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點擊右上角【關注】霸王課頭條號,收獲更多加薪秘籍。本文共1735字,閱讀全文約3分鐘中秋放假回家,你最怕的是什么?發福后,卻被高中同學邀請參加聚會?收到手軟的結婚請柬?還是走不完的親戚?我想都不是。最可怕的是回到家后,七大姑八大姨問你收入是
中秋放假回家,你最怕的是什么?
我想都不是。最可怕的是回到家后,七大姑八大姨問你收入是多少。
在“抖音人人出國;微博上個個有房有車;知乎位位年薪百萬”的營銷包裝下,總讓人有一種“眾生皆富我獨窮”的味道。
記得前段時間看到一個采訪,80%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在畢業十年后可以實現年薪百萬。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根據騰訊發布的一則《國人工資報告》中的相關數據顯示:工作10年的職場人之中,僅有22.44%的人實現了月薪過萬。
也就是說,除了一些熱門行業、熱門崗位,大部分崗位的薪資待遇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高。
那些動不動就動輒百萬收入的人,僅僅是極小的一部分人群,不是靠技術賣命賺錢,就是借助了紅利期,逆風翻盤的。
而對于普通人而言,月薪過萬已經算是中上水平。
生活中,總有些人為了所謂的面子,會在家人親戚詢問工資收入時夸大其詞,打腫臉充胖子,最后鬧得自己入不敷出,陷入費力不討好的境地。
作家拉羅什富科說過:“虛榮心驅使我們去做的事,比理智促使我們做的事要多?!?/p>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吹噓得到了他人的贊賞,就要承受他人尋求幫助時必須伸出援助之手的代價。
在我看來,每個人的虛榮心和他的愚蠢程度相等。
因為虛榮不會給你加上華麗的外衣,反而會桎梏上沉重的枷鎖。
真正情商高的人在面對家人詢問收入情況時,都會這么做:
在真實收入的基礎上減少10%-30%。
為什么要這么做?聽我講完這個故事你就懂了。
朋友小魏,畢業后進入一家金融公司做銷售,工作5年,晉升為了部門經理。月薪也從之前的6000漲到了3w。
第一次漲薪的時候,小魏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父母,當時小魏的薪資是15000,除了房租、日常開銷、業務拓展,基本所剩無幾。
但是父母并不理解,在他們眼中,15000是他們老兩口一年的開銷。
他們不在意物價多貴,房租多高,只會覺得他在外亂花錢,不知道攢錢買房,覺得他在北京學壞了,變得物質,愛折騰錢,于是天天讓他回家考公務員。
因為這件事,雙方鬧得很不愉快。雖然他知道父母沒有惡意,只是老一輩根深蒂固思想的原因,但還是會在高壓高頻的加班后,被父母時不時地嘮叨弄得不厭其煩。
之后,他再漲工資,買手機等,都不再和父母說了。
將真實收入減少10%-30%并不是計較,而是從另一方面保護家人。
首先,增加父母的幸福感
錢的好處,并不在于一個符號,而在于花出去換得的體驗。
越是小的城市,攀比之風越盛,老人的弱點也越多。
如果你月薪3w,過年只給父母買2000的補品,父母嘴上不說,但是心里肯定會稍有微詞。相反的,如果你說月薪只有8000,過年給父母買2000的衣服,他們便會感動得熱淚盈眶。
父母不舍得兒子花錢和兒女有錢不舍得給父母花是兩回事。
老人更多關注的是他們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很多時候并不是不舍得給父母花錢,而是如何用一樣的錢讓他們擁有更開心的體驗。
其次,避免親戚的無理要求
錢多了是非自然也多。
貧窮時無人問津,富有時聞聲而來,這就是人性。
今天舅舅借錢,明天姑姑借時你怎么拒絕?有錢不借,別人會罵白眼狼,借的話,這家一點,那家一點,最后把自己掏空了。
而且親戚還催不得,你一催,他們還會說你賺這么多,就這么點錢還斤斤計較,最后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所以,為了家庭和諧,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就不要輕易人前顯貴,除非你真的有能力承擔起整個家族。
最后,減少鄰居的閑言碎語
父母也有弱點,也有虛榮的時候。難免會在和鄰居閑聊的時候夸贊自己的孩子。特別是一些有“粉絲濾鏡”的父母,會在孩子收入的基礎上繼續夸大。
炫耀的人多了,難免人傳人,傳到有心之人耳中。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人前顯富終將會給自己招來禍端。
財不外露,永遠是一條鐵律。少說一點收入也是對他們的保護。
善意的謊言不是欺騙,反而是一種保護。
少匯報10%-30%的薪資更有利于家庭和睦,家人的幸福感更高。
孝順父母有很多方式,行動往往比口頭更重要。父母的晚年生活開心富足,身體健康才是我們作為子女最大的財富。
今日話題:你的收入是多少?你會和家人說自己的真實收入嗎?
—— END ——
責任編輯| 葡萄
何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