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進口創(chuàng)20月新低從近日海關給出的數據可見,我國10月份進口了66.4萬噸肉,而9月為69.4萬噸,環(huán)比跌了4.32%,同比跌幅為12.8%。其實如今肉類進口已創(chuàng)下了20月以來的新低,而今年1-10月進口量為804.7萬噸,同比跌了1.5%。
進口創(chuàng)20月新低
從近日海關給出的數據可見,我國10月份進口了66.4萬噸肉,而9月為69.4萬噸,環(huán)比跌了4.32%,同比跌幅為12.8%。其實如今肉類進口已創(chuàng)下了20月以來的新低,而今年1-10月進口量為804.7萬噸,同比跌了1.5%。
按理說第4季度已迎來消費旺季,為何我國的進口量卻逐步下滑?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產能迎來了上漲,特別是豬肉、雞肉、水產品,市場供應偏多,價格長期低迷,為了穩(wěn)定國內行情,國家減少了進口量。
而至于牛肉、羊肉這2大中端食品,其進口量依舊偏多,也是為了穩(wěn)定國內市場。
可見,國家為了穩(wěn)定肉類市場行情,在進口上進行了一系列調整。那么,近期國內肉類市場如何呢?未來3月迎來消費旺季,肉價是否要大漲?
1、豬肉、牛肉走高
近期,市場上豬肉、牛肉行情還算利好,其價格迎來了一波走高。就拿豬肉來說,10月進口為20萬噸,同比下滑41.1%;1-10月份進口334萬噸,同比跌7.7%。
進口豬肉減少的同時,也緩解了國內市場的供應壓力,豬肉價格也因此而接連走高。從10月最低價10.29元漲至如今的17.55元/kg,豬農也因此“止虧為盈”,一頭豬可賺上300多元。
而在零售市場上,豬肉從8元漲至15元左右,南方地區(qū)更是漲至17-19元一斤,不少人感慨豬肉價高。
牛肉價格也明顯走高,在市場中,牛腱肉、牛腩、牛腿肉普遍在45-50元一斤,相比之下羊肉價格才不過30-35元一斤。在往年,牛羊肉價格基本持平,但今年牛肉行情漲了不少。
其實在進口上,1-10月份牛肉進口195萬噸,同比反彈11.8%。也就是說進口量偏多,但因市場需求加大,從而對牛肉消費有利好作用。
預計接下來3個月,豬肉、牛肉行情仍會保持高位,大家要有準備。
2、蛋價漲跌兩難
從近期的雞蛋市場來看,其蛋價行情接連波動,反復漲跌,很難捉摸未來蛋價走向。但今天蛋價有所走跌,如東莞跌了0.06元,蛋價為4.79-4.85元/斤;廣州跌了0.05-0.07元,蛋價為5.03-5.1元/斤;河南漲跌互現(xiàn),蛋價為4.75-4.83元/斤。
從11月中旬開始,蛋價就在4.75元左右徘徊,可謂是漲跌兩難。即便是近期寒潮來襲,蛋價依舊沒能迎來上漲,主要是市場消費需求一般,很難帶動蛋價走高。
未來3個月,預計雞蛋行情依舊利好,特別是今年的產蛋雞存量始終不是太高,保持在11.7億只左右,因此也支撐蛋價走高,短期內行情難以下滑。而到了元旦過后,蛋價仍將迎來新一輪上漲。
然而,蛋價走高的同時,肉毛雞行情卻接連走低,從下半年開始就沒超過4元大關,雞農陷入了虧損中,主因是產能偏多,未來3個月怕是難有起色,春節(jié)前或可沖刺上漲。
3、羊價低迷
比起牛肉行情高漲來說,羊價就顯得比較低迷了,從近期的行情來看,唐縣細毛羊串為14元/斤,鹽窩新民羊為13.9元/斤,懷仁120斤育肥羊為14.3元/斤。相比年初的16-17元/斤,近期羊價跌了3-4元/斤。
除了羊價走低外,羊羔行情也不盡人意,如內蒙30斤公羔為700元,雞西30斤公羔為750元,白城25斤羊羔為680元。相比年初1000元左右來看,跌幅比較大。
羊價走跌,原因其實不難理解,還因養(yǎng)殖規(guī)模加大,市場供應偏多。
同時,羊肉進口量繼續(xù)加大,1-10月進口35.4萬噸,同比漲15.6%,如此一來市場羊肉供應偏多,其價格開始走低,零售不過30-35元一斤,要知道上半年時普遍在45元左右。
4、蝦價普漲3元
今年大蝦行情明顯走高,特別是國際蝦價大漲的背景下,我國蝦價也開始強勢起來。就拿白蝦來說,相比上周漲了2-3元一斤。金剛蝦一周前漲了4元,如今又漲3元。
至于為何走高,還因受11月接連2場寒潮所致,產地不少蝦受凍,且其生長速度減緩,再加上市場需求高,對優(yōu)質大蝦收購積極,從而帶動了蝦價總體漲價。
如珠三角產區(qū),30條25元/斤,40條20元/斤,50條17元/斤,60條14元/斤;而漳浦金剛蝦,因市場供應緊缺,存塘量也不足,販子積極收蝦,因此2周內蝦價漲了7元/斤,如20頭36元/斤,15頭45元/斤,10頭55元/斤。
預計隨著春節(jié)臨近,對大蝦需求更高,其蝦價仍有走高的行情,蝦農就偷著樂吧。
總得來說,每年春節(jié)前肉價都會迎來季節(jié)性走高,不過漲幅不會太大,大家也不用太擔心。
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