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嗨,大家好!我是Neo!說到烤箱或者蒸烤箱產品,最近幾年好像突然就火了起來,這種相對健康又高效的烹飪工具,被很多忙碌的年輕人稱之為“提升幸福感的神器”。但真正要選購時,面對茫茫多的產品,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甚至上萬元,功能也有各種各樣的專業術
嗨,大家好!我是Neo!
說到烤箱或者蒸烤箱產品,最近幾年好像突然就火了起來,這種相對健康又高效的烹飪工具,被很多忙碌的年輕人稱之為“提升幸福感的神器”。但真正要選購時,面對茫茫多的產品,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甚至上萬元,功能也有各種各樣的專業術語,讓很多朋友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最終往往出現三種情況:1. 太麻煩了,直接放棄。2. 先買個便宜的試試,結果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玩了幾次之后就吃灰,還占地方。3. 追求一步到位買了一款高端產品,往往還是嵌入式的,卻發現很多功能壓根用不上,錢多花了。
那么如何避免以上這些尷尬呢,我想先做一些功課還是挺有必要的。其實我也是看了很多站內達人的經驗帖,發現很多大佬也是“摔過坑”,一點一點積累起經驗的。好在,有了這些大佬的前車之鑒,我們挑選起來就方便多了。
總決:先選安裝方式
烤箱的安裝方式簡單來說就2種:嵌入式或者臺上式。
嵌入式就是嵌入安裝在櫥柜里,一般和消毒柜、洗碗機類似。安裝相對比較復雜,并且需要預留位置。安裝完成后,以后想更換也相對麻煩,如果搬家也很難帶走。如果直接不用了,基本也得放著,總不能讓櫥柜留個大洞吧。
臺上式相對來說就有更強的可塑性,放置的自由度更高,搬家也不擔心帶不走,而且即使閑置了,想出手也相對方便。當然了,臺上式以往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相對價格便宜,但功能簡單而且容量比較小。好在隨著這個領域消費者的要求和購買力越來越高,這個情況已經改善了很多。而我自己因為櫥柜已經安裝了嵌入式洗碗機,所以也必須選臺上式。
核心購買點:一臺靠譜烤箱的底線有哪些?
30L被很多前輩稱之為“玩具機”和“功能齊全烤箱”的分水嶺。原因無他,容量就是一個烤箱的“畫布”,類似汽車的馬力,手機的性能,不一定任何時候都用得上,但必須有個基本的水準在,不然限制太多,很多烤箱擅長的菜做不了。
易清潔,材質特性穩定安全。成本其實現在也不高了,沒必要再買鍍鋅板內膽的產品了。
其實都挺實用的功能,實現成本也不高。這些功能都縮的話,這個產品真的有點太成本控制了,建議加點點預算升級。
可以在做菜、做烘焙的時候增加很多自由度。
和微波爐類似,機械式控制太拼手感,還是電子式的靠譜一些。
要不要升級?蒸烤箱的優勢
而最近,蒸烤箱一體式產品開始慢慢取代單獨的烤箱產品,成為了很多大咖的選擇。其實蒸烤一體機不僅可以作為單獨的烤箱或者蒸箱,還能完成一些需要蒸汽+烘烤同時進行的菜式。比如一些嫩烤牛排的做法,其實就是蒸烤結合,如果沒有蒸烤箱,不僅操作過程繁瑣,還大大增加了“翻車”的概率。這也就是為啥很多朋友入門會選擇烤箱,但到一定階段就發現蒸烤箱會變得很剛需。
所以看了很多評測之后,我的目標漸漸鎖定在了凱度的SKY蒸烤箱上。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外觀&設計解析
而到手之后,SKY的這個顏值也沒有讓我失望。整體的工業設計應該說是比較現代風格,而這個藍色對比這類產品常見的黑色或者白色來說,可以說是極為亮眼了。
而且纖薄的包邊設計,配合珠光烤漆,我感覺是把質感和內斂的feel結合的挺不錯的,比起一些光面的設計,我更喜歡這種磨砂質感的選擇。
而在內部的配置上,304食品級不銹鋼的內里可以說是意料之中了,最多支持5層烤架,自帶2個烤架,一個烤盤,一個接渣盤。當然了,烤盤和接渣盤都是很容易打理的搪瓷材質。
上加熱管采用了加熱很迅速的碳素纖維管材質,而雙爐燈的設計也讓我們使用(和拍照發朋友圈)的時候更為方便和舒心。
下加熱管是5U造型,加熱相對來說更為均勻。
直噴的蒸汽系統也是蒸烤箱的精髓之一了。而且采用外置水箱,可以在工作時中途加水,并且也設計了觀察水位的小窗口,比較貼心。
蒸汽口前置設計前面已經提了,這樣就可以肆無忌憚的靠墻放啦。
烤箱門的設計和做工非常扎實,不會有中低端產品那種漏氣的尷尬,而且打開爐燈之后,觀察內部的情況也很直觀。
整體的UI交互設計主要就是頂部這排按鈕,以及右側這個很有意思的旋鈕。最左邊的大圓圈是開關鍵,然后是蒸烤,風爐,下烤,上烤,上下烤,純蒸,脆烤,發酵,解凍這些用圖標直觀表示的模式選擇按鈕,分割線右側的是爐燈開關和熱風循環開關。而右側是溫度和時間控制。
調整溫度和時間的方式就是點選對應的按鈕(變成紅色)之后,旋轉旋鈕來調節,一直轉一直爽。最后點擊旋鈕中間的開始按鈕,就開始蒸烤工作啦!
可以說整個SKY的外觀設計+UI設計都是挺有高級感的,而且整個流程就是:開機-模式選擇-溫度/時間選擇-開始工作。邏輯合理又清晰,用過幾次之后就很熟練啦。
使用體驗
說了那么多,接下來也該曬曬我那些不成熟的菜品了。首先還是很多入門玩家公認最容易上手的烤玉米,但因為我孩子剛好喜歡吃玉米,這道無敵簡單的菜式其實是還挺剛需的。首先玉米剝皮,涂油,喜歡的話可以撒點胡椒粉。
接著選擇上烤模式,12分鐘,200℃。
然后,這道無風險入門菜就輕松搞定啦。
有一說一,玉米還是烤著最好吃。
而第二道菜則是新奧爾良烤翅,雖然好像真正的新奧爾良州并沒有這種烤翅?但無所謂啦,大家都知道該是什么味。之所以說簡單,也是因為目前已經有比較成熟的配方調料,所以操作起來難度很低。新鮮雞翅洗凈,把水瀝干。
放入配料包兌水的醬汁里。
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2小時。
接著取出放入烤盤。
下烤模式,180℃,20分鐘,然后開始。
然后該干啥干啥,20分鐘后,美味的雞翅就完成了。
這里我其實比較推薦直接烤,而不是在雞翅上劃幾刀,因為這樣肉質更為鮮嫩。當然這個還是看大家的偏好啦,沒有標準答案。
另外還有一種相對比較美式的玩法,就是直接把雞肉、蔬菜放入烤盤,有種“沒有串起來的雞肉串”的感覺。首先是雞胸肉切塊,撒上適量鹽和胡椒粉,腌制15分鐘。
然后倒入特調的照燒汁(生抽、蠔油、料酒、蜂蜜),然后等待另一個15分鐘,接著取出肉塊,配上你喜歡的蔬菜,比如青椒、黃椒、洋蔥。
相對均勻的放入烤盤。
放入烤箱,上烤模式,180度,15分鐘,開始!
一份少油健康的雞肉+蔬菜的組合就完成了。特別推薦在吃健身餐的朋友們試試這道菜,方便、省心、還健康。而且雞胸肉幾乎是性價比最高的蛋白質來源了(還有一個是蛋清,但是吃7-8個蛋清確實有點硬核了)。
除了常規的蒸烤,這款烤箱因為有單獨的速熱功能,所以用來加熱菜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我之前做的烤魚沒吃完,但是用微波爐加熱的話又比較影響口味。這時候用專門的速熱功能(默認7分鐘)就非常合適了。實測加熱更加均勻,我感覺比微波爐更好用。
而且因為這款蒸烤箱有了低溫發酵、濕度控制這些功能,無論是烘焙新人還是達人,可玩性都是很不錯的。這里我引用我的好朋友,也是烘焙大佬瓏瓏go老師的圖片給大家說明一下。首先好的面包關鍵就是發酵的控制。很多朋友如果工具不好或者操作不當就會發現自己做的面包“硬邦邦”讓人絕望。而凱度這款蒸烤箱就有專門的發酵檔,而且是溫度(1℃),濕度(10%),時間(分鐘)全部可調。
這樣就可以做到標準化操作了。每次制作面包都是穩定的溫濕度和時長,極難失手。
所以無論是想玩玩烘焙的入門新人,還是已經有一定經驗的老手,我其實都推薦預算足的話直接一步到位,在裝備上向大佬看齊。
其實這種標準化的思路,也是星巴克等全球大型連鎖企業做咖啡的思路。好的工具,就是讓新人可以輕松做出不錯的出品,又讓高手可以發揮自己的經驗和技藝“創作出”更完美的成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搪瓷的烤盤確實易打理,烤完之后的烤盤一般是這樣的:
水沖一下就干凈多了。
再用洗碗海綿簡單擦擦,馬上光亮如新。
所以回到最初的話題,我們到底需不需要一臺蒸烤箱?我想答案應該是:建議入手。
如果你沒有蒸烤箱,其實可能不會覺得很剛需。但當你有了一臺趁手的蒸烤箱,就會發現打開的烹飪世界新世界的大門,有那么多好吃、簡單,又健康的菜式和糕點可以做,而且隨著現在大家用烤箱越來越普遍,其實各種玩法也在被不斷的開發出來和優化改進。所以我還是非常推薦大家入手一臺蒸烤箱玩玩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自己選購烤箱和這段時間用下來的體驗啦,希望對大家選購烤箱產品有幫助。我是沈少,我們下次見!
張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