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干果,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最傳統的“口糧”了。往前推了N萬年,爬樹采集干果吃,是非常傳統的技能。只是,如今干果成了人類的零食,而且是比較貴的零食。目前,除了瓜子、花生等這一類草本植物的干果比較便宜外,其它諸如腰果、巴旦木、核桃等干果的價格都是比
干果,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最傳統的“口糧”了。往前推了N萬年,爬樹采集干果吃,是非常傳統的技能。只是,如今干果成了人類的零食,而且是比較貴的零食。
目前,除了瓜子、花生等這一類草本植物的干果比較便宜外,其它諸如腰果、巴旦木、核桃等干果的價格都是比較貴的。
腰果
而在眾多干果中,比一般干果更昂貴的干果要數“干果之王”—香榧了。榧,這個字可能有很多人不認識,它讀“fei”,三聲。
香榧,非知名干果,有人聽過,有人沒聽過。這一次,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比較特殊的干果。
香榧的不尋常之處
香榧,又叫榧子、野榧、羊角榧等名。在植物學上,香榧指的是某種榧樹的種子。榧樹,是僅僅產于我國的古老的孑(jie)遺植物。
什么叫孑(jie)遺植物呢?
是指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廣泛分布的植物,后來大部分地區都滅絕了,只剩下小部分地區有。這就叫孑(jie)遺植物,“孑(jie)遺”二字的含義為“遺留、殘存”。榧樹就是在侏羅紀時代(距離今天大約兩億年)廣泛分布,后來經過物種大滅絕,全球其它地方都沒有了,僅僅殘存于我國。目前,也僅僅在我國進行了商業化種植,其它地方幾乎沒有。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對銀杏都不陌生,銀杏又被叫成“活化石”,榧樹也可以叫成“活化石”,都說銀杏不保護的話,就很容易滅絕,其實別看榧樹已經進行了商業化栽培,也是非常容易滅絕的。具體原因我們下文會說道。
把榧樹與銀杏一對比,是不是就能很清晰的感受到榧樹的不同尋常了?
孑(jie)遺植物還有一個特點是,進化非常緩慢,榧樹同樣是進化的非常慢。大多數榧樹的種子是不適宜食用的,大約在1300多年前,古人在不同的榧樹個體中,找到了一種可以食用的種子,通過嫁接等方式選育出了如今的“香榧”。香榧是一個果樹學上的品種,并不是生物學上的物種。
香榧是榧樹中一個小小的“變異品種”,榧樹是紅豆杉科榧樹屬下的一個物種,目前,根據學術上的分類,紅豆杉科榧樹屬下有7個物種,其中有榧樹、巴山榧樹、長葉榧樹、日本榧樹、云南榧樹5個物種,還有2個變種。
在榧樹屬中,我們吃得是“榧樹”這個物種的種子,其它的都不能食用,而榧樹也僅僅在我國生存。不要聽一些人說日本也原產榧樹,那不一樣,日本榧樹和榧樹都不是同一個物種,這之間的差距是老虎和獅子的差距。老虎和獅子都是貓科豹屬動物,你能說老虎就是獅子么?
古代,榧樹主要是種植在浙江,香榧也以浙江最多。如今,在我國很多地方都已經有了香榧的人造林,香榧的商業化栽培也已經早早的起步了。
但是,目前香榧的價格依然是非常昂貴,零售價100多元一斤是很正常的。如果你問一個人香榧為什么這么貴?很多人都會告訴你,香榧的產果周期實在太長了。
真的是這樣嗎?
“懷孕三年”之說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樹木的生長是一個緩慢的周期,香榧樹是殘存的裸子植物,樹形能長得非常高,但它的時間觀念可能與咱們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都不同。
香榧的生長發育比一般的樹都要慢,如果沒有人工嫁接的話,實生香榧樹一般要15-20年才能零星的結果,50年左右才能大量產果,產生效益。按這個時間,是“爺爺栽樹,留給孫子”的節奏。在商業化栽培中,香榧一般都采用了嫁接技術,就是從其它長得比較旺、50年以上的母樹上掰下來枝條(接穗),然后嫁接到發育了2-3年的榧樹苗(砧木)上,這樣可以縮短結果周期,但真正種植起來,要產生經濟價值,也得15年以后了。
為什么?
因為香榧還有一個很讓人無語的特點。你說它發育周期長也就忍了,它結了果以后,居然還要“懷孕”。
很多人說到香榧,都會說一句“香榧的果實成熟要3年,跟哪吒她的媽媽生哪吒一樣”。實際上,香榧“懷孕”是對的,但商業化栽培的香榧,并沒有夸張到“懷孕三年”,“懷孕三年”這個梗不知道是如何流傳出來的。
大多數商業化種植上的香榧樹的“懷孕期”是17個月,也就是說香榧開花授粉后,果實從成形到完全成熟,中間要經歷17個月的時間。一般的果樹,都是果實當年就成熟。香榧則需要一段漫長的“孕育”過程。
有點令人抓狂。
但除了令人抓狂的17個月外,還有更讓人抓狂的事情。香榧容易“落果”,自然條件下,香榧的落果率非常高,有的甚至達到了90%。這也叫是說,哪怕你等了17個月,好不容易快熟了的香榧,也可能由于各種原因都落干凈了。所以,在商業化種植香榧的過程中,防治香榧落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從任何角度來看,香榧好吃是真的,但并不是一個“好栽”的樹,它需要人有很大的耐心,還要精心,有可能一步走錯,十幾年的時間憑白浪費。
存在滅絕風險的香榧
這里要強調一下,我們說的“香榧果”或者“結果”這些詞,都不準確,只是生活中大家都這樣說了,我們這里為了大家好理解也就按“果”來說的。
香榧是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沒有果實的。我們吃得香榧是香榧種子,香榧樹結的也只有種子,種子外邊的是假種皮。香榧是沒有果子的。
在眾多的果樹中,香榧是一個“老古董”了,它同樣也是非常“稀有”的。野生香榧樹,是我國的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千萬不能隨便破壞。
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不是說都商業化栽植了么?香榧樹為啥還那么珍稀,為啥還那么容易滅絕呢?
這里有三個原因。
一是香榧與地球環境格格不入。用一個不恰當的詞來形容香榧,香榧是“遠古裸子植物的余孽”,它與目前的地球生存環境是格格不入,也根本競爭不過主流的被子植物。從繁殖速度上來看,樹本被子植物大多數都可以3-5年長成,開始結果繁殖,而且是每年都能結果。香榧20多年才能結種子繁殖,好家伙,這一下子時間拉長了好幾倍。再有,它還得讓種子在樹上發育個17個月,又是一段漫長的時間。
繁衍速度極慢,導致了香榧與主流樹木格格不入。這與銀杏一樣,都已經非常稀有了,能活到現在就是一個生命的奇跡。
二是香榧的進化速度太慢。紅豆杉科植物的通病就是懶得進化,前些年,我們科學工作者發現了紅豆杉科中的植物化石,化石是1億多年前的某種紅豆杉科植物,你猜怎么著?這化石中的紅豆杉科植物與今天紅豆杉科植物非常相似,形態上基本上沒多大的變化,這在植物領域中是非常不常見的。
大多數植物都會進化的,比如我們的西瓜、香蕉等,都肯定跟1億多年前的不是一個模樣。紅豆杉科植物就不一樣了,它們可能是因為太懶了,根本不怎么進化,進化速度超慢。香榧也有這個毛病。地球的生存環境在變化,物種進化慢,跟不上環境的變化,被淘汰是非常容易的。
三是目前的香榧商業化栽培都是無性繁殖。大多數商業化栽培的香榧都是無性繁殖的,采用的手段就是嫁接。可能一畝地的香榧都是源于一棵“母樹”。對于我們來說,嫁接肯定是有利于香榧商業化的,能縮短結果周期,而且嫁接容易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不會產生較大的變異。
但對于香榧的繁衍則是不利的。有性繁殖下,香榧能變異出更多的性狀,無性繁殖下則沒有了,這更加減弱了榧樹這個物種適應環境的能力。
舉個例子,我們如今吃的香蕉,在歷史上實際上就有個品種滅絕了一次。商業化栽培上的香蕉都沒有種子,因為都是用的無性繁殖。百年前,有一個香蕉品種叫大麥克香蕉,是當時的主流栽培品種,因為都是無性繁殖,長出來的香蕉基因性狀都一樣,結果一場病毒就直接把這個香蕉的品種給干滅絕了。
如果是正常的有性繁殖下,總會有變異的個體能產生抗體,存活下來。但無性繁殖,沒有這種變異,結果就全軍覆沒了。
香榧目前別看著樹多,其實還是存在著滅絕的風險的。這與大麥克香蕉類似。無性繁殖的商業化栽培很難解決物種繁衍的問題,只能解決人類食用的問題。
栽培基地中的香榧樹多或者少,對香榧這個物種的滅絕與否起不到決定性作用,還得看野生香榧的繁衍。
對于香榧,這個“好吃難栽”,又生長緩慢,還懶得進化的物種”,咱們也只能多加保護了。
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