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電動車市場逐漸強大,買電動車的人越來越多,電動汽車與燃油車誰更省錢的話題也被爭論不斷。基于此,EV車生活與二手車小胖,聯合推出了以日常用車成本+二手車使用折舊成本為綜合計算依據的全新欄目,來計算車輛的真實使用成本。)上一期,我們計算電動車
(電動車市場逐漸強大,買電動車的人越來越多,電動汽車與燃油車誰更省錢的話題也被爭論不斷。基于此,EV車生活與二手車小胖,聯合推出了以日常用車成本+二手車使用折舊成本為綜合計算依據的全新欄目,來計算車輛的真實使用成本。)
上一期,我們計算電動車與燃油車的真實綜合用車成本,選擇了寶馬3系與特斯拉Model 3。綜合用車成本與車輛折損成本對比后發現,寶馬3系更省錢。
哪曾想,被支持特斯拉的人一頓噴,說寶馬充值了!(想看內容的可以翻看上一期文章)對此,我們也針對一些網友評論比較多的爭議在本期文章結尾進行了回復。
這一期,為了不再有電動車擁簇者說充值,我們選擇了同為上汽大眾旗下的兩臺SUV,ID.4 X與途觀L。
兩臺車雖然定位稍有差異,但價格卻很接近。2022款ID.4 X補貼后價格20.5288萬-27.8288萬元,途觀L指導價為21.58萬-28.18萬元。
這一次就讓我們用這兩臺同品牌旗下車型,來看看二十幾萬檔的電動車與燃油車,到底誰更能為你省錢!
對比標準,依舊繼續用3年6萬公里來作為常規用車標準(標準化同等使用狀態對比)。
日常用車成本,ID.4 X大優勢勝出!
我們先來說說很直觀的用車成本,這也是在買完車之后,要持續往外掏錢的。
而作為燃油車的途觀L,在這一部分上相比ID.4 X會有比較強的劣勢,至于成本差了多少,我們來具體分析下。
先來說途觀L,我們以銷量最好的330TSI兩驅車型為例:
途觀L首保在5000公里,并且首保免費,首保后為每1萬公里保養一次。途觀L在3年6萬公里的正常良好使用過程中,所需要花費的最低保養價格為6629元,小保養價格為941元。
在保費上,以售價21.58萬元的330TSI 自動兩驅舒享版(終端價格有優惠)為例,在三者100萬的情況下,商業險約為4720元,交強險為950元,總保費約為5670元,3年總費用約為14175元(未出險情況下,次年按8折計算,第三年按7折計算)。
在油耗上,該車NEDC油耗為6.6L/100km,車主口碑平均油耗為9.5L/100km,并需要加95號汽油,在中型SUV中,油耗處在中等水平。以撰稿日期北京油價為例,95號汽油為9.21元/升,以車主口碑油耗計算出途觀L的3年6萬公里燃油費用約為52497元,平均每年燃油費用約為17499元。
綜合下來,途觀L的3年6萬公里成本約為73301元,平均每年約為24434元,平均每公里約為1.22元。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同為上汽大眾的電動SUV——ID.4 X,在用車成本上能達到多少?
以下為ID.4 X用車成本:
ID.4 X與途觀L的保養周期是一樣的,并且也是首保免費。它相比途觀L來說,也少去了機油、機濾、空氣濾芯、火花塞等成本,僅需要花費常規檢查與空調濾芯的錢。不過351元一次的檢查費有些偏貴,綜合下來,ID. 4 X 3年6萬公里的保養費用為2915元,僅為途觀L的一半不到。
在保險價格上,我們選擇售價20.5288萬元的純凈長續航版來計算,這臺車與途觀L 330TSI自動兩驅舒享版落地價格接近。在三者100萬的情況下,商業險保費約為5328元,交強險為950元,總保費約為6278元,3年總費用約為15695元(未出險情況下,次年按8折計算,第三年按7折計算)。
在能耗上,上一次Model 3的計算方法我們采用超充與慢充50:50的場景計算,但由于ID.4 X更偏向家用的屬性,以及收集大部分網友用車的實際場景,所以我們決定慢充和快充80:20的場景來計算這部分成本。
純凈長續航版官方綜合能耗為14kWh/100km,車主口碑實際能耗為17.1kWh/100km。慢充電費依舊是以北京為例,為0.4883元/kWh;快充以國家電網最貴時間段計算,為1.8元/kWh,目前有60%以上國家電網充電站為免費,故不計入充電停車費。
通過車主口碑電耗計算可知,ID.4 X在3年6萬公里下,慢充花費約4008元,快充花費約3694元,綜合花費約7702元,平均每年充電電費約為2567元。相比途觀L一年接近1.8萬元的燃油費來說,ID.4 X的充電成本僅為途觀L的1/7。
ID.4 X的3年6萬公里成本約為26312元,平均每年約為8771元,平均每公里約為0.44元。
對比而言,ID.4 X的三年26312元用車成本,相比途觀L的73301元有很大優勢,僅不到一半價格,三年來能省下4萬多的日常用車成本。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對于途觀L這臺燃油車的優勢——二手車使用折舊成本,以落地完稅價格減去用戶出售車輛價格來計算。
3年6萬公里二手車折損,途觀L優勢明顯!
針對兩臺車的折損,我們的老朋友,也是二手車方面權威專家——二手車小胖也給出了深度分析。
二手車小胖表示:途觀L,二手車殘值已經穩定,表現大不如前!
大眾途觀L作為大眾最早的SUV車型,秉承大眾一貫的品牌印象,在二手車市場還是有一定的保有量影響力的,畢竟從1988年的上海大眾桑塔納至今,大眾的二手車雖然在一線城市正在被年輕用戶“嫌棄”,但是2、3、4線城市,大眾的二手車口碑還是不錯的,3-5年左右的保值率考慮新車優惠以后的真實保值率還是可以的,如果用MSRP對比,那就有點拉跨了。
5年10萬公里后,8年16萬公里后,由于德系車的維修保養費用可能是幾何級別的增長,所以變化也存在,但是在我們這次對比3年6萬公里的數據看,雖然途觀L保值率大不如前,和同級別的本田CRV、豐田RAV4有一定的差距,不過差距不大,對比電動車還是有優勢的。
目前新車終端優惠價格超過3萬,歷史最高優惠超過3.8萬元,目前我們按照合理的3.2萬優惠計算,當然如果考慮置換補貼和其它因素,可能優惠更多,長期預計,最多還有1萬元左右的新車優惠可能,但是本次計算暫且不算。
目前途觀和途觀L二手車在全國的二手車市場行情算是比較穩定的“暢銷車型”,雖然不驚艷但是很穩定,整體處在保值表現的中等水平,二手車商家的利潤也是走“薄利多銷”的策略,所以二手車零售價格和收購價格的價格差實際在1萬元左右,甚至更低一些,低收高賣很難實現。
綜合算下來,3年6萬公里,二手車按照目前行情收購價格應該在11.87萬元左右,對比現在落地完稅價格折舊應該在8.27萬元左右,每公里折舊損失1.38元。
這要是和當年途觀相比,這保值率下降的已經快到了谷底了,大眾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大眾,途觀加長了L也沒能拯救頹勢。
ID.4 X,服務網絡優勢和大客戶策略沖擊!
相對于造成新勢力,傳統的汽油車廠家可能反應有點慢,畢竟“大象轉身”還是需要時間的,尤其在既得利益的情況下,想要改變這些幾十年,上百年的“老家伙”不太容易。但是一旦決定好好做,尤其是德系品牌,再加上時間,再考慮之前的布局和相關,這些品牌的電動車還是有不少值得期待的。
起碼續航里程“含水量”就沒有那么高,也不太會玩“鎖電”那一套,最重要的是電池爆炸、剎車失靈啥的,傳統品牌還是不太敢“創新”,比較保守的。
對于目前的ID.4 X,其3年6萬公里后的殘值,肯定是沒有現成的數據,但是我們綜合考慮了目前1-3年的大眾ID.6、奧迪e-tron這些“同宗同族”的表現,再結合歷史表現和行業經驗進行了殘值預測分析,當然肯定有人又評論區各種BB,沒關系您要是覺得您專業能把我說服,我送你汽車模型,歡迎來討論。
先說一個問題,目前大眾的ID.系列,在歐洲ID.3系列表現不比特斯拉Model 3差了,甚至有趕超的趨勢,這些未來也會影響到國內的電動車市場的變化,我們要作為一定的考慮要素,要長期看。
再說一個現象,目前二手車市場有不少2年內,幾千公里、幾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大眾ID.6系列或者4系列,這些車要么就是4S店試駕車等渠道下來的,趁著賠的少,趕緊賣,要么就是大客戶政策比如租賃公司啥的半年內迅速淘汰出來的,畢竟租賃戶頭的電動車賠錢更快!
20.5萬元落地的ID.4 X最低配目前數據和預測,3年6萬公里后的二手車市場實際零售大概在9萬多不到10萬元,但是這是零售價格,二手車收購價格不會超過7.5萬元,畢竟考慮到這些車的周轉率,風險,電池成本等一系列不確定要素,所以實際3年6萬公里后這臺二手車的折損在12.96萬元左右,賠的不算少,但是相對電動車而言,也說的過去了,相當于每公里折損2.16元。
但是這個數據可能在未來后期還會存在很大的變數,我們這里要特別交代一下。
這款車如果新車降價,年度換款,都會影響二手車殘值,而且這種概率比較大。
目前看大眾的ID.系列對于普通用戶零售賣的并不好,存在著大量的租賃公司大客戶購買,這些客戶動輒7-8折購買,然后3年左右大批量市場“拋售”影響這些二手車價格十分明顯,這也是很多傳統汽車廠家銷售車輛顧前不顧后”可能導致的問題。
廠家二手車殘值管理,如果大眾放任這些電動車“自由市場交易”,而并沒有加強大眾體系本身4S店的二手車實際真正的服務能力,那就會導致電動二手車殘值很難有好表現。
20多萬SUV,選燃油還是純電動?
最后,我們再以用車成本與車輛折損價格,來綜合計算下兩臺車3年6萬公里的實際成本。
沒想到吧?沒想到吧?沒想到吧?
上海大眾途觀L和ID.4 X兩款車的3年6萬公里綜合使用成本費用的”兄弟相殘“測算中,居然極為接近,算是打了個平手!
多數人都認為會像上次特斯拉Model 3完敗寶馬3系一樣的一邊倒結果,實際上并不是。
二手車不同階段的表現和價格的差異反映了一個品牌、一款車整體從營銷、產品、理念、管理、渠道、配件、服務、口碑等一系列生命周期的綜合能力,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很多成功的品牌和成功的人都知道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有些事雖然慢但是決不后退絕不停。
一臺好車就如同一個靠譜的好人,需要時間和真正為為人處事才知道。
途觀L就如同一個曾經挺優秀但是人到中年的大哥哥,薪水平平養家糊口,但是人品還不錯,朋友口碑還行,踏踏實實過日子。
ID.4 X如同途觀L新生代的小弟弟,打扮更時尚,Rap啥的感覺有點飄,但是畢竟家庭教育和環境背景,不會太忽悠,也不會做太多出圈的事,慢慢長大了以后,還是適合“當老公”的靠譜電動車之一吧。
不過大家買車的時候還是要擦亮眼睛,在這個油價9元時代,燃油車實際綜合使用成本和電動車相比始終還是會博弈交替的,前兩期就已經看出了端倪。如果您想要繼續看到不同車型的真實綜合用車成本,記得要持續關注我們喲!
在這里我們也進行個預告,下一期將對比4種不同能源形式的SUV。敬請期待下期,也歡迎你隨時提要求!
接下來,我們針對上一期寶馬3系對比特斯拉Model 3的一些比較有爭議的網友疑問進行回答:
回答:大概率油車不值錢,看看目前保值率,看看混動的保值率,趨勢上隨著保有量提高,新能源保值率理論上會提高,但僅僅是理論,特斯拉按照Model S的前期表現測算,電動車整體未來保有量什么時候到了40%燃油車才可能整體保值率提升,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充電樁和車位,也不是所有人都住在暖和的南方。
回答:特斯拉目前網紅效應,炒作大于實際,隨著變化和認知,以及自主品牌提升,特斯拉保值率不會一直這么妖孽,三年是個門檻兒,看看特斯拉的Model S和X就知道了,炒作只會一時紅不會一直紅!
回答:
針對保費,很多人會用一些汽車垂直類APP去計算,但那些都是根據車輛價格去計算的,只是參考價格。特斯拉Model 3在今年迎來三次漲價,漲價的同時,保險價格也會上漲,因為車的發票價格會更高,這是其一。其二,根據中保研對Model 3的計算,在前不久已經上調了價格,因為車身用料、電池成本、事故率等,所以保費相比其它車要更高。同時,我們計算的只是保險公司官方報價,并沒有計入返點等優惠折扣,因為這部分會隨著每臺車離續保時間的遠近,以及近期的保險政策隨時調整,所以不能代表常態。
針對充電計算,慢充我們選擇的是北京地區電費,只分為一段、二段,并沒有峰谷;其次,普通快充樁提供峰谷,但特斯拉超充同樣是價格不變。各地的超充價格其實也會有一定差異,我們選擇了比較折中的價格去進行計算,這樣算出來的數據才更接近所有人的用車數據,萬年不用快充樁和家里沒有慢充樁的兩類人都是存在的,所以不能以偏蓋全,還是要考慮到所有人折中的用車場景。
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