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夜明珠,顧名思義就是能在晚上發出光亮。我國古代有許多關于夜明珠的傳說,因此給“夜明珠”披上了一層神秘而又珍奇的面紗。其實,從現在科學的角度看來,夜明珠不過就是一種會發光的石頭而已。只是這種石頭相對來說比較少見,故而一旦有“夜明珠”面世,便會
夜明珠,顧名思義就是能在晚上發出光亮。我國古代有許多關于夜明珠的傳說,因此給“夜明珠”披上了一層神秘而又珍奇的面紗。
其實,從現在科學的角度看來,夜明珠不過就是一種會發光的石頭而已。只是這種石頭相對來說比較少見,故而一旦有“夜明珠”面世,便會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般,一顆夜明珠能有人的拳頭大小就已經是稀罕物了。然而,文中的這顆夜明珠,直徑達到1.6米、重6.2噸,它可堪稱是稀奇物件中的稀奇物件,讓人嘖嘖稱奇。
這么大的夜明珠是真實存在的嗎?它又是怎樣被挖掘出來的呢?它的身上,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輾轉多地為尋寶,無畏山高與路遠
趙社良來自陜西寶雞,多年來一直從事玉石生意。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新疆的羅布泊那塊兒有很多玉石礦,便決定親自去看看,說不定就能碰上好的玉石。
在我國古代,羅布泊是一個面積很大的內陸湖泊,周圍水土肥沃。曾經繁盛一時的樓蘭古國就在它的西北側,后來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羅布泊在上世紀70年代末完全干涸,四周寸草不生,人跡罕至,因此又被稱為“死亡之海”。
2003年,趙社良先是在羅布泊周邊的城鎮四處打聽,果然聽見有當地人說羅布泊里有黃寶石礦,還有人說那里的戈壁灘上遍地都是核桃那么大的黃寶石。趙社良十分心動,便在當地雇了兩個人當向導和幫手,三人一同踏進了羅布泊。
事后,趙社良回憶:“我在那里面四天四夜……差點迷失……死在里頭……”
駕著毛驢車在羅布泊里走了四天,什么都沒有瞧見,帶路的向導說自己來過這里,讓趙社良放心跟著他走,趙社良只得半信半疑的跟著。行走途中,他們甚至看見了海市蜃樓的奇觀——布達拉宮在天上飄著,還有萬馬奔騰的場景,活像是真正的千軍萬馬的場面。
趙社良一行走了又走,最后行至懸崖邊上,底下是望不到頭的深淵。
想要到對面去,就要跨越十多米寬的深淵,趙社良的內心惴惴不安,雖說尋找寶石很重要,但要再這么走下去,他的小命可能就不保了,那絕不值當。于是,這次四天四夜驚險的“羅布泊之旅”終究是讓趙社良空手而歸。
不過趙社良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從羅布泊出來后,他又開始四處找人打聽哪里有好的玉石礦。只是這一次,他吸取了上次親身入羅布泊的教訓,可不敢那么莽撞直入了。
皇天不負苦心人,趙社良輾轉來到了阿爾泰山附近,接手了一座已經被人開采過的礦山。一個已經被開過的礦,趙社良本沒有對它抱多大的希望。前一個老板都沒在這挖出來什么好東西,自己難道能有這樣的運氣?
柳暗花明寶石現,磋磨打制成明珠
即便如此,趙社良還是抱著試試的態度,叫了工人來再往深處挖著看看。一開始挖出來的都是質量非常一般的螢石。再往后稍微好點,繼續往里挖,竟然發現了質量更好的螢石,這可以算是意外之喜了。然而,接下來的事情,更是讓趙社良驚奇不已。
“螢石礦本身不值錢,因為一個礦里面能發光的螢石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那么點。”趙社良說。
連續深挖了一段時間后,礦工們發現前方不斷有光亮出現,先是一點點,然后是一大片。他們挖開土層之后,發現那竟然是一塊巨大的發著光的螢石,目測應該有個六七噸左右!
果然,后來他們看見這塊巨大螢石的全貌后,紛紛驚嘆不已。經稱重,這塊螢石重量達八噸以上。
突然收獲了這么一塊巨大的螢石,趙社良異常欣喜,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誰能想到一個別人不要的螢石礦竟然被自己開出來了寶呢?
只是接下來怎么處理這塊會發光的螢石,成了趙社良需要多加斟酌的事情。螢石易碎,一旦受到外力打擊便會隨之裂開,所以它無法像別的玉石一樣被雕刻成各種形狀,那么就只剩下一種選擇,把它打磨成一個夜明珠。
這么大一塊石頭,運輸也是難題,打磨也是難題,合適的搬運機器和合適的制作場地等都是趙社良要考慮的問題。最終,趙社良決定把工具搬到洞口,就近制作夜明珠。
他找來一塊直徑一米五的大圓盤當做基座,把螢石放在圓盤上,找來十幾個工人,搭著架子站在螢石周圍,用電機手工研磨制作夜明珠。
十幾名工人打磨制作了將近一年,才把這顆巨大的夜明珠盤了出來。
2007年10月1日,趙社良帶著這顆巨大的夜明珠參加了西安博覽會,當時在場觀看這顆夜明珠的人紛紛稱奇,并得到了國內許多鑒定機構的認證,甚至有人給這顆夜明珠的估價高達26億之多。
這顆夜明珠也由此在當時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夜明珠”。
趙社良也很意外,這顆夜明珠估值如此之高!說實在的,要是真有人出這個價格來買,他勢必是會答應的。只是如此高的價格,少有人出得起,直到2010年,這顆夜明珠還是由趙社良自己收藏并保管著。
真假明珠巧識別,螢石發光明原理
一時之間這顆“世界上最大的夜明珠”名聲大噪,許多人慕名而來,他們找上趙社良想一觀這夜明珠的真容。亦有不少眼紅的人置疑趙社良這顆夜明珠是假的。
現代“造假”技術這么發達,假玉、假水晶比比皆是,假夜明珠有什么造不出來的呢?
面對紛紛揚揚的流言,趙社良自然是無所畏懼,首先這顆珠子是他帶著工人挖出來的。在場的人都親眼看到了,絕對做不了假,其次眾多專家和評鑒機構都認證了自己這顆夜明珠,那還能有假?
但是,當別人問起,趙社良還是會跟不了解夜明珠的人說道說道。
“雖然一般能發光的珠子就被成為夜明珠,但用螢石石料直接打磨出來的珠子才是真的夜明珠,而市面上有很多珠子同樣能夠在黑暗環境下發光,但它們是摻了大量的膠和夜明粉而人為制作出來的‘發光’。”趙社良說。
目前,制作夜明珠的主要石料有螢石或方解石,用螢石制做夜明珠最為常見。螢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鈣,顏色也比較多樣,有淺綠、深綠、藍、黃、酒黃、紫深、紅等。當螢石含有一些稀土元素時,它就會發出磷光。
夜明珠的發光原理就是含有磷光物質的螢石在吸收了外界的光能后,再在黑暗中將這些能量釋放出來,這就成了我們看到的“夜明珠”。
一般來說,真的夜明珠紋理清晰,不像假的那樣看不清紋理,而專家一般用放大鏡看,就能看到假的夜明珠里面會有膠狀物質,還會有小氣泡存在。而真的夜明珠就完全不會有些東西,放在手里的時候也會比假的更滑。
真的夜明珠少見,像趙社良收藏的這一顆巨大的夜明珠更是罕見。有專家介紹,把螢石作為制作夜明珠的主要原料,是從近代才開始的。
原因大概是到了近代以后人們才有更高的技術來開采和研究礦石,因此人們才逐漸開始對夜明珠有了更為科學的認識。
近代慈禧口中寶,歷史淵源顯珍貴
而近代最為著名的夜明珠,那莫過于清末的慈禧太后陪葬時,含在口中的那一顆。
1908年慈禧去世,死后葬入菩陀峪定東陵,陪葬品中有無數的金銀財寶,各個價值連城,故而在此后天下大亂時,引起了軍閥孫殿英的覬覦之心。
清朝滅亡后,近代中國動蕩不安,各方軍閥勢力為非作歹,肆意妄為。孫殿英竟然膽子大到要做出盜挖皇陵這種事。1928年7月8日,乾隆、康熙、慈溪陵皆被盜挖。
其中,慈禧的地宮所在是孫殿英的部下威逼脅迫前清護林大臣蘇必脫林說出來的,但是慈禧地宮的入口被機器堅固的金剛墻所封,鍬挖不開,刀劈不進。
最后,這伙盜賊用炸藥炸開了這堵金剛墻,隨后把慈禧棺槨中的陪葬珍品洗劫一空。
也是在這個時候,孫殿英發現了慈禧口中含著的“夜明珠”。
劇照
據歷史記載,慈禧口中的這顆夜明珠是分為兩塊,分開之后透明無光,合攏在一起就并成一個圓球,能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而且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據說這個珠子還能保護尸體不腐化,所以慈禧死后把它含在了嘴里。
后來,孫殿英自述把這顆珠子送給了已經是蔣夫人的宋美齡,此后便再也沒有關于這顆“夜明珠”的消息了。
從描述上看,慈禧太后口中的那顆珠子倒是很像我們現在所認為的夜明珠,只是她口中的珠子“功效”多了一點——“能保尸體不化”。這個說法倒是比較邪乎,這也為這顆夜明珠的故事增添了許多傳奇色彩。
由此可見,夜明珠雖然從材質上不敵別的玉石,本應該不算什么名貴的東西。但在古代那種沒有電、沒有先進技術的世界中,一個會發光的石頭就算是很珍貴的東西了,夜明珠也多存在于古代宮廷中,民間極為少見。
天價估值無人拍,愿作“路燈”放熒光
而趙社良的這顆巨大夜明珠無疑,沒有那么多傳奇的“功效”,它就是通過現代技術、打磨、制作出來的一顆體型巨大的夜明珠。這顆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夜明珠,雖然被估出了天價,但是至今無人出手購買它。
總的來說,這顆巨大的夜明珠的觀賞價值比較高,因為它體型巨大,所以可吸收的能量也多,在黑暗中發出的光就要比一般的小夜明珠強很多。據趙社良說,關掉燈后這顆夜明珠發出的光足以讓人在它身邊看清報紙上的字。
后來,趙社良便打消了將這顆夜明珠賣出去的念頭,這么貨真價實的大夜明珠,都已經估值天價了,他是不愁賣的。既然,少有人出得起價格,他索性就自己留著收藏,以后當傳家寶傳下去,只會讓這顆珠子更值錢。
不過,趙社良也沒有讓這顆珠子真的閑在家里,它曾經四處參加展覽,向人們展示自己的巨大體型和瑩綠光芒。2010年,這顆夜明珠參加了海南華僑文昌寶玉宮的展覽。
2017年中秋假期,趙社良又去到山東煙臺,參加了“文化毓璜,圣地煙臺”非遺項目展。
早上七點,一輛專業的叉車運送著包裝完好的夜明珠到達煙臺的毓璜頂公園,隨后夜明珠被基座拖著放置在了鋪著明黃色桌布的展臺上。
夜明珠通體湛綠,內里紋路十分清晰可見,白天光線太強并不能看出它會發光,只消到了晚上再看,便可見瑩瑩綠光,十分神奇。
只因它夜間光芒可照亮道路,人們戲稱它要是拿去做個“路燈”也很不錯。這也確實,趙社良費心勞力把這顆珠子挖出來,花費那么多人力、物力和金錢,最后竟然賣不出去,這豈不有些“笑話”?
但趙社良已經釋懷,以前初見這塊巨大螢石時,自己的心中更多是欣喜若狂,想著把它做成夜明珠必定能估個好價格。
然而時過境遷,他的心態不斷轉變,這顆珠子好像和他一樣,也在經年的成長著,眼見著顏色都比初始時候深了些。
“‘路燈’就‘路燈’吧,這大珠子能成為一個“路燈”為民造福也不錯,也算是發揮了它別的價值了。”趙社良想。
2022年1月,《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報道,趙社良現身于山東省德州市的齊河民俗博物館。這顆夜明珠已經成為了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因為齊河被譽為“黃河水鄉,生態齊河”,所以這顆夜明珠也被稱為“黃河明珠”。
結語
趙社良與這大夜明珠也算是很有緣分了,同樣一個礦,在先前那個老板手中就沒挖到會發光的螢石,偏偏讓趙社良碰上了。
只能說,這世間的事往往就講究一個良緣機遇,于某一件事上堅持堅持再堅持,說不準什么機會就來了。而學會睜大雙眼,抓住機會,未來才能一往無前。
參考文獻
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