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上個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出生的那幾代人,現在都到了養老的年紀了。他們的一生經歷了傳統與現代的沖撞,在年輕時要按照傳統觀念為上一代人養老送終,但是當自己老了成為老年人了,現在的養老觀念已經徹底改變了。自己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是不是將成為未來
上個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出生的那幾代人,現在都到了養老的年紀了。他們的一生經歷了傳統與現代的沖撞,在年輕時要按照傳統觀念為上一代人養老送終,但是當自己老了成為老年人了,現在的養老觀念已經徹底改變了。自己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是不是將成為未來的主要趨勢?而子女給予的照顧與幫助,會不會僅僅變成了錦上添花的事情了?
現在我國又開始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國家對于養老問題也是特別的關注,也在同老年人一起探尋著更多的養老模式。老年人在年輕時為國家做出了貢獻,退休之后領到了養老金,但是養老金有多有少。如何讓老年人可以相對舒適度過晚年?入住養老院是不是唯一的選擇呢在我國有著2000年的文化傳統下,其實還是有著不少創新的養老模式,養老院也不一定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最好的一種方法。
養老院收費有4層,歲數越大費用越高,那每月的養老金夠負擔嗎?
很多人以為入住養老院,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只要支付了床位費和伙食費,那么就可以安心地住下去了。其實在現在住養老院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整個養老院的收費模式是分為4層的:“床位費+餐費+護理費+其他雜費”。每月是按照這4部分的費用來收取的。在一定程度上,如果養老金沒有達到當地平均水平以上,基本上去住全日制的養老院是負擔不起的。
不論是公立養老院還是商業化的養老院,在4部分的收費中,床位費和護理費將是整體費用的最多項方面。老年人歲數越大,自理能力越是不行,那么就更加需要人的護理。也就是說護理費會隨著老年人的歲數增加而不斷向上走的。經過數據統計,假如在我國三線中等城市,再便宜的商業化養老院,每月的費用都要達到3000元左右。但是很多老人的每月養老可能還低于3000元。
找尋一些比較好條件的。一間屋最多兩人,一個護理員照看一間屋,那么床位費估計得在2000元,護理員估計得2500元,再加上其他費用,每月費用估計是在5000元以上。這說明,大部分的老人是沒有辦法入住養老院的,那么他們應該有什么方式養老呢?
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仍然會是大部分老人選擇的主要養老方式
目前我國經濟還在進展之中,養老金也是逐年在提升。目前社保體系的重點在于進行老年人群的全覆蓋,讓每個人能夠實現老有所依。在這個前提下,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相對比較有限,保障老年人基礎的生活開支肯定是夠的,但是如果能夠支付養老院的開支還是有困難的。所以在我國目前特有的主要養老模式,仍然還是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這兩種。
這也是我們政府在應對老齡化社會的現實背景下,提出的最靠譜的獨特養老模式。老年人在身體還允許的情況下,主要還是以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主。其實假如入住了收費太便宜的養老院,有時候也是缺東缺西,最后的人生路走得也不太幸福。
德先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而上海又是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主要大城市,同時老齡化程度也是全國最高的。在2017年末的統計數據中,上海的老年人口總數達到483.6萬,占戶籍總人口的33.2%。現在這個老年人的比例還在提升。所以上海在養老方面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一些經驗,同樣也是在全國做得最好的幾個城市之一,那么上海又是如何實現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和諧統一呢?
上海“9073養老服務模式”,不用去養老院,也一樣晚年幸福
上海民政和社保部門,會同成熟的街道管理部門,以及發達的社區居委,現在為老人摸索出一條“9073養老服務”,在全市推行和落實。具體就是指:3%的老年人接受機構養老服務;7%老年人可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區養老服務;90%的老年人在家以自助或家庭成員照顧為主,自主選擇各類社會服務資源。
老人分為兩類,一類就是身體和心理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一類就是需要護理和扶助的老人。所以前3%和7%的老年人主要是以自理能力有障礙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們會在政府的扶持下,要么全部入住商業化的養老院或者社區公立養老院,要么可以入住半托的社區服務中心,也就是平時日間吃飯和護理工作都在服務中心,晚上可以回家住宿,社區志愿者進行專人負責照顧。
那么剩余的大多數老人,其實就是進入了社區的“長者照護之家”和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管理和服務范圍,這就是叫做兩種不同條件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上海的中心城區和郊區城市化地區的街鎮已至少擁有一家長者照護之家,有的大一點的街鎮,還會在人口密集地區的社區再建一些小的中心,老人可以在那里登記得到日間的照顧以及專項事務的服務。
上海的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一般為1000平方米左右,是包括長者照護之家、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護理站或衛生站等在內的“樞紐式”為老服務綜合體,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助餐、助浴、康復、護理等一站式養老服務。在這種情況下,晚上不離家,白天在中心,服務都是平價,但是需要的服務都有,一般來說只要自己有著一份養老金,達到中等水平,足夠負擔所有的需求了。
這可能就是未來我們養老的新趨勢。老年人如果生活能自理,可以依托居家養老和社區協助。如果需要護理和照顧了,則入住服務中心或者養老院。國家各部門組織了人力和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福利性的幫助。相信未來我們的老年人生活會越來越幸福。
張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