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腰腿疼的特別多,而因為腰腿疼就診的病人,每天也數不勝數,像醫院比較忙的科室之一,也就是我們的影像科,真的永遠都有做不完的檢查,拍不完的片,非常辛苦,甚至像我們醫院。如果不是急診,核磁都約到下周了,也就是沒有一個星期,你根本拍不了核磁。但
現在腰腿疼的特別多,而因為腰腿疼就診的病人,每天也數不勝數,像醫院比較忙的科室之一,也就是我們的影像科,真的永遠都有做不完的檢查,拍不完的片,非常辛苦,甚至像我們醫院。如果不是急診,核磁都約到下周了,也就是沒有一個星期,你根本拍不了核磁。
但是臨床上,我們病人在就醫時候也往往會面臨一些問題,那就是為什么有的腰腿關節疼的病人,我們醫生會建議只需要拍個CT就好了,而有一些病人就一定要拍一個磁共振呢?說什么CT看不清楚啥的,甚至有一些病人可能前兩天拍了個CT,然后這幾天又被要求拍個磁共振,就不能直接一次性到位拍個磁共振嘛?像我們平時接觸到的X線、CT、磁共振是不是越貴越好?今天我跟大家來聊一聊!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X線、CT和磁共振這“兄弟3”有哪些區別?
先來看X線,一提到這個X線,我想大家肯定想到的是它的輻射問題,很少人會去了解,或者直接說就是不了解這個檢查是怎么把片子拍出來的。
實際上,X線是一種具有很強穿透力的射線,這個射線可以把我們人整個身體都穿過去,產生一種電離效應,進而引起一些生物學特性改變,當然,通過不同組織和器官會產生不一樣衰減作用。
而從我們最后形成的片子來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從前往后,把所有組織都疊加在這一張片子上,所以有時候假如我們碰到一些小的病灶,或者這個病因在一些臟器比如心臟后面時候,它就很容易被遮擋,那么這時候我們假如用X線來掃,很可能就發現不了,漏診!
而我們CT和磁共振就不一樣。
接著來看CT,它雖然用的也是X線,但是它是圍繞我們整個部位做一個斷層的掃描。所謂斷層掃描,就好比我們拍膝關節,它就把我們這個膝關節,進行不斷的切割,跟切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然后每一層形成一個圖像,這樣就把每一個層面都顯示得很清楚。
像我們的磁共振也是這樣的,但唯一不同的就是它的成像原理是不一樣的。剛剛我說過了,X線和CT用的是X射線來成像的,但是我們的磁共振不用這個射線,也就是說它沒有輻射,它主要是利用我們體內水中的氫質子來成像,而所謂的“核”磁共振成像,這個核其實指的就是氫核,很多人看到有“核”字,就想到核彈啥的,有核輻射,實際上,這差遠了,核磁共振其實叫做成磁共振成像,利用的只是我們體內水的氫質子來成像的,所以它沒有任何輻射,而且還是一個完全無創的檢查。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有時候拍了X片,還會建議再拍個CT的原因,因為有一些小的病灶,X線拍不出來或者說拍的不清楚,但是我們醫生又懷疑它有其他問題,這時候就會建議再做一個所謂的“更清楚”的CT!
而同樣,為什么有時候我們拍了CT,還可能要繼續查一個磁共振,成像原理不一樣,對不同病變清晰度有區別,下面我會跟大家進一步解釋!
接著,我來教大家平時遇到一些疼痛,怎么去選X線、CT和磁共振,這“兄弟3”,哪一個更合適?
像X線,這可以說是非常常規的檢查,比如像我們平時體檢拍胸片;或者說有時候碰到感冒發燒,咳嗽好幾個星期沒好,懷疑可能得了肺炎,再者就是自己不小心或者某一些意外摔了一下,或者扭了一下腳,排查下自己有沒有骨折,這時候我們建議先常規查一個X光。
還有有時候我們遇到一些中老年人的腰腿疼,懷疑其腰椎或者膝關節不好,可能有時候我們最先讓他做的也是這個X光片。
但是假如我們這個醫生認為,你這個疼,可能跟我們的神經系統有關,比如頭暈頭疼,這時候可能我們神經內科醫生就會說先做一個頭CT檢查,還有一些懷疑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都可能是先做一個CT,看有沒有問題。
當然,像CT我們還經常用在肺內的病灶,比如肺炎、肺癌篩查等等,還有腹部的一些,比如說胰腺炎,膽囊結石,或者一些腫瘤也可以做CT。
最后,我們來看看磁共振,實際上磁共振除了沒有輻射這優點外,最主要的是它除了能跟CT一樣做一個橫斷面,一層一層切下來成像以外,它還可以有矢狀面,還可以做冠狀位,也就是說它是360°來顯示這個病灶,大家想想,這個對哪些病變比較好?是不是對腫瘤?對軟組織損傷,比如拍半月板、韌帶等等,肯定要明顯優于CT!尤其是對于一些腫瘤的手術方案的制訂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可以這樣講,X線就是一個方向拍;CT就是切片的多層次的拍,是一個橫切面,而我們的核磁共振是全方位的,360度的拍來看我們身體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但這不是說所有病變,我們一次性做核磁共振就好,首先它貴,而且有一些病變,比如骨折或者腦出血,其實我們用CT就可以診斷的,沒必要再去做核磁,劃不來,性價比不高,而且核磁共振還耗時,拍的時間長,有些病人并不能耐受長時間拍核磁共振發出的聲音。
但是有的病變又必須要核磁共振,才能明確診斷,比如我們有時候CT看到一些頭顱腫瘤,懷疑像,又不像,這時候就要做磁共振的檢查,來進一步的明確診斷。
最后,再次跟大家強調的是,你再有錢,假如你是這些人,你也不能做磁共振或者屬于一定要慎重選擇的!
大家來看一下我們核磁共振長啥樣?
可以看見里面有一個掃描床,這是檢查時候供病人躺的,是可以移動的,然后這人進到里面以后,可以看到一個很大弓形圈,其實這就是相當于一個磁體,掃描的,簡單來講,它就好比一個巨大的吸鐵石。
吸鐵石,大家肯定都玩過,會對金屬等一些物體有一種吸力,那么假如你身上或者之前做過心臟按過一些設備是金屬的,就會被吸到這個磁共振上面,想想,是不是危險的,所以,這些病人就要慎重,如果CT可以解決問題,就不用去做磁共振檢查。
另外,剛剛我也提到了,磁共振檢查時間比較長,像正常沒有十幾分鐘根本出不來,而且有噪音,有一些病人對聲音比較敏感或者一些重的患者可能他堅持不了這么長時間,或者之前我們見過一些人有這種幽閉恐懼癥,它一進去就特別害怕,會覺得恐懼,然后心跳加快,出汗,這時候我們也不能讓他做。
還有一些骨折之后做過手術,還遺留剛剛提到的一些金屬植入物,或者說動脈瘤之后,他有一些金屬夾閉等等,只要你身上裝了一些,本來不屬于你的東西,都要如實匯報,跟我們醫生確認一下,能不能做磁共振檢查?假如不能做,就一定不要做,因為嚴重的比如說金屬植入物會導致移動,移動之后就會造成這種體內的損傷。所以預約核磁共振之前,大家一定要提前跟醫生說清楚,別到時候好不容易排隊拍到了,發現不能拍,耽誤時間,還影響病情!
另外,雖然我們說核磁共振它只是一個檢查,但它也是有一些相對的禁忌證,比如說孕婦到底能不能做?實際上,沒有研究說做不了,也沒有說做了對一定是安全的,這時候我們就要根據病情來判斷,如果從病情上看做這個檢查利大于弊,比如做胎兒的畸形的篩查,那就要做,假如沒多大必要,就不要做!
同時,我們說不能做核磁共振的,對CT檢查并不是完全同樣禁忌的,比如體內有金屬植入物也是可以做CT的檢查,只是做了,大家看的時候要注意鑒別,因為這金屬有一些偽影,會影響它鄰近的組織的觀察,但是不是完全不能做!
關于拍片,大家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下方留言,我堅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碼字方式給您帶來最好、最全面、最實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覺得不錯,可以關注“醫學小偵探”并轉發喲,讓身邊更多的人受益!#學問分亨官##謠零零計劃#
李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