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周杰倫、王俊凱、李易峰、李宇春、陳偉霆、蔡依林、林俊杰、林憶蓮、迪瑪希、鄭愷、黃貫中……6月10日晚,如此多的明星齊聚深圳大運中心體育館,參加浙江衛視年中盛典暨OPPOR11新品發布會。當周杰倫和王俊凱拿著OPPOR11玩自拍的時候,臺下響
周杰倫、王俊凱、李易峰、李宇春、陳偉霆、蔡依林、林俊杰、林憶蓮、迪瑪希、鄭愷、黃貫中……6月10日晚,如此多的明星齊聚深圳大運中心體育館,參加浙江衛視年中盛典暨OPPO R11新品發布會。
當周杰倫和王俊凱拿著OPPO R11玩自拍的時候,臺下響起了一片尖叫聲。今天晚上,這里的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OPPO R11:明星們拿著R11自拍,主持人見縫插針地口播著R11,串場模特的衣服上掛著的還是R11,場館中無處不在的還是草綠色的OPPO Logo……
為了這場今年最重要的發布會,OPPO 不惜包下深圳最豪華的 11 家五星級酒店,包下了幾十輛豪華大巴,包下了TFboys、陳偉霆、迪麗熱巴等眾多“小鮮肉”明星,包下了各大城市的地標廣告……
力度不夠的升級
那么,這款眾星捧月的OPPO R11,到底好在哪里呢?大家都知道,讓消費者選擇新品的關鍵,就在于升級。在老冀看來,相對于此前的R9/R9s,R11主要做了兩大升級:
第一大升級還是拍照。R11將前置攝像頭提升至2000萬像素,后置則升級到1600萬廣角+2000萬長焦的雙攝像頭系統,主打核心用戶群最在意的人像拍照效果。為此,OPPO進行了100多個場景的優化,在不同場景下能夠智能調整人像與背景的曝光程度,保證用戶在不同環境下都能拍出清晰、明亮的人像。我們看到,為了強調人像拍照這個功能點,OPPO R11的廣告詞統一為“前后2000萬 拍照更清晰”。
第二大升級則是配置。從去年10月發布的R9s開始,OPPO的R系列不再配備美譽度和性能均略遜一籌的聯發科處理器,開始大規模地裝備高通驍龍中端的6系移動平臺。此前R9s采用的是性能平平的驍龍625,而這次發布的R11則全球首發性能更強悍的驍龍660。據說,這次OPPO R11“承包”了接下來兩個月驍龍660的全部出貨量。
有了這兩大升級,是不是就足夠了?老冀認為還不夠。在老冀看來,這次R11也許忽略了OPPO核心用戶群也就是年輕女性最看重的一個點,那就是外形。要知道,大部分年輕女性消費者可不懂什么聯發科和高通,她們買手機一看外形是否漂亮,二看能否把自己拍得美美噠。
OPPO R11在外形上的升級力度不夠,以至于老冀剛看到R11的時候,還以為自己看到的是R9s——如果從手機正面來看的話,兩者幾乎一模一樣,如果轉到背面,才能看到比較明顯的3個升級:
1. 原來的3條微縫天線縮減成了現在更細的2條;
2. 單攝像頭換成了雙攝像頭;
3. 背面到中框采用了更自然的微弧面過渡
OPPO R9s的背面
OPPO R11的背面
如果說還有第4個升級的話,那就是在R9s的金、玫瑰金、黑三種顏色之外,又增加了一個熱力紅的顏色版本。
爆品策略
其實從這次R11的升級,再到之前R9s、R9的升級,我們就能夠看出OPPO的產品邏輯,老冀將其稱之為“爆品策略”:OPPO不會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嘗鮮者,而是等到消費者偏好已經被蘋果等領先者“教育”得非常明確的時候,推出與領先者類似的產品并小步迭代,然后憑借自己強大的“供應鏈+制造+渠道+營銷”能力后來居上。
舉個例子:自2012年9月發布的iPhone 5采用了鋁合金機身之后,全金屬逐漸成為潮流。2014年10月,OPPO發布了全金屬框架的R5,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教訓;2015年5月,同樣采用全金屬機身但做了諸多升級的R7終于引爆市場。
此時的OPPO凸顯了強大的供應鏈和制造能力,先說供應鏈:OPPO R7系列采用了供應充足的聯發科MT6752和高通驍龍615處理器,其他關鍵零部件也與供應商達成了大批量供貨協議。
再說制造。OPPO在東莞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儲備了足夠的產能,并能夠根據市場需求隨時調節生產的品類。2015年11月老冀第一次參觀OPPO東莞工廠的時候,看到大部分生產線已經轉產當時最受歡迎的R7土豪金版;而到了2016年3月老冀第二次去參觀的時候,生產線又轉向了新推出的R7玫瑰金版。
做過消費品的朋友們都知道,Timing(時機)有多么重要。去年8月,正是為了在蘋果發布新一代iPhone之前把握住Timing,三星搶先發布了機皇——Galaxy Note 7。不過,要把握住Timing,沒有端到端的綜合能力是不行的。三星的不幸就在于Note 7爆炸了,而OPPO R7的成功則在于成功地把握住了Timing:當消費者對R7充滿渴望的時候,OPPO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將其生產出來并送到全國的20萬家門店,敞開購買。
OPPO R7之后,R系列又經歷了R9、R9s、R11三次大的產品迭代,仍然是OPPO最擅長的“爆品策略”:每一代產品均在外形、拍照、性能上做小規模升級,同時保證供應鏈+制造+渠道+營銷等眾多資源聚焦在新品上。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精準的產品發布節奏,R系列還形成了后浪推前浪的“疊加效應”。2015年5月OPPO發布R7,2016年2月銷量創下最高開始下滑;于是OPPO在2016年3月推出R9,將銷量拉升到新的高度;R9在2016年8月創下最高又下滑,OPPO接著又在10月推出R9s。
資料來源:賽諾
OPPO的主戰場是線下市場,與線上市場相比信息傳遞更慢一些,也更容易鎖定消費者。線上市場一旦推出新品,老款立即滯銷;而線下市場推出新品的同時,老款通過適當的降價仍能維持一定的銷量,從而形成老款、新品的疊加效應。
在老冀看來,R系列的成功崛起,其實在偶然之中蘊藏著必然:當OPPO已經儲備了足夠強大的供應鏈+制造+渠道+營銷能力之后,缺的就只是一個爆款,遲早都會爆。
R系列確實將市場打爆了。賽諾的數據顯示,2016年8月,僅僅OPPO R9m一款手機的銷量竟然占到了中國整個線下市場銷量的4.8%,而R系列整體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驚人的9.6%。R系列也把OPPO自己打爆了。僅僅R系列的小尺寸版本(不包括Plus版本),就已經占到OPPO整體銷量的三分之一,去年11月的銷量占比甚至達到了44.2%。
成為絕對主力的R系列,還幫助OPPO打爆了友商。IDC的報告顯示,2016年OPPO以122%的驚人增長率擠掉華為,首次加冕中國市場的年度冠軍。另一家市場調查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近日發布報告稱,今年一季度OPPO實現2.54億美元的營業利潤,同樣超過華為,成為利潤最高的中國廠商。
未來的挑戰
那么,通過R系列打爆市場的OPPO,能否一直“爆”下去?實際上在過去半年里,R系列的熱度已經有所降低。由于升級力度不夠,去年10月推出的OPPO R9s雖然銷量在所有手機型號中仍然高居榜首,卻并沒能超越R9的歷史高度。而從今年1月開始,R9s的銷量達到最高點后開始下滑,R系列的整體銷量也同步下滑。
資料來源:賽諾
這一次,OPPO的反應似乎慢了半拍,直到今年6月才發布R11。前面老冀也已經說過,R11的升級力度特別是外形的升級力度似乎有所欠缺,這也許將制約OPPO核心消費人群的換機需求。
大家都知道,OPPO的核心消費人群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女性消費者,她們對于王俊凱、陳偉霆這些明星非常癡迷。在OPPO R11的發布會上,老冀周圍就坐著一群小女孩,她們專程從外地趕過來,花了2000塊錢從黃牛手中買下內場的門票,就是為了離偶像王俊凱更近一點。顯然,她們對于偶像代言的OPPO手機的接受度肯定會高很多。
在產品發布慢了半拍的情況下,這次R11的發布啟動如此高強度的營銷,就是希望激發出OPPO核心消費人群的購買欲望。如果兩個代言人不夠,那就同時上6個;如果浙江衛視不夠,那就浙江湖南江蘇衛視全覆蓋;如果一個發布會造勢不夠,那就晚會+發布會來個全套。
在如此高強度的營銷之下,在此前R系列積累的厚勢之下,OPPO R11仍然會成為OPPO乃至中國市場最暢銷的手機之一。可是,接下來呢?老冀認為,接下來OPPO將面臨很難攻克的兩大挑戰。
第一大挑戰是現有核心消費人群的喜新厭舊。要知道,中國消費者應該是全世界最喜新厭舊的消費者了,即使是蘋果這么強大的品牌,同樣也無法逃脫中國消費者的挑剔:由于去年9月推出的iPhone 7在升級上沒有達到預期,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區成為蘋果全球唯一營收下滑的大區。
今年,市場的潮流也許會從全金屬機身切換到全玻璃機身,從窄邊框切換到全面屏,從完美自拍切換到多級變焦……新的消費潮流襲來的時候,也是OPPO最危險的時候。今年下半年,當友商接二連三推出這些新潮流手機的時候,R11也許會顯得不那么潮流,而R系列的下一代產品還要等到明年,這一次OPPO還能成功追上新潮流嗎?
第二大挑戰是突破現有消費人群。我們先看一下數據:根據IDC的統計,去年OPPO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是7840萬臺,占到了16.8%的市場份額。再加上同樣在這個消費人群深耕的vivo,還有迫不及待殺進來的華為、榮耀、金立等友商,僅僅依靠現有的消費人群,OPPO已經無法維持高速增長。
與通過Mate、P、Nova、榮耀等產品線分別覆蓋不同消費人群的華為相比,缺乏男性用戶和高端產品線的OPPO,在未來的競爭中將會越來越吃力。
正是基于以上兩大挑戰,老冀認為,無論此次R11能否打爆市場,OPPO都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打算。老冀建議,OPPO應該盡快恢復已冷凍多時的Find和N產品線,努力打造R系列之后的第二個爆款。
對于如今的OPPO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挑戰。
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