解
有一類的痹癥比較明顯的特點的是,患處局部紅腫、灼熱,一碰就痛得厲害,有時有皮下結節或紅斑,遇冷則緩解,疼痛游走不定,涉及多個關節。
同時可能伴有發熱、惡風、汗出、口渴、煩躁不安等全身癥狀,舌質紅,舌苔黃或黃膩。
這類痹癥,屬于熱痹,是感受風、濕、熱邪,或者風寒濕邪郁久化熱而導致的,所以有熱邪的癥狀,一般發病比較急,青壯年居多。
遇到這種痹癥,就要選擇能祛除風、濕、熱三種邪氣的藥物。
代表中成藥:
1、豨桐丸(豨,讀音稀)
由豨薟草、臭梧桐葉組成。
清熱祛濕、散風止痛,用于風濕熱痹引起的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腰膝酸軟、步履艱難等。
2、當歸拈痛丸
用于濕熱所致的痹病,但濕比熱重,癥見周身肢節腫痛、肩痛沉重、胸腹滿脹,關節紅腫熱痛,或小腿、腳部關節紅腫熱痛;亦可用于瘡瘍。
3、濕熱痹膠囊
用于濕熱痹證,但熱比濕重,癥狀為肌肉或關節紅腫熱痛,有沉重感,步履艱難、發熱、口渴又不想喝水,煩躁不安,小便黃。
4、二妙丸
由炒蒼術、炒黃柏組成。
用于濕熱下注導致的腳、膝、踝等下部關節紅腫疼痛。
5、通絡止痛膠囊
用于濕熱阻絡型痹癥引起的骨關節炎、關節腫痛,肢體沉重,活動不利的輔助治療。
三、風濕瘀阻:關節刺痛,痛位固定,夜間痛甚
有一類痹癥表現是肢體關節疼痛,這種疼痛是以刺痛為主,疼痛劇烈,疼痛部位固定,一按更痛,而且夜間比白天疼得更厲害。
同時,還有肢體麻木、下肢痿軟、不能翻身、舌質暗紫、舌苔有瘀點等癥狀。
這是屬于血瘀為主的痹癥,是由于瘀血阻滯經絡引起,重點需要活血化瘀。
代表中成藥:
1、三七傷藥片
由三七、草烏、雪上一枝蒿、骨碎補、紅花、接骨木、赤芍、冰片組成。
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風濕瘀阻、關節痹痛、跌打損傷、急慢性扭挫傷等有瘀血癥狀者。
2、云南白藥膏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用于瘀血所致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3、骨質增生一貼靈
外用藥。用于腰部、膝部骨性關節炎屬瘀血停滯、寒濕阻絡證,癥見關節刺痛或鈍痛,關節僵硬,屈伸不利,畏寒肢冷。
4、活絡止痛丸
活血舒筋,祛風除濕。用于風濕痹痛,手足麻木酸軟。
四、肝腎虧虛:關節疼痛日久不愈,關節腫大變形,肌肉萎縮,不能行走
有些中老年人風濕病長期發作,總是好不了,長期肢體關節疼痛,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甚至肌肉萎縮,肘膝不能伸直,嚴重的甚至兩腳不能站立和行走,頭也抬不起來,駝背很厲害。
同時還會伴有腰膝酸軟、骨蒸潮熱、自汗、盜汗等肝腎虧虛的癥狀。
這是由于風寒濕邪長久不愈,損傷了肝腎,耗傷氣血導致的。所以,這類患者的就不僅要活血通絡了,還需要補益肝腎。
代表中成藥:
1、獨活寄生丸
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用于長期風寒濕閉阻,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所致的腰膝疼痛、痿軟、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夜間加重、怕冷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
2、抗骨增生丸
補腰腎,強筋骨,活血,利氣,止痛。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增生性脊椎炎(肥大性胸椎炎、肥大性腰椎炎),頸椎綜合癥,骨刺。
3、參桂再造丸
用于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腰酸背痛,疲勞無力,頸部酸沉,頭暈目眩,視物模糊。
4、養血榮筋丸
用于陳舊性筋骨疼痛、肢體麻木、肌肉萎縮、關節不利。
5、妙濟丸
用于肝腎不足、風濕瘀阻所致的痹病,癥見骨節疼痛、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屈伸不利。
五、總結:4種風濕關節痛的區別及其代表中成藥
1、風寒濕痹
典型癥狀:關節疼痛腫脹,陰雨天加重,患處怕風怕冷。
代表中成藥:木瓜丸、麝香追風膏、追風丸、藥酒丸、天麻丸、頸復康顆粒
2、風濕熱痹
典型癥狀:關節紅腫灼熱,疼痛拒碰,遇冷緩解。
代表中成藥:豨桐丸、當歸拈痛丸、濕熱痹膠囊、二妙丸、通絡止痛膠囊
3、風濕瘀阻
典型癥狀:關節刺痛,痛位固定,夜間痛甚。
代表中成藥:三七傷藥片、云南白藥膏、骨質增生一貼靈、活絡止痛丸、妙濟丸
4、肝腎虧虛
典型癥狀:關節疼痛日久不愈,關節腫大變形,肌肉萎縮,不能行走。
代表中成藥:獨活寄生丸、抗骨增生丸、參桂再造丸、養血榮筋丸
重要提醒:
1、用于風濕關節痛的很多中藥有活血成分,有毒成分,所以大部分藥物孕婦忌用。月經過多的女性、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內服慎用。
2、本篇藥物很多含有毒性成分川烏、草烏等,在辨證用藥以及規定量使用下一般不會出現毒副作用,所以請在醫師指導下用藥,不要過量使用,不宜久服。
參考資料: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國藥典》《方劑與中成藥》《只有中醫知道:中成藥這樣才有效》《中國人要用好中成藥》、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臺
相關閱讀:
中藥獨活,常用于中老年腰腿痛,風濕關節炎,腰背酸痛、腰肌勞損
本文為黃藥師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請注明來自頭條號黃藥師手記。
文中涉及處方、用法,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其它用途,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需就診,請到正規醫院專業醫生處辨證論治。有問題歡迎留言,大家一起長知識!
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