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嬌嬌,你還是聽聽大家的建議吧,你一個女孩子咋可能負擔得起養鹿場這么重的責任呢?你還是回電視臺工作吧!想想辦法,把你爸欠的200萬趕緊還完了,好嗎?”“你咋知道我負擔不起呢?去單位上班咋可能還完這么多錢呢?爸爸走了,我來管理養鹿場,我一定能
“嬌嬌,你還是聽聽大家的建議吧,你一個女孩子咋可能負擔得起養鹿場這么重的責任呢?你還是回電視臺工作吧!想想辦法,把你爸欠的200萬趕緊還完了,好嗎?”
“你咋知道我負擔不起呢?去單位上班咋可能還完這么多錢呢?爸爸走了,我來管理養鹿場,我一定能還完這些錢,我也一定能讓養鹿場起死回生的!”
“行!你不聽大家的建議,遲早要吃大虧!”
王嬌
吉林長春有這樣一個90后女生,在大學畢業之后家庭突遭變故,父親在向銀行貸款200萬元擴建家庭養鹿場之后因病離世,養鹿場也瀕臨倒閉。這個女孩在毫無養殖經驗的情況下,毅然接手了父親留下的鹿場,她在心里發誓,一定要讓父親的多年心血“起死回生”······
家庭突遭變故 90后女大學生毅然辭職挑起重擔
1991年,王嬌出生于吉林省雙陽區都鹿鄉鎮。她是家中的長女,她還有一個比她小幾歲的弟弟王博。位于東北的鹿鄉鎮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少數民族在這里飼養梅花鹿,從明代開始,這里飼養出來的梅花鹿就專供皇室使用。
王嬌的父母世代生活在鹿鄉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二老,也有著幾十年的飼養梅花鹿的經驗。自小就在鹿鄉鎮長大的王嬌,印象里最深的就是每天清晨的呦呦鹿鳴,這樣恬靜自然的生活氛圍,一直就伴隨在她的身旁。
“每天醒來啊,都要去鹿場看看,這些梅花鹿就像是自己的好朋友一樣!”王嬌總是這樣給外地的好朋友說。
小鎮的生活簡單而又純粹,王嬌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了起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她都是在鹿鄉鎮附近的學校就讀,十幾年都沒有走出過這個生她養她的小鎮,高考過后,終于到了報考志愿的時刻,她計劃著能去更遠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
一直以來,王嬌心中都有一個關于電視編導的夢。她憧憬著以后也能像電視臺里的新聞工作者一樣,每天都穿著干練的衣服,手持話筒,發掘各式各樣的新聞素材,于是,和父母商量了之后,王嬌填報了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學習電視編導專業。
“終于能走出這個小鎮了!我將來一定能成為最棒的新聞工作者!”當時的王嬌在心里這樣計劃著。
一切都在按照王嬌的計劃向前進行著,2009年,18歲的王嬌來到了位于長春的大學讀書,4年的大學時光她過得很充實,除了在學校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之外,還積極地參加各類社團活動以及到校外做兼職,活潑開朗的性格讓她成為了身邊人的開心果。
校外的兼職以及學校的教育開啟了王嬌的眼界,2012年還沒有畢業的她就建議父母整合親戚和自家的資源,注冊成立了長春市吉晟鹿業有限公司,開始有計劃的對外推銷自家的梅花鹿產品。
“在學校剪輯新聞時,我看到過其他地方也有農戶養梅花鹿,人家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呢,咱們也成立一個,以后絕對用得上!”王嬌這樣對父母說道。
大學輕松的時光很快就結束了,2013年大學畢業之后,王嬌如愿進入到了長春廣播電視臺工作,她成為了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人”。
與此同時,父母注冊成立的吉晟鹿業有限公司也開始運營了起來,為了讓公司更快更好地發展,王嬌的父親向銀行貸款了200萬元,專門用來擴建自家的梅花鹿養殖場。
正當一家人熱火朝天地準備大干一場時,2016年,一個宛如晴天霹靂般的噩耗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寧靜——王嬌的父親被查出了肺癌晚期。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才步入社會工作沒多久的王嬌毅然辭去了心儀的工作,返回鹿鄉鎮照顧重病的父親。
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為了給父親治病,王嬌從親戚朋友那借了很多錢,但很快都用完了,再加上從銀行借來的200萬元貸款,這些都讓一家人感到沉重的壓力,養鹿場也瀕臨破產。
面對家庭的困境,王嬌決定接手之前由父親一手操持的養鹿場,她想用自己的方式讓瀕臨破產的鹿場重新運轉起來,但毫無養殖經驗的她,又該從哪里入手呢?
初次嘗試就碰壁 重新開始迎接挑戰
王嬌的家鄉鹿鄉鎮,這里的農戶一直以來都靠養殖梅花鹿為生。梅花鹿全身都是寶,尤其是鹿茸,鹿鄉鎮出產的鹿茸品質最為優良,每年都有很多外地的客商來到鹿鄉鎮進行選購,很多客商為了得到質量更好的鹿茸,不惜凌晨就來到這里排隊購買。
鹿茸數量比較稀少,每年只有兩次可以被割取的時間段,分別是5-7月和8-9月,5-7月的鹿茸稱為頭茬鹿茸,品質最高,8-9月的鹿茸稱為二茬鹿茸,品質次之。品質好的鹿茸,1克的價格就能達到4元,1千克的鹿茸就能賣4000元。
但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鹿鄉鎮的實體售賣方式不斷地受到沖擊,王嬌家鄉鹿茸的價格連年下降。因此,她希望借助電商的力量,采取網絡銷售的形式售賣鹿茸,看看是否能有收獲。
作為90后的大學生,王嬌對互聯網很是熟悉,在大學時她就對網絡購物駕輕就熟。為了提高自己家梅花鹿產品的銷量,王嬌也在網上注冊了自己的店鋪,然后將自家產品掛上去進行售賣。
有一次,自家的鹿茸掛到店鋪上沒多久,她就看到有人在后臺留言說要幾十瓶鹿鞭酒。這讓王嬌興奮壞了,想不到初出茅廬就有收獲,她立馬和這個顧客進行了聯絡。
“當時那個顧客一直說支付失敗,我也不知道咋回事,然后官方客服又介入了,說我店鋪手續不全需要交保證金,然后我就交了1萬多的保證金,結果那個客服和顧客最后都把我拉黑了!”王嬌這樣對家人說道。
初次嘗試網絡銷售,王嬌就損失了1萬多元,這讓她難受了很久,但她并沒有氣餒。
為了更好地掌握電商的運營模式,2017年王嬌又去了一次長春,這次她專門學習電商課程,她決心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
就在這時,王嬌的父親因為病重而離世了。畢業返回家鄉照顧父親的這段時間,王嬌沒法工作,家里人也沒心情照顧梅花鹿,所以家里鹿場幾乎沒有任何收入,面對周轉不開的局面,王嬌決定賣掉一部分的梅花鹿,至少讓手里有流動資金。
留在鹿場里剩下的那些梅花鹿,對于王嬌來說寶貴極了,它們不僅是父親留下的遺產,更是全家生活的希望。在料理完父親的喪事之后,王嬌只要有空就親自去鹿場里轉悠,她希望那些梅花鹿能快快長大,然后早日割取鹿茸變現。
但讓她沒想到的事情又發生了,因為梅花鹿天性膽小,鹿場里的梅花鹿在看到王嬌后,驚恐的胡亂沖撞,不經意之間它們柔軟的鹿茸就會被碰傷、磕壞。這些表面帶傷的鹿茸,因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所以賣不上好價錢。
通常來說,外表完好的鹿茸與外表有傷的鹿茸,每克在價格上都會相差數元不止。這種外表有傷的鹿茸,被稱為“花皮”,“花皮”鹿茸讓王嬌一下又損失了不少錢,這讓她心疼不已。那么如何避免“花皮”鹿茸的產生呢?這又讓王嬌思考了起來。
梅花鹿的種群也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在進食時,一般都是身強力壯的梅花鹿先吃,而那些身體瘦小的梅花鹿只能排在后面進食。長此以往,梅花鹿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這十分不利于梅花鹿的養殖。
王嬌在知道這件事之后,就主動來到鹿場,她將那些瘦弱的梅花鹿集中了起來進行人工養殖,養壯了之后再放回去。如此以來,這些瘦弱的梅花鹿自然對王嬌十分友善,其他梅花鹿在看到王嬌沒有危險之后,也紛紛放下了警惕和她親密了起來。
之后,王嬌再來鹿場時,這些梅花鹿就沒有出現過亂撞的情況,它們頭頂的鹿茸品質因此得到了提升,再也沒有出現“花皮”的現象。終于,王嬌在養殖梅花鹿的事業上,有了一定的收獲和見識。
有了第一次失敗的經驗之后,王嬌對于線上銷售有了更深的認識。她將自家鹿場的梅花鹿產品分批在線上和線下同時銷售,這樣就避免了欠賬的問題,此外,王嬌還對自家的產品進行了細分:干鹿茸、鮮鹿茸、鹿茸粉等一應俱全。
除此之外,頭腦靈活的王嬌還將那些“花皮”鹿茸進行了加工,她將這些外表有傷的鹿茸烘干,然后再打磨成鹿茸粉,而對于那些頭茬且外表好看的鹿茸,她則加工成了鹿茸禮盒。
不同的鹿茸產品滿足了不同顧客的需求,王嬌的事業開始快速發展。“之前根本沒想到這么多,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主要就是想讓大家都能吃到好鹿茸!”王嬌這樣對朋友說道。
鹿茸經過包裝加工之后,產品的附加值有了極大的提升,之前王嬌家的鹿茸售價平平,現在她家的鹿茸平均售價達到了1萬多元,這些都得益于她運用電商思維的結果。
當然,王嬌心里并不是只有錢,她更希望能通過網絡和大家成為好朋友。為了得到平臺的持續扶持,王嬌每天都要在平臺直播4個多小時的時間。
在這4個小時里,她不僅會給大家介紹自家的產品,還會帶著手機來到鹿場里,通過網絡給大家近距離的介紹鹿場里的梅花鹿。
除此之外,王嬌還會給大家介紹家鄉的山山水水,以及自己的奮斗心得,這些都讓她的直播間熱鬧了起來,沒過多長時間,王嬌的粉絲就突破了10萬人。
就這樣,王嬌按照這樣的思路繼續經營著自家的鹿場。到2018年時,在王嬌和家人的不斷努力下,她家鹿場各類梅花鹿產品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000多萬元,這樣超乎預期的經營水平,讓王嬌和家人在欣喜的同時也產生了更多的思考。
“家里面的鹿茸已經不夠賣了,不如把咱鎮子上其他養殖戶也加入進來,按照咱們的標準進行養殖,咱們保底回收!”王嬌這樣和家人商量起來。得到家人的支持后,王嬌主動和其他養殖戶取得聯系,勸他們加入自己:
“反正都要養鹿,不如大家團結到一起!”
就這樣,王嬌除了自家的300多頭梅花鹿之外,還把鎮子上30多戶養殖戶都整編了起來,按照她教給大家的養殖方法,鹿鄉鎮梅花鹿的數量開始大量增長,達到了3000多頭。
而王嬌在經營鹿場的同時,還不斷地在網上進行直播,2019年,王嬌通過網絡直播,又迎來了一次發展契機。
直播吸引來“貴人” 養鹿事業迎來更好的發展
王嬌用自己樸實且親切的態度,通過網絡不僅達成了更多的銷售量,同時還吸引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貴人”高海健。
高海健是一家網絡公司的采購經理,這家公司早在2000年就已經開始嘗試運營了網絡直播業務,高海健所在的公司擁有30多位網絡主播,可以說,這家公司在網絡銷售、網絡推廣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高海健一直想要尋找一位具有自身特點的主播進行合作,在網絡上十分出名的王嬌引起了高海健的注意。于是在2019年高海健就來到了鹿鄉鎮,與王嬌進行了洽談,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后,王嬌決定與高海健進行合作。
“他們公司在全國都有不少業務員,而且有十幾年的運營經驗,咱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王嬌這樣對家人說道。
為了更好地促進鹿茸的售賣,王嬌和高海健商量后決定,在售賣鹿茸的同時,將吉林當地的特產人參與鹿茸進行搭配。這樣不僅能提升鹿茸的價值,還能讓鹿茸瞬間高大起來,會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
于是,王嬌專門趕往了吉林通化,來到一個名叫張艷華的農戶家中和她談合作,她家里的人參品質最高。就這樣,有了東北特色山參作為搭配,王嬌的鹿茸產品又打開了更多市場,不少客戶都成為了她的回頭客。
“真的很感謝大家能喜歡我們的產品,其實東北有很多特色動植物,我會努力將他們一一挖掘,讓更多的朋友們收益!”王嬌在直播間這樣說道。
王嬌和高海健就這樣展開了深度合作,2021年,也就是兩個人合作了一年之后,王嬌家鹿場的梅花鹿產品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000多萬元。這讓王嬌成為了十里八鄉的名人,她決定繼續與其他廠商合作,對鹿茸進行深加工,產出更多產品。
王嬌雖然很年輕,但她借助網絡的力量,不僅改變了家庭的生存狀況,實現了財務增值,還帶動了鹿鄉鎮的老鄉們實現了共同富裕。這樣的發展思路確實值得更多人去借鑒,以便更好地進行發展。
張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