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部分家長都是希望學生能贏在起跑線上的,而在當今社會,光學習成績出色已經不能滿足家長對學生的培養理念,不少家長希望學生多才多藝,與眾不同。給學生報名興趣班是很多家長的共識,既能填補學生放假的空白時間,也能讓學生擁有一技之長,但是現如今家長給
大部分家長都是希望學生能贏在起跑線上的,而在當今社會,光學習成績出色已經不能滿足家長對學生的培養理念,不少家長希望學生多才多藝,與眾不同。
給學生報名興趣班是很多家長的共識,既能填補學生放假的空白時間,也能讓學生擁有一技之長,但是現如今家長給學報名的興趣班出現內卷的趨勢,興趣班開始逐漸向冷門方向發展。
學生興趣班逐漸變得“冷門”和“高貴”
在90后的學生時期,普遍流行的興趣班都是書法,舞蹈等,這些才藝特長即能讓學生得到藝術熏陶,培養美好氣質,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都有幫助,而現如今家長給學生報名的興趣班則少了實用性,往往越冷門小眾的興趣班越受到家長歡迎。
比如馬術,高爾夫這樣的興趣班漸漸成為了不少家長的心頭好,這些興趣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冷門而且學費昂貴,一節馬術課要幾百元,而想要讓學生加入俱樂部更是需要幾萬元不等,這樣標榜著貴族運動的興趣班,被不少家長認為是貴族教育的代名詞。
現如今在部分家長眼中,舞蹈,書法等興趣班都太大眾,不能凸顯學生的特別,很多家長甚至直言,鋼琴這樣被大眾認為高雅的課程,現如今也變得平常,幾乎每個班級中都有很多學生學習鋼琴,這樣不特別的才藝成為了興趣班鄙視鏈中墊底的存在。
如果說家長給學生報名這些冷門小眾的興趣班是為了培養學生特別的興趣愛好,那么下面這種在小學家長之間興起的“高貴”興趣班,則讓不少網友看不明白了。
新型“禮儀班”走紅,三千塊一節課引網友吐槽
在學生成長的階段,培養他們的良好的素質和禮儀是家長應該做的事,但僅僅是講文明懂禮貌并不滿足部分家長對學生的培養理念,于是價格不菲“禮儀班”吸引了不少家長競相報名。
說是禮儀班,但是學費可不便宜,有的家長表示一節課就要三千多塊,這也讓不少網友好奇,千元的學費學習禮儀,究竟學到了啥?
而看到這些禮儀班的上課內容,網友會更加驚訝,因為在禮儀課上,很多年紀不大的小學生,都穿著精致的裙子,頭發也梳成了大人模樣,甚至不少女孩頭上還有王冠等頭飾,他們學習的禮儀聽起來很平常,從站姿到坐姿,行走和就餐禮儀都包括在內。
但是教學的方向卻不一般,都是照著貴族名媛的規格來培養,如何吃西餐,飯后如何擦嘴,甚至10歲的女孩就開始學習舉杯的動作,這些本該是大人的舉動,卻出現在小學生的身上,雖然看著女孩們動作一致,很得體,但是一想到他們本該是穿著校服在操場上奔跑的小學生,就覺得毫無生機,甚至有些矯揉造作。
家長送學生來學習這種貴族禮儀的初衷可以理解,希望學生從小受到熏陶,舉手投足都有良好的教養,但是三千塊一節課,不少家長咬牙也要給學生報名,把才十幾歲的小學生培養成沒有生氣的“小名媛”則有些過于刻意,至有網友吐槽,花錢讓學生上這種禮儀興趣班,都不如多看弟子規,為啥非要讓孩子從小學習西方的文化禮儀?
這個年紀的學生,應該用來學習,有自己的成長路線,而不是小小年紀思考以后的生活圈子,而且如果學生成長生活的環境本身就不同,光靠學習禮儀模仿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貴族。
家長給學生選擇興趣班要側重這些方面
雙減政策下,不少家長都愿意用素質教育來代替學科培訓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但是家長選擇興趣班的初衷不應該是為了盲目的跟風和攀比,應該是為了挖掘學生的天賦,培養孩子的興趣特長,所以在報興趣班的時候要以學生的意志為優先,如果學生不感興趣,即便家長花了錢,學生也學不好,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
其次家長不要認為技多不壓身,于是給學生報四五門興趣班,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學一點,到最后可能就是什么都沒學精,而且在兼顧學業的情況下,學生的身心都會很疲勞,所以家長給學生報興趣班這件事,要量力而行。
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學生的成長道路是不同的,花大量的錢把學生都培養成一個模樣,這對學生來說真的好嗎?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劉夕東