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自駕大神們:你們正準備去哪里瀟灑?你可能有1000個旅行小目標,但現在這個階段,恐怕只有西藏和新疆是靠譜的。尤其是西藏,小紅旗就沒倒過。老實說:你現在是不是有意進藏?不才兩次進藏,走過川藏南線、唐蕃古道,也走過青藏線、川藏北線、丙察然線的部
自駕大神們:你們正準備去哪里瀟灑?
你可能有1000個旅行小目標,但現在這個階段,恐怕只有西藏和新疆是靠譜的。尤其是西藏,小紅旗就沒倒過。
老實說:你現在是不是有意進藏?
不才兩次進藏,走過川藏南線、唐蕃古道,也走過青藏線、川藏北線、丙察然線的部分路段。旅途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前面斷斷續續分享了一些我在西藏的所見所聞,不成體系。今天我準備用一篇長文,詳細述說進藏之旅的各方各面。覺得有用的朋友,敬請收藏。
一、進藏線路
進藏線路有很多條,并且將來還會持續增加。
一般來說,進藏路線有川藏南線(G318)、川藏北線(G317)、青藏線、滇藏線、新藏線、唐蕃古道、丙察然線、G345國道。另外,西藏內部的阿里北線連通那曲和阿里,也時常被自駕者提到。
318川藏南線
首次進藏的人,大都會選擇這條路線。
它從成都出發,途經雅安、康定、理塘、芒康、波密、林芝等地,最終到達拉薩。這條路全長2145公里,其中部分路段有并行的高速公路。
個人認為,它并不見得是風景最好的路線,也不是最適合首次進藏的路線。但它是一條被“種草”最多的路線,在自駕人心目中,它早就成了一種情懷。另外,對于人口眾多的東部省份來說,它是最便利的路線。
它的風景可以排進前三,特點是變化無窮,景觀類型十分豐富。
該路線的開始階段高度起伏很大,高、低海拔相間排列,較有利于克服高原反應(不如滇藏線和G345)。
317川藏北線
川藏北線從成都開始,經馬爾康、昌都、丁青等地,到達那曲。這一段總長度2000公里多一點兒。
在那曲,我們可以向南去拉薩(約350公里);也可以繼續向西,進入阿里北線去探索神秘的阿里地區。
它一般被當成備用路線,首次進藏的人一般不會選擇北線,但第二次進藏或從拉薩回程時會走它。
它的風景中等,前一半和南線類似,但不如南線壯觀;好處是風景原生態,牧場、藏寨頗受游客好評。后一半比較荒涼,趣味不多。
它的海拔起伏要小一些,開始階段平穩升高,較有利于克服高原反應。
109青藏線
青藏線是最短的入藏線路(只算高原路段),從格爾木算起,到拉薩只有1150公里。
這條路較為平直,海拔很高但起伏不大。大多數進藏的大貨車都走這條路。
它是大多數游客的出藏線路。對于已經飽覽高原風光、急于回家的人來說,最短的路線當然就是最好的路線。
它確實不適合入藏。從格爾木出發后,海拔高度從2800米急劇上升的4767米(昆侖山口),并且再向前有很長一段路海拔都不怎么低。如果你發生了高原反應,只有拼命趕路,直到拉薩(海拔3650米)才可獲得喘息。
大貨司機們選這條路是不得已的,因為這條路短,而且山路少。從節約時間和節約金錢兩個方面來看,大貨司機寧愿被高原反應折磨,也得走這條路線。
這條路經過納木措、可可西里等地,景色荒涼粗獷,不是那么美麗。
滇藏線
滇藏線從昆明出發,經大理、麗江等地,抵達西藏芒康,匯入川藏南線。它應該是自駕入藏人數第二多的路線。
個人認為,第一次進藏的話,這條路優于川藏南線。它的沿途風景不輸318,而路線的高度平緩升高,非常有利于克服高原反應。
當然,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走滇藏線需要繞道云南,要多走好多冤枉路。它可能更適合云南、兩廣的朋友。
新藏線
新藏線從新疆葉城出發,經阿里、日喀則等地,抵達拉薩。
新藏線沿途城鎮較少,較荒涼,線路較長(2100公里),疆、藏交界處天氣復雜。
除了少數長期在外旅游的人,不會有人走這條路。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也不是回家的方向。
新藏線只適合出藏,原因在于海拔超高(平均超過4500米,比青藏線還高),并且起始階段的高度急劇上升,極易發生高原反應。而且它不會給游客適應的機會,很長一段路高度都維持在5000米上下,最低的三十里營房也達到了3700米。
唐蕃古道
從西寧出發,經瑪多、玉樹等地,在類烏齊并入317國道。
這是一條不錯的出藏路線,風景較好,海拔起伏也不大,但路線較長。它適合時間充足、不急著回家還想看風景的人。
如果用來進藏,不好也不壞,肯定是強于青藏線和新藏線的。它開始階段的高度上升平穩,但留給自駕者的適應時間還是不夠長,因此還是會發生高原反應的。個人建議用它來出藏。
丙察然線
從大理出發,它經過怒江、福貢、貢山等地,抵達然烏鎮。
這是一條較晚形成的入藏路線,名氣不大。自駕者一般拿它當“個性”路線,別的線路走過了,才會考慮嘗試一下。
這條路風景原始,高度上升平緩,適合進藏。路況上,剛修成那會兒挺不錯的,現在就不好說了。
甘藏線
G345是一條新形成的入藏路線,它從甘肅隴南出發,經迭部、瑪曲、達日、石渠,抵達玉樹。目前還沒人給它起名字,本人大膽,就先稱它為“甘藏線”了
這條路原本的規劃是從玉樹繼續向西,經雜多、聶榮抵達那曲,但目前雜多和聶榮之間還沒有貫通。所以我們目前只能從玉樹向南進入唐蕃古道。
這條路是優秀的入藏路線,途中穿越了風景迷人的甘南和川北。它的起始階段,高度上升得非常平滑,能給游客一個舒服的適應過程。目前來說,它的路況不錯,車流量也比較小。
個人認為:川藏南線和甘藏線組合(哪個進都可以),可能是第一次進藏的最優解。
二、自駕游的費用
準確費用當然沒法算,但我可以幫你算個大概,不會差太多的。
以一輛SUV、一家三口同行、武漢出發回武漢來估計,全部路程約為7000公里,來回用時20天。旅行所產生的費用有這些:
1、油費。
全部行程7000公里左右。在當前油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全程油費應該是7000元上下。要知道,西藏的油價比內地要高不少。大家按1元1公里算就可以了。
2、高速費
一般來說,只有高原以外的路段才有高速公路。估計高速費為1600元。
3、住宿費
如果兩大一小,只開一間房的話,按一天150元算,住宿費為3000元。
如果你駕房車或床車進藏,這項費用就不用算了。
4、吃飯費用
正常吃飯,我估計兩大一小的飯費應該是5000元。
上面這些“剛需”,已經超過1.5萬了。
5、小支出和彈性費用
還有一些費用,例如停車費、景區門票、購買特產、藥品等,就不好估計了。
大體上看,兩大一小加一輛車,2萬元是比較典型的費用。
三、食宿
很多沒進過藏的人,都很擔心這個問題。
首先,吃飯問題不用發愁,只要口袋里有錢,這根本不是個事兒。以川藏南線為例,旅游服務業非常成熟,城鎮也足夠密集,吃飯的地方有的是。
沿途的飯店,以川菜和藏餐為主,品種還是足夠豐富的。
至于住宿,一般來說只要是個城鎮,都肯定是有賓館的。但凡人煙較多的地方,可選擇的范圍也是足夠的,高中低檔都有。平時進藏,住宿也不是個問題。
不過,如果你是旅游旺季進藏的話,我就吃不準了。建議能提前預定的話,一定要預定。在暑假期間,川藏南線上適合住宿的縣城,每天下午在入城方向都會形成擁堵。如果你指望進了城再碰運氣,那結果很可能是失望。
建議車不是房車、床車的朋友們,最好也準備一頂帳篷。萬一定不到賓館,至少你還有辦法湊和一晚。
四、什么樣的車適合進藏?
如果你問能還是不能?那答案是什么車都行,只要不是法拉利、蘭博基尼就行。
入藏的路,山路多,但路況并不差。因為都是國道,道路的規格不會太差,維修也很及時。所以,一般的家用車都能應付。
事實上,像五菱之光、比亞迪F0、老式桑塔納之類的車,我在西藏都見過。
然而,如果你問的是什么車適合進藏,那答案將很不一樣。
入藏的話,建議你選擇:
1、動力強的車。動力太差的車,爬坡太煎熬了。
2、底盤高的車。走過山路的人都懂,山路壞得快。雖然入藏線路維護很好,但依然避免不了出現一些爛路。底盤高一些,過爛路就有底氣了。
3、四驅好過后驅,后驅好過前驅。
總結下來,就是越野車、較好的SUV、皮卡最適合進藏。
如果你只有一輛普通家轎,也沒關系,不太爽而已。
那么,電動車可以進藏嗎?
事實上電動車也屬于“可以,但不適合”那一類別。
電動車沿途充電是沒有大問題的,充電樁不難找。但你的車的續航不要太少,不建議五菱宏光MINI這樣的小可愛進藏。
我兩次進藏,都見過電動汽車,但數量是非常少的。
五、進藏需要準備什么?
進藏路程長,時間長,準備工作不可馬虎。
1、保養車子
因為進一次藏就是一個保養周期,建議出發前和回家后各大保健一次。
2、隨車工具
像千斤頂、扳手、車載充氣泵、補胎套裝、拖車繩、滅火器、三腳架、反光背心、應急電源、電源搭線、手電筒、防滑鏈之類的,能帶都帶上。其中防滑鏈,除了夏季不用帶,別的季節都要帶上。
3、必要的隨身物品
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自然缺一不可。
然后,建議帶一些現金?,F在,掃碼支付在西藏也普及了,絕大多數花銷都可以掃碼。不過,因為一些偏遠地區有可能信號不好,無法掃碼,所以你不能像內地一樣一張錢不帶。
如果去阿里、墨脫,你還需要邊防證,最好提前開具。
如果你住車上,帳篷、被褥、枕頭、睡袋什么的,該帶的別忘了。
4、厚衣物
高原上氣溫低,如果你夏天進藏,要帶春、秋裝;春秋天進藏,要帶冬裝;冬天進藏,你看東北人穿什么,你就穿什么。
入藏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至少你得備兩套衣服。
還有一樣東西特別重要:寬沿帽子,最好是有帶子的那種。
5、藥品
感冒藥和氧氣瓶是必帶的。如果有什么基礎?。ɡ绺哐獕海鄳乃幬锔豢缮?。
感冒藥可不是感冒的時候用的,那時就晚了;你應該是一有感冒的苗頭就趕快用上,把感冒“鎮壓”下去。
抗高反的藥主要起個心理安慰作用,您隨意。
6、其它
雨傘、防曬霜、孩子的假期作業、剃須刀、手機充電器……
建議你計劃進藏的時候,列個清單,以免遺漏重要東西。
六、進藏的時機
不同的季節,西藏有不同風格的美。哪個季節入藏都是可以的。
不過,冬季入藏容易積雪、封路。一般來說,冬季不可以走川藏南線,但還可以走青藏線。
春秋季路上也有可能積雪,不過不嚴重,帶上防滑鏈,小心開,一般問題不大。
每年的5~10月是比較適合進藏的月份。
其中,7~8月份是雨季,沿途地質災害頻發,經常斷路。但是,許多人也只有這時有時間進藏。一般來說,你只管勇敢向前吧!路斷了有人修,大不了多等個一兩天,過是肯定能過的。
七、其它注意事項
1、很多初次入藏的人都想問:車好開嗎?路好走嗎?
這個中等吧,沒啥大的難度,但至少你得有兩年駕齡吧,最好有山區駕車的經驗——因為西藏的路一多半都是山路。
2、即使是好路,切不可“燒包”。除了注意路面狀況,你還要小心偶爾出沒的牦牛、野生動物。
3、高海拔地區氧氣少,不適合激烈運動。再好的風景,你也要裝出一副見慣大世面的沉穩相。
4、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西藏和內地的文化差異不小,西藏人的禁忌也比較多。如果你實在記不住他們都忌諱什么,那就不去牧民家好了。
暫時只能想起這么多。如有不足之處,歡迎自駕大神們補充。
西藏不是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心一橫,邁開步,你就可以比拉薩還遠,比東達山還高!
張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