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人都聽說過在黑龍江漠河有個北極村,那里是中國大陸的最北邊。在北極村,人們可以感受極晝,觀賞極光,走進詩中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國大陸南極村和北極村的景觀風情截然不同,位于廣東省徐聞縣西南部的南極村則是一幅鹽田,風車,燈塔,珊瑚海組
很多人都聽說過在黑龍江漠河有個北極村,那里是中國大陸的最北邊。在北極村,人們可以感受極晝,觀賞極光,走進詩中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中國大陸南極村
和北極村的景觀風情截然不同,位于廣東省徐聞縣西南部的南極村則是一幅鹽田,風車,燈塔,珊瑚海組成的質樸濱海景觀。除了不事雕琢卻又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這里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解放軍渡江作戰解放海南的的渡海起渡點。如果你到了徐聞,卻沒去南極村,可真是“走寶”了。
時而如碧玉,時而如雪原,千頃鹽田,大開眼界
從小在內陸長大的我,從未見過生產海鹽的鹽田。這次前往南極村,行駛在通往燈樓角的鄉間小道上,路邊一望無際的鹽田瞬間吸引了我。
鹽田全部被規劃成方方正正的小方塊,從空中俯瞰,如同一塊塊溫潤的碧玉,極為壯觀。時值冬季,并非曬鹽的最佳時節,所以鹽田中多蓄有海水,少有海鹽析出。
每年的6-9月,是曬鹽的黃金時節。那時的鹽田,放眼望去,滿目雪白,給人如同去了冬季的北極村般的錯覺。
得益于獨一無二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這里是廣東省重要的海鹽生產基地。該鹽場海風大,降雨少,溫度高,蒸發量大,海水含鹽濃度高,結晶鹽的質量好產量高。如今的鹽田,已成為南極村的一道獨特風景。
兩座燈塔,既是地標,也是歷史遺跡
由于早在1894年,法國殖民者為了掠奪我國財富,就在此地和海南臨高角分別修建了燈塔,南極村的最南端也被叫做燈樓角,和海南臨高的臨高角隔海相望。
1941年,為了防止日軍使用這座燈塔在此處登陸,當時的徐聞縣政府下令將此燈塔炸毀。
195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重建燈塔。
1994年,在距離舊燈塔10米處,一座10層36米高,塔身上寫著“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新燈塔拔地而起,雄偉高聳。撥開歷史的云霧,它如擎天巨柱,守衛著祖國的最南端。
天高海闊,濤聲依舊,歷史的風云如穿耳而過的海風,在每一個人的耳畔,輕聲低語。
神奇的合水線,半邊潮起潮落,半邊風平浪靜
去過重慶的人都知道,嘉陵江和長江交匯于朝天門碼頭。在天氣晴朗的午后,站在岸邊高處能清晰地看到眼前的江水呈現出一半綠一半黃的景觀,看過的人無不嘖嘖稱奇。然而,在南極村,你能看到比這更神奇的景觀。
燈樓角三面環海,它形如一只尖角深入大海,是中國海岸的最南端。這里也是北部灣和瓊州海峽的分界線,來自北部灣的海水和瓊州海峽的海水在此匯集。因此得名“合水線”。運氣好的時候,能看到一邊海水湛藍一邊海水淺灰,一邊海水波濤洶涌一邊海水細浪輕拍。如此神奇之景,在中國并不多見。
瑰麗珊瑚海,沙灘上的奇妙尋寶之旅
由于南極村尚未進行旅游開發,交通不便,來此處的游人大多是途經此地前往海南或者是從海南歸來的自駕游游客。我們此行也是從海南返回重慶的路上,驅車前來的。
去過了人頭攢動的三亞灣,人聲鼎沸的亞龍灣,來到南極村的這片海灘,沉浸在這份難得的清靜與悠閑中,方才覺得此刻珍貴。
這里擁有中國大陸架唯一的面積最大、種類最密集的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過那片美麗得令人窒息的珊瑚海只有潛入水底才能看到。但我們還有另一種方式認識這片珊瑚海——在沙灘上尋寶。
在沙灘上閑逛的時候,偶遇兩個當地女孩。她們告訴我,可以在沙灘上尋尋寶。我好奇地問道,這里有什么寶貝?她們說有人在燈樓角東面海灘拾到一些形體豐滿厚實的高足燈盞和瓷碗殘件,有人還偶而拾到一些瑪瑙、香料等物件,后來,據考古專家對這些物件進行考究,認定這些物件中有的是唐代器物,初步認定附近海域有沉船。
我也饒有興趣地在沙灘上搜尋了許久,寶貝是肯定沒找到的,不過揀到幾個形態有趣的小珊瑚,帶回家做紀念也是非常不錯的。
這里還是解放海南渡海作戰起渡點
從徐聞海安港到海口秀英港,距離約20海里,而燈樓角與海南的臨高角,距離只有12海里。因此,燈樓角歷來是坐船去海南最近的啟渡點。據說蘇東坡流放海南,也是在此地登船。故這個漁村被稱為“放坡村”。
由于燈樓角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50年解放軍在燈樓角乘船啟航飛渡瓊州海峽,分別在海南島儋縣白馬井和澄邁縣玉苞港登陸成功,創下了“小木船智勝大軍艦”的海戰神話。
在燈樓角東南側建有一處炮樓,旁邊立有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啟渡點的紀念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的情景。
崢嶸歲月,如歷歷在目。草木枯榮,而追思猶在。
這樣一個低調而有內涵的南極村,難道不是一處寶藏村嗎?
關注【旅行嘉日記】,看更多旅行中有趣的日常,有用的旅游攻略。
王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