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一個山區的孩子,到如今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南京林業大學校友俞德超不僅翻越了小時候每天都要走的大山,更是翻越了國產藥創新的大山,用自己數十年的奮斗經歷著寫了一部精彩的人生傳奇。本期推送,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遨游學海,翻越貧瘠大山出生于
從一個山區的孩子,到如今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南京林業大學校友俞德超不僅翻越了小時候每天都要走的大山,更是翻越了國產藥創新的大山,用自己數十年的奮斗經歷著寫了一部精彩的人生傳奇。本期推送,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
遨游學海,翻越貧瘠大山
出生于浙江省天臺縣山區的俞德超,是典型的“山里娃”,日復一日的放牛和砍柴是他生活的主旋律。去城里生活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夢想與目標,為了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他歷經三次高考才成功考上大學,成為村里第一個走出大山上大學的孩子。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俞德超選擇了考研,并順利來到自己夢想中的學府——南京林業大學繼續深造。為了找到更好地發展方向,俞德超一路跨專業,從植物生理學到分子遺傳學,從碩士到博士,再到遠赴美國加州大學從事藥物化學專業博士后研究。在美國的三年時間,俞德超埋頭實驗室,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投入到了瓶瓶罐罐和數據當中。他圍繞“在賈滴蟲中建立基因表達系統”這一課題連續發表了多篇文章,這些文章也給他帶來了一份特殊的邀請——去哈佛大學醫學院任教。可是,俞德超的選擇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拒絕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任教邀請。俞德超說,自己沒有信心。
對教學沒有信心的俞德超選擇進入了生物制藥公司,曾供職多家著名生物制藥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2005年,俞德超發明的腫瘤溶瘤免疫治療類抗腫瘤藥物“安柯瑞R”(重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上市,開創了利用病毒免疫療法治療腫瘤的先河。
深耕科研,翻越創新大山
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也是繼信息產業之后的又一新興產業。21世紀初,美國醫藥產業迅猛崛起,正處于從小分子化學藥到大分子生物藥的歷史轉折期,生物藥研發方興未艾。然而,就在國際生物醫藥快速發展的同時,技術壟斷問題凸顯,很多國外已經上市的藥物國內沒有,難得的進口藥卻面臨價高難以承擔的困境。國內生物制藥產能低,上市的多為仿制藥,且質量遠低于國際標準。
“中國在生物制藥領域必須努力追趕國際水平!”俞德超下定決心。2006年,他告別妻女只身回國。俞德超沒日沒夜撲在了高端生物藥“朗沐R”(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的研發上。一切從零起步,艱苦的條件與眼前巨大的困難沒有讓俞德超止步,反而使他清醒地意識到:落后的產業需要改變,依賴進口的狀況需要改變,中國患者買不到、買不起高質量生物藥的現實更需要改變。
2013年12月4日是俞德超終生難忘的日子,國內第一個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單克隆抗體新藥康柏西普歷經近8年的研發與試驗,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批準成功上市,它的出現可以為老年黃斑變性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盲患者帶來光明,徹底結束了我國眼底病致盲患者無藥可治的歷史。不僅療效明顯好于之前普遍采用的進口藥雷珠單抗,而且價格也便宜很多,上市后立即得到醫患雙方的廣泛認可和青睞。在如此壓力之下,國外專利藥物主動宣布降價,“中國制造”打了一場漂亮的反擊戰。
堅定信念,研發一流藥物
2011年,源于“開發出中國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的信念和使命,俞德超和團隊創立了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獲得海內外多家知名創投基金的資金支持,更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認同和支持。大家匯聚一方,堅持開拓創新,研發高端生物藥,尤其是擁有全球專利、不但滿足國內臨床需求且能出口到歐美發達國家的品種,朝著做“中國最好、世界一流的生物藥制藥公司”的方向前進。
2018年12月24日,信達生物收獲了“首個果實”——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批準,獲批的第一個適應癥是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并入選2019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淋巴瘤診療指南。2019年3月9日,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首批產品發貨,陸續進入全國上百個城市,投入到抗擊腫瘤的戰斗中。
如今,俞德超的信達生物已打造了一個貫通生物創新藥開發全周期的高質量技術平臺,擁有一條包括20個在研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了腫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謝疾病等四大疾病領域,俞德超也成為我國唯一一位發明三個國家1類新藥并成功上市的科學家。
兢兢業業跋涉在生物醫藥自主研發的路途上,俞德超從未敢懈怠。“唯有不斷創新,拿到國際市場通行證,中國生物制藥才能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我們的患者也才能持續用得到、用得起更多高質量的自主創新生物藥。”
關注“南京林業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僑創聯盟、光明網、姑蘇人才、央視財經
王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