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甚至視之為生命一樣寶貴,在生命的舞臺上綻放出精彩的人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打開了封閉多年的國門,而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國粹的武打片《少林寺》、《醉拳》、《笑傲江湖》、《黃飛鴻》等一大批武俠電影橫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甚至視之為生命一樣寶貴,在生命的舞臺上綻放出精彩的人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打開了封閉多年的國門,而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國粹的武打片《少林寺》、《醉拳》、《笑傲江湖》、《黃飛鴻》等一大批武俠電影橫空出世,行俠仗義、執劍走天涯的武俠夢成為每一個少年心中的向往。但是對于出生陜西咸陽農村的鄭磊來說,最初與武術結緣是村頭的老道士。
武 學 夢
1991年,6歲的鄭磊看到村頭的小樹林里一名老道士出于喜愛,義務帶著村里的孩子正在練習陜西傳統的紅拳,鄭磊也被吸引,他就站在一旁看,跟著比劃。好像天生有武術細胞,鄭磊很快就學會了一些簡單招式,動作也有模有樣。
1993年,因父母做生意,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鄭磊跟著家人搬離了村子。父母每天起早貪黑,辛苦的做生意,顧不上照顧鄭磊姐弟三人,便交由爺爺照料,但他熱愛中華武術的武俠夢一直沒有泯滅。
1999年,正在上初一的鄭磊受到電視廣告的影響,便中斷學業前往大荔西北武術院專業學習武術散打、套路。在武術院里,為了實現自己的武學夢,鄭磊給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標,每天早起晚睡,中午加量,比別人多兩三倍的訓練量。同時,在訓練間隙,鄭磊還積極尋求身邊的師兄弟們進行技藝切磋,并增強對刀術、棍術、劍術等其它武術套路的學習。隨著武藝的漸長讓鄭磊在武術院顯露頭角,不管是武術散打還是套路,都是練的數一數二。一年后,鄭磊代表西北武術院參加了陜西省散打比賽,首戰告捷,奪得冠軍。
追求中華武術之真諦
2002年,剛初中畢業的鄭磊通過單招考試,考入了西安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但他父親認為其文化底子太薄,上大學怕文化課太費力跟不上,隨要求鄭磊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在咸陽市東周武校一邊當助理教練,一邊溫習文化課。
要想把武術提升更高的境界,離不開名師的指導,鄭磊經過多方努力,在師傅楊寶生的推薦下,只身前往武漢,師從一代武學宗師南拳王、武漢體育學院教授張克儉門下,繼續習練武術套路。在跟隨張克儉教授在大學習練武術的一年時間里,鄭磊受到了傳統武術大家的熏陶,認知得到了質的飛躍,他認為武德比武藝更重要,自己必須在大學這樣的知識殿堂里接受系統的學習,特別是武學理論方面的培養。鄭磊經過精心準備,補習文化課知識,再次順利考入西安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鄭磊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武者需要文化的滋潤,沒有文化只講義氣會碰的頭破血流。武術是止戈為武,而不是打個天昏地暗方才罷休。剛開始我也不懂,認為練武就要武藝精通,殊不知武術的精髓在于武德,這才是中國武術真正的魅力之所在。
漫漫的人生經歷,讓鄭磊大學期間通過系統學習武術理論和技能,實現了武學生涯的新突破。他懂得了自古以來,中國武術人信奉尊師重道,孝悌仁義,助人為樂,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優良傳統。武德與武技如鳥之兩冀,車之兩輪,對于習武之人,缺一不可。艱辛的付出,終于贏得了回報,在2009年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套路大獎賽競奪中,斬獲男子棍術、刀術項目第一名,南拳項目第三名,取得高中教師資格證,獲得國家武術套路五段,武術套路和散打一級裁判資格。
大學期間,鄭磊還從事勤工儉學,在學校附近的武館任教練。當看到教練只是單一的給孩子教授武藝,粗暴管理,在與家長的交談中發現社會上對武術的負面印象比較多,鄭磊十分痛心,認為中國的武術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符號。日本人、韓國人都對自己傳統文化加以保護傳承,引以為傲。我們的國粹為什么不受自己的國人歡迎,能不能通過自身開武館,將武德與武藝融為一體,改變大家對武術的片面認知。
武術不是制造暴力的地方
2009年6月,大學剛畢業的鄭磊在家人和朋友的資助下開辦了陜西國英武道館,教授武術套路和散打,所有教練均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開辦幾個月后,鄭磊沒有招到一個學生,前來咨詢的家長只問有沒有跆拳道,當聽到沒有跆拳道,只有武術的回答時,直接扭頭轉身就走,這給鄭磊打擊不小。鄭磊思考再三,認為社會有需求,且韓國跆拳道、日本柔道與中國武術都是格斗的一種,一脈相承,何不在招收跆拳道學員中教授和普及中國武術呢?加開跆拳道項目后,鄭磊決定報名的學員不僅可以學習跆拳道,還可以學習中國武術,一下子人氣爆滿。
但是訓練中,有家長擔心孩子練習了武術之后惹事打架,鄭磊耐心的解釋道,這是武術教練在訓練中沒有從思想上去傳導,讓孩子片面認為學習武術就會打架。習武先習德,一些不好好學習,愛打架的孩子反而需要通過練習武術來磨練心智。武術不是制造暴力的地方,而是一個讓人的思想重新定位、帶著孩子走向正路的場所。
2019年,一個初二的學員因為厭學就不上學了,母親就將其送到了武館接收磨練。鄭磊了解情況后,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過去的影子,覺得不能忍心看著孩子早早的走向社會,毀掉一生,就通過自身的經歷去開導學員,讓他把學業堅持下去,通過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個學員報了名后,返回了課堂。鄭磊根據這個學員文化課底子薄的情況,耐心指導其學習和訓練,并提供了參加省市武術比賽的難得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學員順利考上了西安體育學院,家長非常感激,送來錦旗以表謝意。
十余年來,在鄭磊的精心管理下,國英武道館現有學員3000多名,成了咸陽市散打、跆拳道隊訓練基地,多名學員在省運會、省武術散打錦標賽、省跆拳道錦標賽等大型賽事中摘金奪銀,成功考入陜西師范大學、浙江理工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安體育學院。2017年鄭磊當選咸陽市跆拳道協會常務副主席,跆拳道隊總教練。
讓中華國粹發揚光大
成功后的鄭磊,并沒有忘記自己的習武初心,能不能讓更多的孩子強身健體,弘揚傳承熱愛中華武學,通過自身的行為去改變和影響更多的人?
2021年1月,西交康橋教育研究院院長李振親自登門拜訪鄭磊,邀請其組建研究院武學院,攜手共襄教育大業。西交康橋“中國靈魂、世界情懷、厚生厚德、善思善建”的教育理念和“幫助人發展”的使命深深打動了鄭磊。此刻鄭磊明白,答應即意味著要放棄自己創辦十余年的武館和豐厚的個人收入。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方式,那干嘛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業?經過短暫的思考后,鄭磊就爽快表態,我可以為了自己的情懷做任何事情,我來!
1月6日,鄭磊出任西交康橋教育研究院武學院院長。為了盡快打開局面,使工作走向正軌的鄭磊繃著一股勁,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尋求志同道合的同仁,經過努力,相繼把曾榮獲過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武術交流大賽冠軍、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瘋魔棍銀牌和炮錘銅牌及第九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紅拳傳承人交流大會銀牌、全國傳統武術大賽二等獎的武坡;獲得過山東省武術散打錦標賽65公斤級、70公斤級冠軍、咸陽市武術散打教練劉俊杰;精研披掛、八極、苗刀、瘋魔棍等中國古典武藝以及西棍體系,榮獲2017福泉山國際武林大會拳術展演優秀獎、“西武杯”國際武術交流大賽拳術一等獎,中國天水首屆伏羲武術大賽”拳術第二名的趙剛強等人一一納入麾下。
武學體系廣泛完備而有細致深入,如何研制出符合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學段學生練習的課程?鄭磊帶領團隊馬不停蹄的進行課程研發,從自身的經歷和西交康橋的教育理念中汲取靈感。他認為要制定課程體系,首先要明白武學課程的思想和靈魂,搭建課程框架。武學院是西交康橋特色課程體系中“循軍禮、修武學,強少年體魄”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康橋武學、精忠報國”這一載體,實現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養性、以武強志、以武展美的綜合目標。
面對西交康橋旗下學校的學生沒有武術基礎,一切都得從零開始。鄭磊帶領團隊將武術套路、散打項目中的常見簡單動作提煉出來,形成了易學易練的武學操,成為了康橋武學的1.0版本,在集團職工先行推廣,受到了大家的歡迎,隨后向學校逐步推廣。
在武學操課程順利推廣后,八段錦、短兵、散打、射藝等課程陸續推出,在西交康橋紫薇東進小學、楊凌西交康橋綠地小學等10余所學校,5000余名學生中全面鋪開,“康橋武學、精忠報國”的口號響徹三秦大地,形成了“培養武術文化、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習品質”為特色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一招一式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華武學的無限魅力與深厚內涵,在強健體魄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傳承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11月5日,一場以“習武以尚德 強身以報國”為主題的西交康橋特色課程進校園之武學課程落地渭南教學成果展演在渭南市西交康橋學校舉行,千余名中小學生整齊劃一的表演武學操,這一招一式有模有樣、拳拳有力、腿腿生風,既有傳統武術的動感,又有散手搏擊的骨感,專注的神情和認真的展示贏得了在場嘉賓的一致稱贊。
鄭磊對記者說,這次展演是對前階段訓練成果的一次綜合性的檢驗。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在學校體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西交康橋武學特色課程進校園活動不僅能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繼承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培育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途徑。
為了在更高起點、更廣平臺上,發揮西交康橋人才培養、教學研究的重要作用,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推進紅拳進校園,傳承和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2月3日,鄭磊代表西交康橋教育研究院與陜西紅拳文化研究會簽約,共同來傳承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紅拳。有了專業學術研究和競技比賽組織這一平臺的助力,鄭磊和他的武學院在推廣武術進校園,普及傳承中華武術的道路上,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鄭磊和武學的故事還在繼續,他將用畢生來弘揚他的武學夢……
李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