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渠道|專賣店與中小商業項目占大頭,新零售鮮少嘗試相較于產品而言,壁掛爐的銷售渠道相對比較單一,除了個別的家電型壁掛爐品牌在KA賣場以及一些新零售外做些小嘗試外,大部分還是主要依托專賣店、中小商業項目、房產配套等渠道。主要原因在于壁掛爐的產品
渠道 | 專賣店與中小商業項目占大頭,新零售鮮少嘗試
相較于產品而言,壁掛爐的銷售渠道相對比較單一,除了個別的家電型壁掛爐品牌在 KA 賣場以及一些新零售外做些小嘗試外,大部分還是主要依托專賣店、中小商業項目、房產配套等渠道。主要原因在于壁掛爐的產品屬性,不完全屬于末端產品,對安裝的要求比傳統的家電更為嚴格,當然也在側面反應,壁掛爐的消費教育導入其實還遠遠不比上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油煙機、燃氣灶等傳統家電產品,行業亟需有領導品牌挑起科普教育的重擔。
為什么會主要選擇專賣店、中小商業項目和精裝房配套這三大渠道,這跟企業的戰略定位和產品的主要銷售模式是有很大關系的。主要基于兩大因素:
第一,大部分壁掛爐企業將經銷商的加盟模式和中小商業項目納入了公司重要的渠道布局,因其投入力度較大、且相對集中,所以回報也較為明顯,這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第二,壁掛爐的產品特點及現狀,導致了的消費體驗需要有通氣的專賣店,或由專業的暖通商進行案例講解,這并不適合在傳統的 KA 賣場和電子商務等新零售模式。
當然,在調查中,部分品牌也表示,想要壁掛爐產品真正走進千家萬戶,其他的業務勢必要逐步推進,部分品牌依托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方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績,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價格 | 成本增加,普遍漲幅 5% 以上
2021 年初銅、鋁、板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空調、凈水、壁掛爐、新風、傳統家電等各行各業都迫于經營的壓力,普遍上調了產品的價格。在本次的調查中,參與調查的企業均表示迫于經營的壓力,產品價格均有上調,上調基數在 5% 以下的占 50%,5%-10% 之間的占 38%,12%的企業價格漲幅更是達 10% 以上。
當然,對于行業而言,漲價一定是把雙刃劍。站在當前的產業大環境下,漲價也在情理之中。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原材料漲價,導致了生產壓力加大。
第二,零售轉型的企業,面臨著技術、工藝的升級,經營成本增加。
第三,集中在零售渠道,競爭加劇,營銷成本大幅增加。
困難在前,共克時艱。在調查中,部分品牌表示,雖然企業面臨著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但依然希望可以盡量幫扶渠道生存和開拓市場,因此在價格上漲的幅度上僅小幅調價,林內公司為了賦能經銷商,幫助其銷售一起度過難關,更是放出了 2 億元的信貸預授權額度。而部分銷售主要來自高端豪宅的外資品牌,因項目周期長,漲價過多,則易致使客戶面臨利潤損失,因此更希望盡可能從自身角度消費成本的升上,讓利于客戶,做好口碑營銷。
預判 | 下滑與不好說觀點,占比 70%
相較于其他品類產品,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壁掛爐更像是一種兩季產品,當然隨著精裝房及一些消費者整體消費能力及消費意識的提升,壁掛爐也逐漸被納入了設計端,其季節性相對有所降低。但從市場的表現來看,下半年,尤其是進入 9 月份后,依然屬于市場的銷售旺季。從這個層面分析,上半年對于壁掛爐企業來說,僅僅是市場的一個試水,其重頭戲還在下半年。那么對于下半年,壁掛爐的銷售會是怎樣的情況呢?
在本次問卷中, 30% 的企業認為產業受政策影響很大,目前尚不好說,也看不明朗。
18% 企業認為受 2020 年的疫情引發的消費延遲,會外溢到 2021 年這個現象逐漸平復后,銷售會回歸正常,整體上也會回到平穩增長上來,同時暖通行業也逐漸進入了成熟期,不會再回到高速增長的路線上來。
12% 持市場持續上揚觀點的企業也有自己的判斷,他們的依據是,接近尾聲的“煤改氣”市場需求下半年會集中釋放,同時基于零售轉型所做的渠道拓展工作下半年初見成效,南方供熱勢頭的持續上漲也是一個突破的好機會。
而 40% 的企業則并不看好下半年的經營,認為會同比略微下滑。其理由如下:
第一,“煤改氣”市場從河北向山東、陜西、汾渭平原、西北蔓延,但規模越來越小,預估全年的銷售僅有 2020 年的 60%;
第二,“后煤改氣”時代初期,南方市場仍需持續教育,新的市場需求側與供給側之間的平衡需要重新建立,這在下半年很難得到體現。
第三,“煤改氣”市場大量下滑,單體項目甚至是零售也由于很多省份如河南、陜西、甘肅等地執行集中供暖而減少,盡管集采的精裝項目會有一定的上漲,但由于其本體基數不大,增幅的數量也沒有辦法來彌補此前市場的下滑,因此大概率還是會略微下滑。
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